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

《重生之一个人一座城》

第十章 舅舅真的来了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一天放学后,小陈杨把小杨瑾送回家后谢绝了杨瑾父母晚饭的邀请,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刚进门就听到家里传来陌生人和父母交谈的声音,进门就看见一个精瘦的年轻男子拘束的坐在父亲自制的沙发上和父母聊天,看见小陈杨回来,母亲立即拉过小陈杨来到年轻男子面前,急切的介绍到:

“杨杨快叫大舅。”

“大舅好,大舅长得好帅啊!”小陈杨大声的和自己的舅舅打着招呼。

“陈杨啊,都长这么高了,上次见面还是奶娃儿,就这么长。”大舅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

陈杨不知道怎么接话也只有尴尬的笑了一笑。

“好了,杨杨也回来了,我们开饭吧。”母亲转身向厨房走去,小陈杨赶快放下书包转身去厨房帮母亲端菜。这一世的陈杨堪称化工厂的模范儿子,家里的家务都主动做,让母亲省了不少的事,也从来不调皮捣蛋,至今还没有尝到父亲笋子炒肉的味道。

“喝两口?”父亲对大舅问到。

“好”简短的回答然后相视一笑,父亲对母亲娘家的人非常的好,几乎就是有求必应,也就是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小陈杨赶忙到五斗橱(当时流行的一种柜子,其实也就是橱柜类似的,里面基本都存放的碗碟和食物。)帮父亲和舅舅拿出酒瓶和酒杯。父亲原本就是高原骑兵连的连长,当地常年低温,而骑兵部队又时长在外训练巡逻,所以常备白酒进行抵御严寒,久而久之这酒量也变成了海量,帮着父亲和舅舅倒上酒后,默默的端起自己的饭碗开始吃饭。

“姐夫,其实这次这么远过来也是想让姐夫帮帮我,我在姐的来信中了解到姐夫现在已经当官了,想着看有没有机会让姐夫帮个忙,在厂里安排一个工作,我也这么大了,不想再呆在老家守着那个杂货铺。”

小陈杨知道上一世大舅一辈子都守在那个偏远小镇的老家,先是守着杂货铺,后面大家生活富裕了,随着时代的潮流又开起了歌舞厅,歌舞厅过时后就开了一个茶馆,直到重生大舅都守着他的茶馆和外婆一起生活。

“啥子领导哦,就是一个工段长,你先住几天,我想想办法,来喝酒,吃菜。”父亲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的确是按照他现在的级别并没有资格去过问厂里人事问题,这个年代要想进入工厂并不容易,像化工厂这种直属国家轻工局的单位更是这样,很多厂领导想安排个人进来都要大费周章,更不要说像父亲这样的一个低级管理层的人员了。

“但是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首先你的学历真的有点低,哎,先问问吧!实在不行先在厂里找个临时工的工作干着。”母亲说话就比较直接了。小陈杨母亲家里一共七个兄弟姐妹,大姨妈早早的就嫁给了一个粮站的会计,自己在当地的裁缝厂上班,妈妈是老二,从小读书就努力,一直读到初二,结果遇到知青下乡,就去了农村,但是母亲心气高,做什么都要做的最好,在下乡点干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先后被评选为村妇女主任和支部书记,最后化工厂招人,优秀的履历得到化工厂人事干部的青睐,才有机会来到化工厂上班,三姨妈和大舅因为历史原因也是早早的辍学了,还有一个四姨妈,早早的就送给了一个远方亲戚,后来成家后才回来认祖归宗,后面排着的就是小舅了,小舅和母亲一样,成绩优异,最后读到了高中,今年刚刚应征入伍,算是学生兵,小陈杨最喜欢的也是这个小舅,小舅在部队非常厉害,是野战部队里侦察排的尖兵,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特种兵,因为家里排行老六,所以部队里的兄弟就喊他杨六郎(具体可参照杨家将),最后退伍后直接进入了县城公安局成了一名刑警,屡破大案要案,期间还荣获一次全国十佳警察的荣誉称号,最后因伤被迫转入了交警部门,最后是小姨妈,也是初中毕业,由于成绩不好,现在跟着她大姐学当裁缝呢!

上一世小陈杨并不记得大舅来找过父母问工作的事情,也许是什么错过了吧!但他知道,母亲娘家这些人对他是十分的好,小的时候一到寒暑假就有人来接他回去,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都是好吃好住的把他当个宝贝一样,走的时候还给他塞零花钱,所以相对于父族,他和母族的亲戚关系要更近一些。

“爸爸妈妈,大舅,我插个嘴,我觉得大舅要想进厂当工人不太现实,如果爸爸的官再大点还有一丝丝的希望,算是照顾家属解决生活问题,但现在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在厂里效益这么好,产品供不应求,福利待遇也高,你们看看这两年进来的都是什么人,大学生,化工专业的中专生,要么就是大领导的亲戚,而且学历都是高中以上,凭我们家的关系和大舅的学历真的是进不来的。”小陈杨的一通分析让父母和大舅都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是啊!没有一个有利条件啊。

“哎哟,大兄弟,别听杨杨胡说,我先问问,你别着急,来干一个。”虽然明知不可为,当为了宽兄弟的心,父亲还是宽慰着说去打听一下。

“就是,兄弟吃菜,姐姐和姐夫再给你问问,不着急,实在不行先当个临时工,好好干,在领导面前混个眼熟,以后扩大招工说不定就有机会了。”妈妈也宽慰到。

“临时工,抗麻袋?打石头?最好的就是去食堂帮忙,半夜起来做包子、馒头?工作辛苦不说,也赚不了几个钱。”陈杨继续打击到,大舅的眉头皱的更深了,是啊,大舅的身体在几个兄弟姐妹里是最单薄的,三个姐姐早早就离开了家,他是长子,下面又有几个弟弟妹妹,好吃好喝的都让给了他们,自己又要负担大部分的家务,所以大舅的身体并不算好,而化工厂的临时工对体力要求相当苛刻,所以当临时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实在不行我还是回去吧!”腼腆的大舅心里也打起来退堂鼓,但语气里仍有一丝不甘。

“你这孩子还在胡说八道,再乱说让你爸收拾你了。”母亲看着弟弟的样子也是心急了,为了阻止陈杨继续说些打击弟弟的话,急着要让老公收拾自己的宝贝儿子了。父亲严厉的眼神也看向了陈杨,这还是第一次这么严肃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平时那么懂事的孩子怎么学会打击人了,而且还是自己的大舅子,想着其他父亲揍孩子的画面,他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孩子这么大了,还没打过呢!是不是。。。

“哎呀!你们听我说完嘛!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你们舍得打?”小陈杨调皮了一下。

“哎!你们不准打杨杨啊,这么小怎么舍得打啊?”大舅连忙跳出来制止到,他也把这孩子当心肝宝贝一样对待。

“其实啊,进工厂还真不太适合大舅,退一万步来说,大舅就算是进厂了,也分不到那些清闲的岗位,母亲在电石车间,父亲在氯碱车间,这两个车间就排除了,动力车间那么好的单位是不要想的,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聚氯乙烯车间了,这可是毒性最大的地方,你们舍得让大舅去?”

父母听了之后也是点点头,这个年代的化工厂保护措施并不完善,聚氯乙烯车间综合了多种危险因素,高温、高压、剧毒和高噪音,所以在这个车间工作的工人,干满15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实在是工作环境对身体伤害太大了,这个车间每年都会出现几个肝癌肺癌病例,在80年代这些病相对来说还是很少见的。

“爸妈,我觉得大舅其实适合去当个个体户。”小陈杨是语不惊人誓不休,桌子上三人听到后不由眉头一皱,这个时候的个体户还是一个新兴名词,对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和工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职业,但是作为重生的陈杨来说,他知道现在这个时期才是个体户最黄金的年代,一大批万元户就是由个体户产生的,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提出了让大舅去当个体户,这也是为了大舅好。其实后世几个姨妈都去当了个体户,但早就错过了黄金时代,所以只能算是维持生计而已。其实小陈杨也是有私心的,他希望把妈妈这一家人都集中到身边,一起发展共同富裕,摆脱那个偏远的山村小镇,而且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不管以后他去到哪里,他总是会回到这里,他要把这里建设成为他心目中的桃园圣地,让身边的人都开开心心的幸福生活。

按照后世的历史轨迹,这个风口他是不想错过的,这也是难得的几个发展机会之一,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没有能力去办这个事,那就只有找找代言人了,而最能相信的也就是父族或者母族的人了,父族的亲戚虽然也好,但是距离相对更远,所以小陈杨就选择了母族的亲戚,原本小陈杨就计划待过年回去就开展游说行动,谁知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舅舅的突然到来,让这个计划得以提前实行,我的好大舅,瞌睡来了送枕头,以后你的地位就和小舅一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