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30章 澶渊之盟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好吧,本来没觉得女子有什么需要处处约束的秦汉隋唐等朝,得到沈悠的肯定,那必须更要发扬光大他们现在的美德。

宋朝,哼,真是够没脸的。自己没本事对付外敌,败给了敌国太后,竟然把气撒到自家的女人身上。确实不是个玩意!

赵匡胤本来是不想再打赵光义的了,然而此刻听着沈悠说起那没用的男人才只会欺负女人,赵匡胤没能忍住了!

”怎么,你看着辽国的萧太后这般厉害,是生怕我们大宋也出一个像她那样厉害的女子?比起像你,你的儿子,我巴不得我大宋能有多几个像辽国萧太后那样的女子,也不至于让我大宋沦为后世笑柄。”赵匡胤一边打的边骂。听着大明的叫门天子的时候,赵匡胤对朱祁镇鄙夷之极,没有想到啊,他弟比起叫门天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丢下大军转身就跑,那么怕死你上什么战场?要不是赵光义上战场,大宋兴许还不会败得那么惨!

“哥,那不是我,不是我干的。”赵光义冤枉啊,沈悠也没有说从他开始就努力的压迫女子吧,怎么能把事全都推到他的头上了!

“不是你,难道不是你的儿孙吗?不是你带一个好头,你的儿孙敢有样学样?”面对赵光义回嘴,赵匡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没用的东西,抢他的皇位倒是真行,对外敌却没有半点本事,还把大宋的将军送给辽国杀!再加上生出一个没用的儿子,连亲征都被人强押着去的,岂不让赵匡胤更火大!

【实话,大宋有像赵光义这临阵而逃的人,也有无数不畏生死,不为君王,但为百姓守在最前方的人。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能一回一回的把大宋的江山救回来。】

【萧太后和儿子领着辽军二十万精兵赶赴宋境,大宋将士拼死而战,辽军大军初战威虏军、顺安军不利;继而辽军转战北平寨,受挫。辽军兵转攻保州、定州,却久攻不下。此时的辽国可是孤军深入,可是显然这一战大辽必须也得打。因此只好又东攻瀛州。】

【这一回却是辽军轻敌了,以逸待劳的大宋兵马,辽军敢来,宋将李延渥领军杀辽军三万,伤辽军者数万,形势至此相对大宋有利。不过,萧太后与辽将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此时辽军会师,目标是冀州和贝州。而且辽军已经攻克德清,生俘宋将王先知,辽军抵达澶州,并对澶州三面包围,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致使辽军无法再继续前进。

辽宋最后一战,终于真正拉开了序幕。】

【对于宋军,有胜有负,可是无数将士都在奋勇杀敌,只为保卫山河,咱们的宋真宗怎么样?宋真宗也到澶州了,只不过到是到了,人家走两步歇一歇,要不是被臣子们推着,一路催促,宋真宗是巴不得立刻回京。不过,宋真宗是走不了的,更被逼上澶州城上激励士气。不用说,宋军为之激励,士气高涨,此时此刻完全可以和辽军拼死一战。可是啊,啧啧啧,赵家的皇帝啊,一堆王者都带不动一个青铜啊!】

哪怕听不懂什么王者带不动青铜的意思,听说宋真宗都到澶州了,竟然还走一步歇一歇,无数皇帝都对这位嗤之以鼻。真是没有半点骨气。这要是换成他们的儿子,绝没有他当皇帝的机会。

【此时的辽军还有一个吏不好的消息,辽将萧挞凛轻视大宋,竟然领着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这种事,换了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澶州城还是他们大宋的地盘好吧。领着数十轻骑就敢到他们的地盘耀武扬威,真以为大宋没有人了吧!】

【宋朝的皇帝纵然是软骨头的,可我汉室铮铮傲骨者不计其数,敢来耍威风的人,哼,必须得让

他有来无回。是的,看到辽将萧挞凛竟然敢领上几十人就到他们澶州城下晃悠,宋军威虎军头张红续,也有说是周文质,无论是谁,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中萧挞凛的头部,萧挞凛死,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闻讯痛哭不矣,更为之“辍朝五日”。】

【主将被杀,再加上辽军先前大败于李延渥时损失惨重,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种时候该趁辽军士气低落之时一鼓作气把大宋丢失的城池抢回来。萧太后也明白,此时的大辽不能再战,故而派出使臣求和,只希望能够通过议和得到战场上没能取得的胜利。】

【两军交战,谁先求和就代表了那一方居于下风,寇準是个聪明人,认为可以借着辽国求和的时机,趁此良机让契丹称臣,并归还幽、蓟土地。寇準清楚的明白,眼下大宋占据上风,辽国如果敢不答应,他们大宋完全可以乘胜追击,打到他们服为止。大辽求了和,那是他们怕了,既然如此,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架不住,宋真宗他不听!对,寇準话说得足够清楚了,架不住宋真宗不信。此时的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赶紧撤军,好让他可以赶紧回京,打仗,为什么要打?他一个皇帝跑出来打仗算是什么事?万一和辽军再打起来,他要是跟他爹一样被辽军追着跑,他能有他

爹的好车技?能够逃过一劫,再回京城吗?】

【因此,宋真宗派人去议和,澶州之战到此结束,而澶渊之盟刚刚开始。大家猜,宋真宗为了快速议事,战事休止都做了什么?派人前往辽国议和前,宋真宗答应可以以百万钱财为代价换取和平。】

靠!能忍住不骂出来的都得是跟宋真宗一个德性的人吧,大好的局势,面对的更是辽国求和的态度,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花钱求平安,宋真宗考虑过无数浴血奋战不畏生死的将士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我就想问问宋真宗了,他这么大方,国库里的钱是他挣的啊,还是他亲历亲为造出来的?大宋的将士为国奋战,保的是他的天下,他但凡把要给大辽的钱奖赏于百姓,大宋的将士不能为他夺回更多城池吗?他怎么就能在辽国求和之后,为了迅速停战,轻易说出以百万钱为代价换取和平的话?】

【对敌人如此大方,对自己人,他大方了吗?既不曾犒赏三军,也没有祭奠为此战而战死的将士?还要把大宋百姓辛苦挣来的钱,大大方方的送到辽军的手里,让大辽用他们给的钱,养他们的兵!】

【贪生怕死加无能没脑子的皇帝啊,怪不得辽朝敢孤军深入,打嬴打输了,辽国都能得好处,这样的仗不打,那就是跟宋真宗一样蠢。宋真宗果真不知辽国为何进犯吗?不过是想从大宋那里得到粮食,财物。现在好了,大宋也急于达成和议,那就别怪萧太后得寸进尺了。】

【最终, ”澶渊之盟”达成,大宋以此后每年送大辽绢20万匹,白银十万两为代价,和大辽结兄弟之邦,宋真宗从此尊萧太后为叔母。边境再开互市,定下互不侵犯,互不干扰等内容作为结束。】

【于辽国而言,他们看似和大宋打成了平手,实际上议和之后的结果却是他们大辽得利。】

【相对于大宋,宋真宗明明占据上风,却因为急于求和,不惜损及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利益,也由此进一步压制武将们,以至武备皆废,从此大宋积重难反,终此一朝都只能不断的送钱保平安。】

【有人说,虽然宋真宗确实是打了胜仗却送钱保平安,澶渊之盟对大宋来说是耻辱的,但也并不代表没有一丁点好处。对宋辽来说,双方自签订“澶渊之盟”后,一百多年以来再无战事,这就利于大宋经济的发展,也让百姓免受战火涂毒。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确实,但不管是辽

也罢,宋也好,百年再无战事,这就导致他们兵备松驰,最后都被金朝击败。辽国西迁,宋朝南迁,皆对金朝称臣。靖康之耻,难道不是因此埋下了祸根?】

赵匡胤!!!赵光义和宋真宗的事,这高梁河之战也好,澶渊之盟也罢,都听得赵匡胤血压嗖嗖

嗖的往上飙,结果怎么着,沈悠告诉他,这才刚开始,哪跟哪呢!

赵家的子孙,不,应该是赵光义的儿孙们啊,有宋真宗打了胜仗还送钱,和辽国称兄道弟的前例在,后面称臣什么的,也不需要太意外是不是?

不意外才怪!赵匡胤此时已经不想再看见赵光义了,指着赵光义道: “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从现在开始,不许任何人接近他。”

赵光义没有想到,他哥听到他可能杀了他哥这个事都没有想过不见他,此时听到靖康之耻,都没有细听怎么回事,竟然要把他关起来了,急得连忙唤道: ”哥,哥,那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啊!”

赵匡胤上去提起赵光义的领子道: “若不是你无能,若不是你为后世儿孙竖了一个坏榜样,他们敢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