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第77章 东突厥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审时度势后的颉利,这回也就不再犹豫。双方达成共识,并约定三日后依然在这渭水之上,斩白马而盟。从此以后,两族交好,永不再犯。三日后,李世民给颉利送上了金银财帛,颉利送唐马三千匹,羊一万头,李世民不接受,只要颉利归还掳掠的国人。】

谁都能感受到李世民的无奈,但就这时候大唐的局势,谁又能说李世民做得不对?

但凡他们这些人换了谁来,又能做得比李世民更好?

”元吉,若突厥大军进犯,你待如何?”李世民拳头紧握,不难看出他的隐忍和不喜。可是,那样的情况下,不管是谁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的。大唐打不起,不能打!

李元吉被问个正着,怒目相对,他能不知道李世民是故意的?

“怎么?突厥大军进犯你能退突厥大军?若是,我必对你俯首称臣。”李世民并没有理会李元吉的控诉,不错,他就是仗着自己有本事,他敢大声说话,难道他不配?

“我,我,我……”李元吉脸色涨红,他想指责李世民,然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比起指责,难道不是能够力挽狂澜更重要?天幕说了李世民有,他有吗?

”大哥,你呢,你自问你可以吗?”李世民没有再继续为难李元吉,却也问起一旁的李建成。

“突厥虎视眈眈,绝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父亲在位,他们也从未安分过,改朝换代,这对他们而言就是天赐良机,他们必会兴兵南下。彼时,大哥,你想好如何应对了吗?”李世民语气温和,可这话中的内容,无一不在无声的谴责着李建成,他纵然是太子又如何,他有本事当好这个太子,护好这个天下吗?

李世民问出这些问题就只是想告诉他们,他们做不到的事,他李世民可以做到,而且做得很好,很好!

【听到这里,有人会说,李世民不是也议和送钱了吗?怎么我把大宋骂得啥都不是,对李世民这一番求和之举却很是赞许。首先,大唐此时是内忧外患。天下苦隋久矣,连年征战,天灾人祸不断,致使民不聊生,大唐不是不能跟突厥死战一场,代价是两败俱伤,更会让大唐的百姓不堪重负,从而让刚刚太平的天下再起纷乱。这样的仗该打吗?】

【其次就是态度。渭水之盟,议和送钱,哪怕是为了大唐换取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唐太/宗依然视为生平

的奇耻大辱,无时无刻唐太/宗不在提醒自己,一定要一雪前耻。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做到了。这两点,大宋那些个皇帝有这样的态度和本事吗?】

确实,为了一时的太平可以弯下腰,但绝不能失了尊严,至少在李世民这儿,他让百姓失去的,大唐失去的,他会亲自讨回来。

秦始皇可以体会到李世民内心的无奈,自李世民领兵以来,从来都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约和什么的,这是有生以来第一回。习惯用刀剑荡平天下的人,为了百姓,他不得不弯下了腰,只为争取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才是一个君王该做的事。

汉武帝不能避免想起了自家祖宗,历代皇帝,他们不就是通过一次一次的求和,为大汉争取得来休养生息的机会吗?到他这里,灭匈奴是他此生所愿,也是祖宗们为他争取而来的机会。约和,达成同盟,都不行。必须得打得匈奴有生之年再不敢犯大汉边境,伤大汉百姓才算一雪前耻。如同李世民一般。

【既视为奇耻大辱,李世民自那以后开始训练士兵,亲自教他们骑射,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训练出一支强悍的兵马,踏平东/突厥。于贞观三年,李世民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此刻,李世民才觉得自己一雪前耻。】

三年,才三年的时间,从受东/突厥威胁不得不送钱保平安,到一举灭了东/突厥,谁人听着不得

赞一声666,干得漂亮呢!

秦始皇再一次酸了,这李世民要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也就唐高祖那样的人才会觉得有那么能干的儿子不好!老想着如何盘算怎么让李世民手里权利更少一点。

天底下还有比后继有人更让人高兴的事?但凡要是他有那么一个儿子,他一准给他儿子撑腰。要这天下也好,喜欢征战沙场也罢,都由着他!

“这大唐,真是让人羡慕。”秦始皇道出这话,一干臣子哪个不认同无比的点头。可不是吗?本以为宋朝明朝的文臣武将够多的了,结果怎么着,唐朝就连这皇帝都是传奇,能征善战自不必说了,看看这骨气,那是远甩多少人。

刘邦听着李世民用了几年的时间竟然灭了东/突厥,咂咂舌道: “或许我们计划几年也未必不能灭了/匈奴!咱们人也不少。”

这让萧何如何接话,说刘邦说对了一半?那另一半不对的是什么呢?就是现在想对匈奴动手,也不是就不能打嬴,但能用的人刘邦不敢用不是吗?

吕雉于此时接过话道:“陛下所言甚是,旁人能做到的事我们同样也会做到。只是天下久经战乱,还是以安民为主。匈奴,陛下有的是时间收拾他们。”

刘邦望向吕雉,哪怕这些年来他有了别的女人,但是他一直都清楚,吕雉是懂他心思的人,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的利益一致。尤其是对外时。

韩信对刘邦意味着什么,别人不清楚,吕雉必然很是明白,因此,吕雉这番话,相对于出自别人之口会让刘邦觉得他们在耍着自己玩,他是听进去的。

“也对。”刘邦点点头,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吧。萧何暗松一口气,他是觉得,刘邦似乎越发坚定要除掉韩信!韩信,萧何何尝不为难无比。

杨坚听到李世民竟然只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将突厥和大唐的局势掉转,惊奇是必须的,大隋也曾与大唐一般受突厥侵扰。自五胡乱华以来,突厥一直强大,对突厥,杨坚也是想方设法追击分裂,但要说完全打服,突厥是不可能完全服的,不过是见势不对,装着顺从罢了。为了了解突厥的动向,杨坚也才将宗室女义成公主嫁入突厥。

突厥有多难对付,杨坚心里有数,正因有数,更为李世民能够灭了东/突厥而惊讶。

“这李世民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这样的人,不好杀。”独孤皇后既与杨坚并称二圣,对国家大事,天下大势,都心里有数。李世民这样的人物,惊世绝艳,杀了何其可惜。

“他会夺大隋的江山!”再好的人才又如何,此人会亡大隋,他们的天下难道就该由旁人夺去?

独孤皇后明白杨坚心中恐惧,却也反问: “陛下难道以为杀了一个李世民就不会再有另外一个人?陛下莫不是忘了天幕说过,是隋炀帝亲手断送大隋的江山。”

问题的关键难道是在李世民吗?

隋末之时,农民起义,群雄并起,这句话杨坚应该听得清楚,那就该明白,最后只不过是李世民灭了其他各路军阀一统天下罢了。亡隋者未必是李世民。如此,杀一个李世民能够改变将来大隋的局

面?

至亲之夫妻,她知道杨坚为了大隋的天下费尽了多少心思,也明白他想要大隋传承

下去的理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独孤皇后更得告诉杨坚,问题究竟在哪里。

有些话,别人说来杨坚未必听得进去,唯独孤皇后道来,杨坚就是想不听都不成。

“朕是急糊涂了。”杨坚心里只想着杀了李世民就不会有大唐,却忘了,没有大唐也会有别的。大隋之亡,非亡于唐。只是唐统一天下,再创盛世罢了。

”须得想办法让天幕告诉我们,到底我大隋因何而亡,那一个隋炀帝是不是,是不是……”是谁,夫妻对视一眼,都明白什么意思,独孤皇后道: “我们可以投票,让大隋的百姓都来投,我们的人可比大唐要多得多。我们争取下一回轮到我们隋朝。”

人多人少的,看看秦始皇那票数,他们两个大隋加起来都不及,可是,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留言他们也抽了,有用的却是太少。等回复,看看都多少留言了,天幕的回复少得可怜。

杨坚心里再急,再难受,又有什么别的法子吗?紧紧握住独孤皇后的手道: “我们可以得到答案的是不是?”

夫妻交心,杨坚所忧,何尝不是独孤皇后所忧,但现在她须安抚好杨坚,肯定的道: “会的,一定会的。”

李渊一朝本来就被李世民以后的影响惊得不敢动的人,没有想到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听到突厥被灭。

要知道就是李渊对突厥那也是客客气气的送礼求和,不敢跟突厥呛声叫板,就怕突厥突然进犯,彼时大唐没有能力抗衡。

每每听闻突厥进犯,李渊不想灭突厥吗?想,无时无刻不想。可他做不到。好了,李渊做不到的事,李世民做到了,而且干得那叫一个漂亮。李渊这心里越发不得劲了!任谁也无法忽视朝堂上一个个人望着李世民的眼神已然从原本的恐惧,忌惮,到信服。

哭昭陵以及一曲《秦王破阵乐》都能让大唐死灰复燃,更何况现在沈悠在告诉他们,东/突厥现在再强大也没有关系,总会灭在大唐的手里,且就在李世民的手里。

对于突厥一方来说,这就不算好消息了,可是,他们能怎么办?现在就举兵南下,在大唐把他们灭了之前灭了大唐?

嗯,他们有多少胜算呢?

也算是和李世民交过手的突厥可汗衡量着该挑着谁和大唐干起来,然后他再补上一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