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199章 这时候不踩还等到什么时候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铛……”

很快,一道铜锣声在午门外回荡。

田尔耕领着一帮体格健硕的锦衣卫,或扛着木牌,或拎着木桶,或抱着土袋。

这让刘宗周、韩继思等都察院、兵科官员,一个个都眼神不善的盯着。

“奉天子口谕,自今日起,袁崇焕一案,着锦衣卫审办!”

挎刀而立的田尔耕,神情冷峻的沉声道,“今特在午门外,树木牌。”

“张布袁崇焕自述罪行,以供朝中文武百官阅览。”

“袁崇焕罪行之一,暗通建虏,行媾和之举!!”

“……”

田尔耕所讲之言,被刘宗周等一众官员听后,一个个脸色微变。

“田尔耕,你乃我国朝之奸贼臣子。”

“竟敢蛊惑天子,陷害我大明忠良,本官定要上疏弹劾你!”

“没错,纵使袁崇焕有万般不是,也绝非你锦衣卫所能审办。”

“有我朝三法司在,何须你锦衣卫这等……”

挎刀而立的田尔耕,看着眼前这一位位情绪愤慨的大臣,神情间看不出喜悲。

“铛!”

“铛铛……”

一道道铜锣声接着响起。

“钦定袁崇焕暗通建虏之事!”

负责看守木牌的锦衣卫,按照田尔耕的指示。

有挎刀而立的,有敲着铜锣喊叫的,一个个精神高度集中。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刘宗周忍着膝盖传开的疼痛,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缓步朝着锦衣卫看守的木牌走去。

身后的一众文官见状,不少都面目可憎的站起身,跟着刘宗周便汇聚过来。

可木牌上所张贴的大字报,所写的那些内容。

却让看过的文官一个个神情大变,宛如遭受到雷劈一般。

“假的!这些都是假的!”

袁崇焕身为我大明臣子,怎会跟建虏奴酋暗通书信?”

“这一定是你们锦衣卫构陷之举!”

“陛下啊,您怎能听信小人谗言啊。”

“袁崇焕纵使有万般不是,那也不该这般对待啊……”

在午门外行规谏之举的这些大臣,看到张布的大字报,竟直指袁崇焕暗通建虏。

这让他们无法接受,也不敢接受。

若此事是真的,那他们岂不是就是帮凶吗?!

“诸公,此等狗屁不通之言,当撕掉!”

难掩怒意的刘宗周,握紧拳头,高举起来朗声道,“为我大明法纪,为我大明社稷,给本官撕掉!”

“没错!撕掉!”

聚在此地的一些大臣,情绪激动的大喊着。

说着便撸起袖子,准备冲击锦衣卫所护木牌。

“哗哗……”阵阵抽刀声突然响起!

一名名锦衣卫怒目圆睁,警惕的看着这帮大臣。

看着眼前闪着寒芒的雁翎刀,想冲击锦衣卫,拆掉木牌的一众大臣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不知该怎么做了。

“陛下有旨,若有敢冲击锦衣卫所护木牌者,以袁崇焕同犯论处!”

田尔耕此时走上前,怒吼道。

“咚咚咚……”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午门处传开。

却见邓文明领着一队队戍守午门的上直亲卫军,朝田尔耕所领锦衣卫跑来。

“午门重地,怎敢喧哗!”

挎刀走来的邓文明,不管田尔耕一行,怒视眼前这帮文官,沉声道,“来人啊,给本侯把他们隔开。”

“喏!”

在一阵齐声怒吼下,一队队上直亲卫军将士。

以锦衣卫所在区域为主,便一个个握枪挺拔而立,原本那些被刘宗周煽动的文官,被逼迫着向后退去。

“定远侯,此次叨扰你们京卫都督府了。”

不管左右怒视自己的文官。

田尔耕面露笑意,朝邓文明走去,抱拳一礼道,“等此案结束,定有所答谢。”

“职责所在,没什么好答谢的。”

邓文明浑不在意,挥手道,“锦衣卫要干什么,本侯不管。”

“但敢有在午门喧哗者,一律驱逐!”

邓文明此言,看似是对田尔耕讲的,实则却是跟那帮文官说的。

平常没有机会踩一脚,这时候不踩,还等到什么时候……

大明的朝堂向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纵使是文官群体,也是一派派组成,当触及核心利益时,才会联起手来。

午门外所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

毕竟出入皇城、宫城办事的官员,那可不在少数。

“这邓文明还挺会把握时机的。”

朱由检倚靠在龙椅上,看着禀报的韩赞周,微微一笑道,“看来这大字报的威力,将在朝野间掀起涟漪啊。

“有趣,且看看后续发展吧。”

“是。”韩赞周忙拱手道,“皇爷,是否让奴婢前去东辑事厂,将此事告知给曹公公?”

“再等等吧。”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如今还不是时候。”

“这朝野间的舆情,还没掀起来。”

“就贸然亮出底牌,不好,等着吧。”

袁崇焕一案要办,但别的事情也要做。

对朱由检来讲,趁着当前朝局开始涌动,他要好好物色一批官员。

在此案结束后,提拔到各处实职,帮着自己处理朝政了。

毕竟摆烂的局面,要一点点扭转过来才行。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已处四处漏风的境遇。

越是想解决问题,就越不能心急,以史为鉴,逐步去解决问题。

当前内厂、西厂、锦衣卫这边,所展开的整饬和追责行动。

依着大明官场的风气,定能查抄出大批银子。

借助锦衣卫之手,掀起的袁案,随着一项项罪名公布。

也将分批去抓挺袁派,以调整朝堂秩序。

更为重要的一点,朱由检要借袁案之势,出动一批见过血的精锐之师,斩断建虏在大明境内的一条臂膀!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坐在龙辇上的朱由检,心情不错的低声说道,“能解决银子的问题,那很多事情都好解决。”

伴驾随行的王德化,面露狐疑的向前走着。

他不知道自家皇爷,此时讲这句话,到底是何意?

难道是准备借袁崇焕一案,在朝中抓一批大臣抄家吗?

那皇爷此时摆驾西苑,点名要召见讲武堂,所设将军,就是准备谋划此事了?

服侍在天子身边的太监群体,多数跟王德化一样,都会多几个心眼。

毕竟在他们内廷也在经历一场风波,就必须小心行事了,不然倒台就是随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