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084我真没想以死报国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群臣劝进那天,确实就是一个叫做岳谦的官员被点名后出面,带回太上皇的口谕。”

“太上皇命朕继承大统,以安天下军民之心。”

“只不过朕只是听说过这个岳谦的名字,却是没见过本人。”

朱祁钰这话不假。

大明臣子何止千万,有些人穷其一生,也不能在朱祁钰圣驾前露一次脸。

“对面来人虽然是人影模糊,不过倒是有几分岳谦的模样在里面!”

于谦接话了。

因为群臣劝进朱祁钰那一天,就是于谦呵斥岳谦,让岳谦假托朱祁镇的口谕,来证明朱祁钰登基的符合礼法。

“于尚书,怕是看走眼了。”

江渊心思一起,当场摇了摇头,对于谦的话进行反驳。

“岳谦前次奉了太后之命出使瓦剌未归,想来如今定是被瓦剌贼寇所拘留在塞北。”

“下官也是认得岳谦的,他哪里是对面那人的模样?”

“下官想来,定是瓦剌找人假扮岳谦和张官保,意图骗我军打开辕门后,他们好行突袭劫营之事!”

江渊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江渊是认识岳谦的。

江渊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阻止朱祁镇再对大明指手画脚,也是为了献媚朱祁钰这個新皇帝。

“江侍郎说得对!”

“对面来人既然不能断定真假,那咱们只能当他假的!”

“瓦剌素来狼子野心,又多是狡诈恶徒。”

“对于瓦剌诈称是奉了太上皇书信来的,咱们则一律不得理睬!”

“要不然,咱们就会中了瓦剌的奸计和圈套!”

开口的是善增。

如今善增已经提督东厂,他是不愿意看到朱祁镇回来的。

“末将这就去安排!”

毛福寿在被朱祁钰钦点为白虎堂教员后,也是成为了朱祁钰亲自嫡系中的一员大将。

为了自己的前途,毛福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弓箭手听令!”

“万箭齐发,给我冲着那两个打头那两人急射!”

毛福寿也不给众人反应的时间,他亲自带头张弓拉弦。

弓箭手见状后,也就跟着毛福寿的步伐,射出几轮箭雨。

万箭齐发过后,可怜的岳谦、张官保二人,就这样命丧当场。

“对面的瓦剌人听着!”

“想要和谈,可以。”

“尔等速速退出塞外,放回我大明被俘子民,送回太上皇车驾,交出之前阴谋点燃战火的罪人。”

“如若不然,这地上尸体就是尔等的下场!”

江渊上前几步,扯开嗓子大喊。

如此苛刻条件,江渊是故意设置。

只有明蒙继续交战,朱祁钰才会大权在握,才会稳坐龙椅。

毕竟国战之时,其他事务都要给军事让路,一切都以保证大军作战为重。

“我等前来和谈,尔等好生放肆!”

“既然南朝不愿意谈,那么咱们就刀剑说话!”

果然,瓦剌人不接受江渊的条件。

“南朝?”

“放肆!”

“我们是大明朝!”

朱祁钰怒了。

“尔等蛮夷,在我太祖太宗追亡逐北之后,只能退回草原苟延残喘,还以为这天下属于元朝吗?”

“尔等口口声声言南朝,等你们破我大明京师,饮马黄河再说不迟!”

朱祁钰这话,霸气十足,表明明朝非是晋宋的半壁江山。

五胡乱华之痛,北宋亡国之耻,朱祁钰铭记于心。

“把你们的人拖走,我大明可不会埋葬他们,只会仍由他们的尸体被野狗啃食!”

江渊连忙挡在朱祁钰身前,他这是担心朱祁钰安危,害怕瓦剌人当冷箭。

而且江渊说这话的的心思很深。

留着岳谦、张官保的尸体,很有可能被人认出来。

只有让瓦剌人带走,才能说地上尸体是假冒的岳谦、张官保,因为这样死无对证。

如此,既可以断了和谈,又可以保住朱祁钰的圣名。

岳谦、张官保怎么说也都是明朝的官员,他们两人也都是奉了孙太后的懿旨出使瓦剌。

不分青红皂白就射杀自己人,多少会对朱祁钰名声不利。

“哼!”

见到明军如此强硬,瓦剌人只能拖着浑身插满箭矢的尸体离开。

“陛下,还请回营!”

于谦全程少言寡语。

于谦心里清楚,朱祁钰和江渊这就是指鹿为马。

先不说他们是否真的不认识岳谦、张官保,光是瓦剌来人一身汉服,连满嘴的汉话也是没有草原上的那股子羊膻味。

而且如果是假冒,在送书信入城后,难道就不怕入城后被拆穿吗?

只不过于谦如今和朱祁钰心思一样,都不愿意朱祁镇传回只言片语,免得祸乱军心。

所以于谦没有拆穿,也就是秉持默认态度。

岳谦和张官保没有罪过,也没有变节投敌,但是他们回来的不是时候。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只能让岳谦和张官保以死报国恩。

“于尚书,一会让人烧点纸钱吧!”

朱祁钰在转身经过于谦身边的时候,轻声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可以认为是朱祁钰心中有愧,也是他向于谦表达自己不会轻易同瓦剌和谈。

……

“依我看来,那二人就是岳谦、张官保无疑!”

朱祁钰等人离开辕门过后,几个好事的将校聚到一起闲话。

“我看未必!”

“江侍郎信誓旦旦,陛下和于尚书、石都督又没有阻止,瓦剌来人必然是假冒,必然是为了使诈。”

一个红脸校尉,当场就反驳他的军中同袍。

“你啊,还是心眼太直了!”

“太上皇如今身在敌营,你觉得他会说出什么好话来吗?”

“现在的太上皇处处受制于人,他所写书信,不过是贼子也先的意思。”

“岳谦、张官保怀揣着乱我军心的太上皇书信,陛下和于尚书走怎么可能放任他二入城?”

“要是太上皇说他没有下旨让今上继位,今上和于尚书如何自处?”

“当日劝进的群臣,不就是行谋朝串位之举的罪臣、乱臣?”

“要是太上皇下旨让你我当下刀剑,咱们到底该不该听太上皇的旨意?”

开口的校尉,明显是个明白人。

“你说得挺有道理!”

“不过咱只认今上这个皇帝,可不会听太上皇的!”

“瓦剌人害死咱们那么多的亲友同袍,要咱向瓦剌人俯首称臣,咱打死都做不到!”

“而且太上皇也够丢人的!”

“咱们大明朝来国以来,太祖太宗都有数次北伐,哪一次不是打得蒙古人屁滚尿流?”

“以咱看来,太祖太宗若是太上皇,估计都不会北狩,而是直接殉国,免得堕了咱们大明的威风!”

开口的校尉,明显看不起朱祁镇的贪生怕死。

都说军人报国,马革裹尸还。

身为帝王,更该君王死社稷。

“你们很闲是吧!”

一声严厉斥责,打断了将校们的闲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