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198章 锦衣卫是给天子擦血的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这份告罪疏,你看了?”

朱由检没有伸手去接,反低头看着田尔耕,说道,“里面都写了些什么?”

“陛下!臣绝没有看!”

田尔耕身躯微颤,略带慌乱的说道,“臣……臣就是给袁崇焕掌灯时,无意间瞥了两眼。”

“看见了一些,但臣……”

“行了,朕知道了。”

朱由检出声打断,接过田尔耕所递告罪疏,“这没什么不能看的。”

“既然是我大明的疮疤,那还是揭开的好。”

言罢,便翻看起手里的告罪疏。

而田尔耕则站在原地,手放了下来,但却不敢有丝毫乱动。

“这人啊,不给他逼到绝境上,彻底抽掉他所倚仗的东西。”

“真实嘴脸到底怎样,谁都看不透啊。”

朱由检翻着手里的告罪疏,神情冷然道,“倘若像袁崇焕这样的家伙,都能称之为大明忠良、贤臣。”

“那大明还是趁早亡了吧。”

田尔耕垂着脑袋,强压内心生出的惊意,生怕天子看到。

而一旁的王德化,更是低着脑袋看地。

“看看吧,锦衣卫负责督办袁案。”

“你不了解始末,终究是说不过去的。”

“臣不敢,臣一切谨遵陛下旨意。”

钦办袁崇焕一案,到底该怎么审,该怎么办。

在瞧见袁所写的部分内容,田尔耕就打定主意,事事谨遵天子旨意。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袁案必然将牵扯甚广!

就自己那点能耐,若是自行处置的话,那下场必然跟田尔耕、许显纯一样。

“怕了?”朱由检看着欠身而定的田尔耕,负手而立道。

“不怕!”

田尔耕抬起头来,有意让天子看到他想表达的态度,旋即单膝跪地,“锦衣卫是陛下的刀。”

“臣是擦血的,陛下让臣怎么做,臣就怎么做。”

这个态度很好嘛。

到底是个懂算计的政客。

知道袁崇焕一案,必将牵扯到多方势力。

尤其是不能让自己这个天子满意,那下场只怕是不好的。

“王德化,去把先前准备好的牌子,交给田卿。”

收敛心神的朱由检,看向王德化说道,“这朝中的文官,不是喜欢在午门示威吗?”

“那袁案,就从午门开始。”

“朕要让他们文官吹捧的脸面,踩在地上!”

“喏!”

对于大明的文官群体来讲,出身‘士’这个阶层,对‘养望’一事尤为看重。

自身仕途能否畅通,所在宗族能否昌盛。

那全靠这虚无缥缈,却真实存在的名望撑着。

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的言官御史,尤其喜欢做规谏之事。

有他们所把持着的舆论权,在民间肆意传播。

哪怕皇帝做的事情再对,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讲成黑的……

“你跟朕进来。”看了眼田尔耕,朱由检转身说道,“这誊抄袁的告罪疏。”

“还有朕评议的话,就由你来做了。”

“臣领旨!”

田尔耕压着疑惑,忙拱手应道,随后便欠身跟在朱由检身后,朝东暖阁内走去。

既然想谋划掌握舆论权,那一上来就想完全掌握,断然是不行的。

所以要懂得利用现有规则,来占据有利地位才成。

田尔耕趴在书案上,动作敏捷的铺开一张纸,用镇纸压着。

拿起毛笔,蘸墨,便保持动作不动。

“把袁与建虏暗中联系的内容,给朕誊抄下来。”

“字写大些。”

朱由检将抽出的纸,拍到田尔耕面前,神情淡漠道。

“喏!”田尔耕忙欠身点头,随后便神情专注的誊抄着。

朱由检看了眼田尔耕,边想边说道,“袁暗通建虏一事,其媾和之心,早已是昭然若揭。”

“自天启朝出镇辽东,袁已瞧出建虏强在何处,大明问题出在何处。”

“然受名望所累,却将这些深藏于心。”

“袁之名望,一靠宁远大捷,二靠宁锦大捷。”

“然这两场天下皆知的大捷,事实真相,唯有少数派知晓。”

“朕御极之初,受朝臣相荐影响,特命袁平台召对。”

“五年平辽之说,便是在此吹捧而出的……”

朱由检语速极快的说着,田尔耕心神不定的写着,不敢有任何迟疑。

只是随着天子所讲,被他一一写出来后,那心里除了震惊,就再无其他了。

依着田尔耕的政治嗅觉,他能够想象的到。

这份天子评议的袁之告罪疏,所单摘出的第一项罪名,一旦让外朝文官瞧见后,那必然能引起轩然大波。

“……崇祯二年,袁与建虏奴酋皇太极,暗通书信十余次。”

“期间更发生矫诏擅杀毛文龙之事。”

“不要以为辽东做的事情,朝廷就不知道,锦衣卫虽被扼制,但也并非只是摆设!”

“袁与建虏媾和之事……”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田尔耕却心颤起来,眼珠子转动着。

心里暗暗揣摩起来,难不成那时的锦衣卫,就被天子所掌握着?

“写好了没有?”

就在田尔耕思索之际,朱由检冷漠的声音响起,“写好了,就遴选一批锦衣卫。”

“将这份大字报,贴到午门外,给朕保护好。”

“让那帮规谏的文官,让朝中的文官,都好好看看!”

心里一紧的田尔耕,忙写完最后几个字,旋即开口道,“臣写好了,臣即刻着办此事!”

玩舆论,那倒要看看,谁手段更了得了。

大字报一贴,管你是谁,等着掀起争辩吧。

那些存放的案牍,就摆在那里,朕让你们自己无法圆说。

瞅着匆匆离去的田尔耕,负手而立的朱由检,露出一抹笑意。

既然是打文官群体的脸,那就要用文官群体常用的手段。

袁案,打击的是务虚的庸官、贪官。

没参与此事的其他官员,根本就不会受到冲击。

没有分化的文官群体,是不好的,是不对的。

身为大明天子,朱由检可没想过亲自下场,来跟朝中的挺袁派直接博弈,这有损天子威仪。

藏在幕后调动舆情,让朝野间生出质疑声,才是朱由检要做的事情。

一直以来,锦衣卫在大明治下的名声,就是臭名昭著、恶名远扬的存在。

从初代指挥使毛骧,到蒋瓛,再到纪纲,那都钉在耻辱柱上。

经锦衣卫之手,掀起的大案,往往都牵连到很多人。

最有名的当属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多少颗人头被砍。

作为拱卫皇权的组织,明初的锦衣卫,谨遵天子意志,是大明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但渐渐的味道却变了。

先前如何朱由检不想多管,他心里想要的便是让锦衣卫再度成为天子的一把刀,而不是党争的工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