从宗室子弟开始的大唐生活

《从宗室子弟开始的大唐生活》

第三十七章 军中缺粮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显庆五年,熊津都督王文度病故,使朝鲜半岛南部又陷人了一场动乱。

扶余璋之侄福信乘王文度病故之机,从倭国(日本)迎回王子扶余丰,立为王,据原百济周留城,联合倭兵发动反唐叛乱,围攻刘仁愿。

龙朔元年(661年),唐高宗命刘仁轨为带方刺史,继任熊津都督,率唐兵联合新罗入百济故地平叛。

刘仁轨到了百济后,收拾战争后留下的创伤,但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做到自供自给,军中粮食物资紧缺,使他日日惆怅。

前些日子,上面来了消息,说是有援军驰援百济,这让他有些欣喜,又想着肯定能带来不少粮食物资!

今日有军士来报,说援军已到泗沘城江边,他便和刘仁愿带着泗沘城的官员出城迎接。

城里的守军也纷纷上城围观,或在门口观望,刘仁轨并没有阻拦。

这批援军他们已盼望多时,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在海外征战多年,有援军来就说明大唐还惦记着他们,没有忘记。

让士卒看看有助于安抚军心!.......

李璋看着眼前的陆地庆幸的说道:“卧槽!总算到了,这船再坐下去,恐怕就得减员了,特别是那群旱鸭子!”

靠近江港,随处可见的战争痕迹。

映入眼前,荒芜的田园,烧焦的木头,还有一些不知是野兽还是人类的骨头,散落在地。

这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护卫顿时紧张了起来,游侠和老兵们神色倒是异常的稳定,不断的安抚着他们!

大军有序的下了船,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防守,警惕,等到城内出了守军接迎,这才全部下船,开始搬运粮食物资。

泗沘城外。

此时李璋和几名折冲府的都尉,带着帐下果毅都尉,正在拜见刘仁轨等上官。

经过介绍,众人看向刘仁轨等人,弯腰参拜:“参见刘刺史,刘将军!”

刚抬起头,刘仁轨便急不可耐的问:“此次运来的物资有多少?”

为首的赵都尉:“回刘刺史,这次共运有粮食二万石,其余..............”

城内官员听完后,愣在原地,失望的摇了摇头:“二万石粮食,只够大军吃几个月的!”

“本以为朝廷会运来大量的物资,结果实在令人失望,这样一来,粮食没有增加多少,且有多了三千张吃饭的嘴!”

此时李璋上前大声说道:“听闻熊津都督府士卒,缺少粮食,某特捐助精米五千石,盐酱醋各十石,钱五万(五十贯)采买酒肉,犒赏军士!”

众人连忙将目光转向一侧的李璋,先站在一旁并未显眼,此时一看才觉得惊讶。

这少年,居然穿渄色大袍,腰间别着银鱼袋,服饰中镶有牡丹花样的银丝,端是贵人家的子弟。

刘仁轨走近一些,细细的打量眼前的少年,不久好奇的开口问道:“汝何职也?”

李璋向西南方拱手回道:“闻圣人青睐,授我朐县男,增设州司马,淳牟县令!”

众人中有人惊讶的喊道:“你就是造农器,谏言陛下增兵百济的李定国?”

“是某”

刘仁轨看向眼前的少年,心中想着:“这个少年的想法与他不相谋合,先前他就上书请陛下增兵,却被那奸臣李义府驳回了,实在令他惋惜懊恼!”

“这少年,虽出生宗室,却才华横溢,先前做的农器,他也在大唐来百济的商人中有所见闻!”

“他不免有些欣赏起来!”

“一旁的幕僚给他使眼色,他都没看到,直到有人拽了他一下,才反应过来。”

尴尬的笑了笑,对大伙说道:“诸位渡海而来,路上已是颇为辛苦,都督府已经备下酒宴,快请.......”

席上,众人吃的甚是欢快,接连举杯邀饮。

李璋注意到,即便是那些佐官幕僚,也是大口的吃着桌上的肉菜。

仔细想想应该是,军中粮草紧张,有没有什么太多的调料,即便是官吏也吃不到太多的好菜,今日援军到来,估计是他们近月来吃的最好一顿了!

刘仁轨见李璋突然放下筷子,脸色有些不好,开口:“定国是否饭菜不合口味?努力克服一下,敌国境内就是如此,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

李璋摇摇头说到:“刘刺史,国内已多久没有支援物资粮草了?”

刘仁轨叹息道:“半年有余了!”

一旁的官员:“咱们在百济占了这么大一块地方,却缺粮草,实在有些窝囊,唉!”

席上众人闻言,也放下手中的筷子沉默起来。

刘仁愿抚了抚胡须,气愤的说到:“还不是那鸟倭国,把扶余王子送回国内,结果原来归顺大唐的各地官员,纷纷反叛,这粮食补给也就更困难了一些!”

李璋:“可此次沿江过来,并未遇到叛军!”

“地方叛军人数不多,你们将近五千余人,自然不敢靠近!”

李璋突然站起身子抱拳说道:“我有一法,不知可行否!”

刘仁轨诧异:“定国请说!”

“此次来都是官船,运完人和物资之后将会返回大唐。”

“我有几个亲戚,家中有些产业是漕运生意,江船颇多!”

刘仁愿:“定国可是想让你家亲戚,渡海援助物资?可是钱从哪来?”

李璋用手指了指脚下:“我们地处敌国境内,现在地方豪强尽皆反叛,不如以战养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