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8之IT女王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75章 第 75 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间歇性的不稳定。

十分钟之内, 性格在刚出厂“咱俩不熟”的状态,与“认识了几十年的生死之交”中间来回切换。

刚才还在“宝宝,乖乖, 晚上想吃什么, 我做给你吃”, 转头就叫全名,说话的语气也变成了“根据现行规定, 买不到你想要的牛排,非常抱歉带来不便, 你是否愿意选择其他肉类做为主菜?”

最近尝试的ai画画也很邪门,画的是教室, 随着数据的不断输入,教室的桌子从六排变成了四排,最后一排的桌子变成了学生面对着墙壁。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们终于见识到什么叫人工智障。

查原因, 继续喂数据,不断调整。

循环往复,每天好像都在努力工作, 但是总感觉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以为a技能已经训练好了,于是不断的主打喂b技能的数据,结果不知道喂的哪些数据出了问题,a技能又出毛病了。

就像好不容易让孩子背会英语单词了,结果孩子拼音字母的发音忘了个精光, 全都跟着英语跑, 仿佛语文成绩跟英语成绩只能保一个。

多少让人有点沮丧。

全息图像和动作捕捉略好一点,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资料还是有的。

虽然不能做到海市蜃楼的效果, 不过现在已经能做到弄块透明的屏, 在环境光干扰视觉的情况下,勉强看起来、仿佛那里有个人。

紫金科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项目什么事都没干,只是刚刚立项的时候,不起正经的名字,免得“起了名字就有了感情,万一暴毙,心里难受。”

一般开始的项目是以数字为代号,有点成绩了,会起个狗蛋、拴柱之类的硬核名字。

招弟引弟是不会取的,什么情况下一个项目还在做,就惦记着招弟,那肯定是这个项目要完蛋了。

只有真正推出去之后,才会起一个正式的名字。

人工智能组的项目已经从5号项目,进入了狗崽,现在差不多可以上市了,大家摩拳擦掌的决定给起一个正经的名字。

“我提议,叫少翁,出处是少翁为汉武帝招李夫人魂魄。”

马上有人反对:“那可不行,少翁被汉武帝看出了破绽,然后被杀掉了。”

“我提议,就叫海市蜃楼。”

也有人反对:“本来顾客买的就是情感寄托,他们愿意与人工智能建立情感连接,你这一开始就告诉他们,假的假的,都是假的,这谁受得了。”

“我觉得庄周梦蝶挺好的,没人知道到底是人在蝶梦之中,还是蝶在人梦之中。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就看你相信什么。”

大家琢磨了一下,觉得不错。

最后决定定名为“梦蝶”。

送到安夏那里,安夏又给截了一个字“蝶”。

“在外国的文化里,蝴蝶也有跨越生死的意思。别梦了,就蝶得了。”

最终人工智能组被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名字叫:紫金蝶。

紫金蝶被划分出去之后,许多行政和财务上的事情更简单一些,使用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项目都得跟他们分账。

让一个机器完全复刻一个人类的性格,非常难。

话一说多,必有出错的时候。

技术团队忙着做“倩倩”,十几个人都快抑郁了。

整宿整宿的睡不着,睡着没多久,就梦见人工智能从可爱小姑娘,忽然变成了隔壁文案组的那些脑子不太正常的男人。

活生生被自己吓醒。

为了全组人民的身心健康。

技术总监决定把几个已经快到崩溃边缘的人调去做另一个支援项目——智能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已经实施快三年了。

现在还没有开始大学生支教活动,在农村希望小学里当老师的人除了一部分抱着一种济世精神的城里老师之外,主要力量是当地人,出去读书之后,回来建设家乡。

所谓的出去读书,甚至最远也就是从村里到县里的高中,读完回来就当老师。

且不说懂不懂正规的教育理念,就说那一口的当地风味儿普通话,教出来的也全都跑偏了。

曾有记者抨击这样的人当教师,就是在误人子弟。

另一些声音则说:“如果没有这些误人子弟教师好歹让他们认识几个字,不当睁眼瞎,他们只怕连被误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教学质量之外,村里小学中学老师的身份也很尴尬。

在编的老师不爱去,留下来的往往都是代课教师,也就是民办教师。

1985年之后一刀切,凡是没转正的代课教师就清退,以后也不准再有民办教师。

然而政策要求孩子上学,现实是没有足够的在编老师,这就很尴尬。

不少村里都在干着“违章办学”“非法教书”的事情。

不查没事,一查全是事。

安夏公司里有员工,就是大山里考进城里大学,然后被分配到这个城市,再然后凭着自己的努力才进了紫金。

他在内网上提出,希望公司可以把之前的教育软件跟人工智能结合起来。

哪怕不是实时联网的,就用存货,也比什么都不干的强。

“就算不是为了山村里的孩子,也有一些城里的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去不了学校,摔断腿,得水痘这些都不能去学校,不能就这么耽搁着吧……”

教育产业就算是教培都凉了,也能找到别的出路,搞网课还是很有价值的。

此前紫金开始在做学习英语软件的时候,就已经与几大名校联合,录制了许多不限于英语的名师课堂视频,并且签了全版权。

这些影音资料都可以做为投喂人工智能的数据。

快要被“继承真人情感”项目搞疯掉的程序员们得到了稍微松口气的机会。

尽管人工智能还做不到喂给它一个公式,它就能自己把所有由此公式引发的变形题做对。

但它还是比搞人类情感容易多了。

人类的脑子靠题海战术能搞定,人工智能也能靠题海战术搞定。

人类做几道题之后,不是想切橡皮,就是想弹尺子,不是想喝水,就是想上厕所。

人工智能它不会!它是最乖最听话的好宝宝。

唯一的问题是需要调整学科资料库用来适配。

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医学生考题:

请回答p是什么?

标准答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人工智能回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安夏想到钱倩就是小学六年级,如果想要模仿她平时的生活状态,读书做作业也是不可少的。

从资料包里那些作业本和考试卷来看,钱倩的成绩中等偏上,全班四十个人里,英语语文等等考全班前五,数学考全班前十几。

第一个dem做出来之后,机器与人类的精神分裂出现的概率是四比六。

“不行,太高了。”

人工智能组把关于教育那一块的数据跟戴密特看,请他指点一下。

戴密特回信:“人工智能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以接近人脑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自然的方式去认知。现在你们开发的这套系统是固定代码,用if和else锁死了逻辑……”

最后,他建议,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式,让机器进行深度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也是早在1943年就被提出的理论,国外在一直不断发展并完整各种神经网络模型。

国内也在1980年就开始起步。

紫金科技向全社会招聘。

来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能力,但都没有达到安夏想要的水平。

最后是一位it届的同行跟安夏说:“有这个能力的人都已经有工作啦,广撒网发广告是不行的,你得定点找。”

“怎么定点找?”

国内现在也没有搞人工智能特别厉害的单位,没法定点去挖人。

同行告诉安夏,三年前,曾召开过“中国人工智能联合会议”,她可以按着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一个个找过去。

于是,人事部接到了一个新任务:找人。

一回生,二回熟,李俏现在对于挖人也算小有心得,领导发话,她就执行。

公司现在一不限名份,二对收入这块也给得大方,如果对方实在要求更多,给安夏打个电话,也不是不可以批下来。

李俏挖来了一位曾在加州理工留学的专家,他的情况比较复杂,一腔热血回国,然后被行政系统见鬼的办事效率拖到气急败坏,还有学界各种他看不上的行径,现在处于一怒辞职,打算回美国再就业的状态。

让他还没离开国境的原因是他想把家里人都接过去,家里老人追求落叶归根,不想去。

于是,李俏趁虚而入……啊不是,是把握时机,了解到他并不是对自由灯塔有着割舍不掉的情谊,就是被行政流程烦得受不了。

李俏详细向他介绍紫金的管理架构,以及紫金蝶所处的地位,以及管理扁平化,老板是个目标导向者,不追求那些莫名其妙的流程。

再加上“她给得太多了”,于是,他就来了。

不得不说,有时候,真就是一个神人来点拨一下,一堆菜鸡就能有质的飞跃。

现在“倩倩”的精神分裂概率变成了二比八,总算有八分像人了。

工程师们还在精益求精。

“我觉得九分像人的时候,应该就可以了。不必追求数据完全一致,人还有神经突然不正常的时候,像完全变了个人,九比一,已经算正常的人了。”

一个人在一天之中,脾气忽然出现诡异的短暂变化,也不会就到达要被送到精神病院的程度。

只会被人说“他是不是跟老婆吵架了”、“他喜欢的球队是不是输了”、“她是不是来大姨妈了”。

延续情感是不是能稳定,这是个问题,需要多做测试才能确定。

在做语言认知环节的时候,问题也很多。

最简单的问题

“你去给我拿两根葱来。”

选项a:真的拿两根葱来。

选项b:自己根据情况做判断,到底要拿几根葱。

别说人工智能了。

连人都不能统一。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拿两根”是个虚数。

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说:“我家就是说要几根,我就拿几根,没什么问题啊。我又不知道怎么判断数量,拿多了岂不是还要放回去。”

由于虚数这个问题很难通过语境训练敲定,于是,虽然只有一个人家里是这样的,但大家一致同意,让人工智能按实数来理解。

安夏调取他们的会议记录时看到关于语言逻辑这一块的时候,快笑死了,这简直跟美国刚建国的时候,定《独立宣言》一样随便嘛。

因为苍蝇太多,参会代表们都受不了,大家飞快地达成了一致,签完就跑。

教育类的简单许多,在加州理工大神的指点下,无情的做题机器人有了本质的飞跃。

紫金科技把第一批用来教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交付到定向认捐的学校。

学校所在县城的gdp是全省倒数第一。

不过,全省的基数过于强大,所以,这个倒数第一,其实也不至于多凄惨。

比起安夏曾经支教过,连饮用水都不能保证的西部偏僻地区强太多了。

起码有电。

以及村民想要出头,也不至于被地理条件卡死。

至于为什么全省倒数第一……因为人。

在这里,仿佛九十年代所有乱象的大集合。

随地吐痰大小便不处什么,出租车拉五百米敢收一百块,县书记为了方便百姓出入,开设了几条公交线路。

出租车司机拎着砍刀,啸聚于公交总站,谁来就砍谁。

正在装的自来水管,白天埋下去,晚上就被人刨开土,直接偷走。

本地的混混甚至还扬名到了另一个省,本地人组成的野导游队伍把另一个省的景区保安给打了。

直到新来的书记过来,使了雷霆手段。

那些手段过于雷霆,被外面的人嘲笑为“这是大秦帝国又回来了吧?”

总之,现在安夏要送人工智能的地方,就是这里。

负责商务的同事十分担忧那里的情况:“安总,那里危险,你还是别去了。”

安夏摆摆手:“没事,这次有省电视台的记者跟着。”

这是全国破天荒的头一例科技下乡,谁都不会错失这个大好的宣传机会。

安夏要去的这个村子,在三国时代是个超有名的地方,某位著名猛将在此凉凉。

从县城里出发到村子,坐的是一辆中型客车,没开出多久,地上的水泥路就变成了黄泥路。

早上刚下过雨,泥地上都是粘稠的泥浆,不少地方汪着水,也是一滩黄汤,地上留着脚印、自行车辙、汽车轮胎印,等等乱七八糟的痕迹。

看得出来,泥土并不结实,一脚踩下去,大概会陷到鞋帮。

后悔,现在就是后悔。

安夏后悔为什么没有穿雨靴来。

她这双运动鞋的美貌要保不住了。

道路很窄,路基是高出于两边民房的。

司机小心翼翼地开着,生怕轮胎一个打滑,满车的贵人们就要跟着摔到沟里。

目测时速不超过五公里,但就这样,还是出了点小小的意外。

一颗汤圆那么大的石子被车轮碾压之后,从土里挣脱出来,飞溅到一旁的民房墙上。

没有任何声音,民房的墙是刷着灰白色的红砖墙,石子砸上去,连个印都没留下。

也没人注意到这事。

司机正小心地把着方向盘,忽然看到一个老妇人从坡下的房子里冲了出来,站在路中间。

吓得他当即踩了刹车。

老妇人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车子,嘴里用当地方言叽里哇啦说了一通。

车上的贵宾们一脸懵逼,不知她在说什么?

没撞人,没撞动物,连一根草都没有压着,她在激动什么?

县里陪着一起来的干部脸色发黑,安夏轻声问他:“她在说什么?”

“她说我们把她家的房子弄坏了。”

“啊???”

一车的人持续懵逼。

周围的房子都好好的,没见哪间房塌了,也没见谁家的瓦破了,怎么就弄坏了呢?

县干部打了个电话,用当地方言对着里面叽里哇啦说了些什么。

司机给安夏指了指墙上几乎看不见的一小块颜色略有不同的地方:“她说我们的车压的石头,把她家的墙砸坏了,现在看不出来,但随时会塌。”

众人:“……”

这是什么化骨绵掌,一掌打下去,过一段时间再发作?

老妇人站在车前面就是不肯走,周围房子里也陆续出来人,围着车,叽里哇啦说什么。

也不知道是在劝老妇人算了,还是劝司机赔点钱息事宁人。

安夏隔着挡风玻璃,看着老妇人拍着大腿,向周围的人诉说她家的房子是怎么被这个无耻的大汽车欺负的。

大有不给钱就走不掉的意思。

电话打完了,车门关着,司机很淡定,县工作人员皱着眉头。

过了十分钟,从那一头开来一辆小车。

从车上下来一个人,一看就是个暴躁老哥,双脚刚沾地,连车门都没关,就一路大步流星向老妇人走来,冲着她大声咆哮,十分吓人。

周围的人瞬间做鸟兽散。

老妇人也悻悻离开,回屋,关门。

车门开了,暴躁老哥伸头,整个人大变脸,笑得那叫一个灿烂,不整齐的黄牙全都露出来展示主人的诚意:“对不住,对不住啊,我是这个村的村长,各位贵客受惊了。”

县工作人员冷冷地看着他:“你们村明年的扶贫款不想要了是吧?”

“怎么会呢,哈哈哈,我们村的建设还指望这笔钱呢。”

村长的车子在前面引路,客车一路无事的开到了村子里的篮球场上。

这个村子与钱家所在的“亿元村”没法比,不过透出了一种“我虽然穷,但是我们很有追求”的味道。

篮球场是水泥铺的,村委会院子里面是水泥铺的,除此之外,村子里到处都是泥巴地。

有些泥巴地铺上了小石子,有些泥巴地就是纯纯的泥巴地。

“石子没到货?”安夏问道。

村长回答:“不是,是没钱,也没劳力。村里有点钱,就先买一点,铺一点,等再攒一点钱,再买再铺。”

村长将一行人带到村子里的希望小学。

那个小学与村里的房子相比,那叫一个鹤立鸡群,看起来相当不错。

桌椅板凳、黑板、日光灯都是新的。

比安夏想象中的四面漏风,黑板破破烂烂的情况好不少。

现在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虽然老师的口音很重,好歹能听懂。

孩子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三四岁,最大的有十一二岁。

一个教室的年纪差这么大……小的能听懂吗?大的会不会嫌烦?

村长解释:“没办法啊,老师只有一个,什么都教。就顺着教呗,想来听的孩子,随时都可以来听,他们回家是要做活的,可能会塌课,这种上课方法,可以让他们很快补上。”

村支书补充道:“所以,你们送过来的教育机器人,真是及时雨啊,以后就可以分不同的进度,给孩子们上课了。”

课后,紫金科技的人工智能机器被搬出来,接上电源。

孩子们“呼啦”全围了上来,好奇地指指点点,有人想伸手去摸,被一个看起来比较稳重的女孩子呵斥了一声,吓得他赶紧把手缩了回去。

老师介绍那个稳重孩子是这个班的班长,平时负责收作业、开教室门等等。

他说:“以后管理这个机器人的工作,也交给她了。”

技术员当众演示这个东西怎么用:接上电源、按下开关。

电源都不一定按,里面内置了蓄电池,没有外来供电的情况下,也能运行两个小时。

机器人不需要板书,只需要学校里有个投影的墙壁,将准备好的课件资料投到墙上就行。

试讲了十分钟,孩子们双手抱背端坐,记者们架起设备,拍摄现代科技给村子里带来的改变。

最后村长还来了一段即席演讲:“有了这台设备,咱们村缺教师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将来,你们都能成才,变成对国家有用的人!让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骄傲……”

该拍的视频、该拍的照片、该拍的合影都到位了,村长和支书招待大家去村委会食堂吃顿便饭。

菜式虽然简单,但是看得出满满诚意。

炖大肘子、红烧羊肉、土豆焖大鹅……都是用脸盆盛上来的,以及本地特酿酒,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

开始大家还能说点正经的话,记者还拍几张照片意思一下。

几杯酒下肚,聊天内容就开始乱七八糟了。

安夏早早吃完,拿了一把长柄伞走出去,权当饭后散散步。

忽然,她看到小学的方向,有几个孩子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

其中竟然还有班长。

班长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但是另外几个孩子神色焦急地对她说了几句什么。

班长似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与那几个孩子一起向学校走。

此时已经放学了,他们去干什么?

安夏悄悄地跟上去。

只见他们几个聚在教室门外,班长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接着,又打开了放着人工智能机器的柜子。

有个孩子手脚麻利地掏出一截铁皮,拧开了后面的螺丝钉,向里面露出来的电线伸出手……

“住手!”安夏大喝一声。

把几个孩子吓了一大跳,正准备摸电线的孩子更是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你们在干什么?”安夏冷声问道。

刚刚拧开螺丝的男孩子开口:“我们……就是好奇,里面是什么,为什么能发出人的声音。想……想打开看看,里面是不是有小人。”

另一个人也马上回答:“对!我们担心小人饿着,所以,还给他带吃的了。”

为了证明没有说谎,他还真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苹果。

“……”

安夏冷冷地看着他们:“行了,你们村子虽然穷,也不至于到你们会认为里面有小人。村委会里摆着电视呢,你们怎么没去拆?”

刚才安夏看他那熟练的拧螺丝的动作,手法相当的专业。

孩子们谁也不说话。

天空阴云密布,夏季常见的午后雷暴雨即将到来。

教室里没有开灯,只能看到隐隐人影。

忽然,安夏听见一个人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别为难他们了,他们也是为了我。”

孩子们齐齐出声:“张老师……”

安夏转身,一个年轻男子站在门口。

光线昏暗,只能看出他的侧脸轮廓。

“村长说,这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

刚才接受采访的老师并不是他。

“没错,我没资格做为榜样出现。”

安夏十分遗憾:“你的普通话比他好很多,别的不说,语文让你来教会比较好。”

张老师冷冷地一笑:“我有什么办法,没后台就这样。”

听起来其中颇有隐情。

安夏不是这里的人,不想讨论他们的人事制度。

她不能忍的是这帮熊孩子想搞坏她的机器人,她还指望着机器人能收集基础差的孩子的数据,将来可以有针对性的推出偏远地区专享版。

“你们想把它弄坏,是为了保住你的工作?”安夏指了指机器人。

这机器人是在省电视台记者、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一路送过来的。

要是让人知道,这里的人为了一己之私故意把它弄坏了……

村里的扶贫款可能就飞了。

全村的收入可能会受影响。

爸妈会把他们揍个臭死。

拧螺丝的男孩子眼睛盯着安夏,一道闪电劈下,他的眸中反射出一道凛冽的寒光。

他的手中紧紧握着拧螺丝的铁片。

那不仅仅是铁片,而是一侧被磨尖磨利的长长铁片,另一头密密实实地包着布,方便用手握着。

安夏小时候见过同班男生们也拿过这种东西。

是用锯条磨的,可以当美工刀用。

闹出了几次伤人事件之后,学校才明令禁止带到学校来。

安夏向他友好地笑笑:“你今年几岁?”

“十三岁!没成年!”

安夏一下子就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哟,还知道没成年杀人不犯法啊?”

“没错,你最好识相一点,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管!这个破玩意儿是你送给我们村的,就已经是我们村的东西了,它变成什么样,都跟你们没关系。”

十三岁的少年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子浓浓匪气。

安夏转过头,对张老师说:“你对这孩子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张老师觉得这个女人是不是有毛病。

正常人在这个时候不是生气,就是害怕,她居然问他有什么看法。

所有的领导都在距离五百米远的村委会食堂里,也许,这个女人就是有恃无恐吧?

但是外面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他们不会出来的。

他们是在学校放学之后才走的,她应该不是专程来学校,而是随便走走才到了这里。

食堂里的那些人,根本不会知道她在这里。

这里旁边就是一座小山包,山不高,不过埋个人绰绰有余。

小力手里的那把锯条刀只不过是玩具,他腰间的长刀,才是真正的武器。

正当他把手探向后腰的时候,安夏突然说话了:

“其实,这台机器人不会让你丢工作,说不定还能帮你顺利拿到正式编制。与其躲躲藏藏,一辈子见不得光,工资还低,为什么不好好搏一搏?”

一般人听说能拿到编制,眼睛都会放光,但是张老师却内心毫无波澜,他冷笑一声:“正式编制?我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哦,那就不拿正式编制呗。”安夏反应极快,猜测这个男人绝对不是因为脑子不好使才考不上,一定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你觉得就你现在这种,三四岁跟十四五的混班教,能教出个什么来?让机器人帮你分层次教教,将来孩子出息了,不管是回来建设村子,还是捐款回来给村子,也能给你提一提工资啊。”

张老师沉默不语。

安夏转头看着那个手里握着刀条的男孩子:“你要是能考上城里的大学,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你愿意捐一点钱给村里吗?比如,你一个月三百块钱,你愿意捐十块吗?”

孩子飞快地心算了一下,马上回答:“愿意。”

“看见没,他愿意。一个人愿意捐十块,一百个人就是一千块。一个班现在有十三四个孩子,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要是个个成材,你说,那得有多少钱!你还怕不是编制?”

安夏给他算钱的时候,张老师的眼中,终于露出了普通民办教师听说能转正时的神色。

“再说,你再也不用躲着啦。你不是非法教学,你是辅导员,配合教学机器人进行教学,把控教学进度……”

张老师听完安夏海阔天空一通吹,竟听进去了。

旁边的未成年企图犯罪分子也听得一愣一愣,安夏还教育他们:“现在好多地方,都号召考出去的人都回家当老师,依我看,就是放屁。又不是人人都能当得了教师,不喜欢当的人,就别勉强。

有了机器人,就可以让考出去的人能做更多的事。”

安夏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

“我想做木匠。”

“做木匠好啊!八级木匠等于副处级呢!手艺活做的好,根本就不愁没活。人人抢着要,别说赚三百了,你将来,肯定能赚三千!到时候,你赚了三千,愿不愿意捐一百块钱给张老师当工资?”

“愿意!!!”他的声音非常响亮。

张老师听安夏说得天花乱坠,他一直没开口,到最后才问了一句:“你真的不会告发我?”

安夏笑了:“我就是一个卖货的商人。谁是老师,我无所谓,我只想让我的东西出名,将来可以卖更多出去,啊对了,你们千万别把它弄坏了,我需要收集孩子们上课时提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将来好改进。”

很显然,张老师还是不太相信她:“我凭什么相信你?”

安夏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不是很懂你的想法,你好我好大家好,共同赚钱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我相信,但是你真的是出自真心,而不是……”

张老师的眼睛瞟向小力手里握着的锯条刀。

安夏忽然笑出声,笑得直不起腰来。

孩子们连着张老师都懵逼了,他们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

是被吓疯了?

安夏猛地直起腰,伞柄与伞面自动脱落,她举起伞柄,对着教室门外连按了三下伞把。

“嘭、嘭、嘭……”连着三声响,学校旁边栽着一棵小树应声倒下。

此时,天空刚好响起一声炸雷,将枪声完全盖住。

屋里的班长吓得尖叫一声。

张老师这才发现,安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一个安全的三角卡位点,完全面对着他和那四个孩子。

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是不是小看了这个城里来的女人。

她怎么这么熟练?

自己当初打架的时候……也是这样找安全防护点。

安夏冲着他和四个孩子笑笑:“怎么样?这个理由够响亮,够充足吗?”

她看着小力:“你觉得你的腿,跟那棵树比,谁比较硬?”

她又端起枪,幽幽地说:“你们吓了我一跳,现在要接受惩罚。”

四个孩子吓得不敢吭声,不知是怎样的惩罚。

安夏缓缓说:“现在枪里还有二十七发子弹,你们有五个人……来,谁给我算算,每人平均分配,每人能挨几枪,还能剩几枪?”

“我数三声,算不出来,就打死哟。”安夏又是一笑。

刚才最嚣张的未成年企图犯罪分子已经吓傻了。

他不是没打过群架,也见过血,在这村里,打个架,举着石头给人开个瓢什么的很正常。

但是安夏的前后反差也太大了,而且突然就开枪,现在还笑得这么像奶奶故事里的狼外婆……害怕……

“三、二……”安夏居然真的在数数。

“每人四枪,剩两枪!”班长大声喊。

安夏:“……”

她看着张老师:“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学生?”

张老师扶额,扭头。

班长快哭了:“你就说要做出来,又没说要做对!”

安夏眉毛微抬:“哎,可以啊!脑子挺灵。”

智能机器人忽然发出声音:“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五枪,剩两枪。五五二十五,二十七减二十五,等于二。小朋友,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班长擦着汗。

雨势渐小,天色也渐渐亮了起来。

事实证明,安夏的武力值在他们之上,连最勇最不知道惧怕的小力都怂了。

“现在,相信我说的话了吗?”

“信信信……”小力连连点头。

“好好用它,你看它多好,做错了还能主动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们居然想弄坏它。”

智能机器人又突然出声:“不要弄坏我,呜呜呜……”

哭声可能是用《聊斋》片段投喂的数据,非常阴森。

“啊!!!!鬼啊!!!”小力尖叫。

安夏无语,转头看着张老师:“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学生?”

雨慢慢停了,从食堂里出来的领导们看到有几个人从学校的方向走过来。

村长当时脸“唰”变白了,他看着安夏笑着走过来,对他们说:“雨终于停了,刚才下得像倒下来一样。”

“是啊是啊……还好就下会儿,不然路就不好走了。”村长干笑着,搭了几句话。

一位省台记者问:“安总刚才去哪了?我们还想出去找你呢。”

“哦,我去这位小张家了,刚好看到这几个孩子在他家做作业,正好聊聊天。”

村长此时满脸疑惑,不过当着众人的面,也只能陪着笑脸,什么都不说。

“走啦,再见。”

贵宾们坐着客车离开了。

在车上,安夏问起县干部:“这个村的老师也太少了,一个人管整个学校,什么都教,怎么管得过来?”

“哎,本来应该不止一个的。刚才跟你一起过来的小张,就是村长的儿子,哎,本来是可以的,唉……”

小张是村长的儿子,曾经非常有希望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1984年参加了高考,为了凑学费,他跟着同村的人南下打工。

结果才了几天,他们厂子附近发生了大乱斗。

“他们这个村子,自古就逞强好斗,他就觉得替兄弟出头是正常的,所以他就去了。结果,那回出了人命,他就被关起来了。”

安夏睁大眼睛:“他手上有人命?!”

“那倒不是,但是那会儿严打嘛,你知道的……稍微沾点边的都不放过。他们参加的人一个没跑,统统三年起步。

可惜啊,宣判结果下来的时候,他的成绩也下来了,本来他考上了……有案底的人,连教师编制也不能考……现在放出来,也只能在村子里干点农活,哎,他这一辈子算毁了。”

安夏看着窗外连绵的田地,她想起曾经看过一篇社论,关于研究罪犯背景的意义。

“不是为了让他们在世人面前卖惨,而是分析统计原生家庭对人未来行为逻辑的影响,比如缺乏教育、极度贫困等等……”

当时这个社论出来的时候,吵翻了天,许多人不认同,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钱人犯法的更多。

社论作者拿出调查数据,受过高等教育的有钱人主要分布在职务犯罪、金融犯罪。

恶性暴力案件的主要构成确实与他所说的一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xx贪腐落马”“xx挪用银行一亿”,远不及“最近好多人晚上下班路上被抢劫”更吓人。

不管怎么样,安夏希望教育能让他们富起来。

富起来,就是穿上了鞋。

光脚的才不怕穿鞋的。

她扶着手里的那把伞,又想起另一句:“我读书,是为了能跟傻子心平气和的说话。我练武,是为了让傻子心平和气的跟我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