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256章 研制蒸汽船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随着蒸汽机的发展,蒸汽机开始在各行各业推广应用起来,广泛应用到纺织工业、军工、面粉厂、木材厂、水泥厂、采矿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了。

国内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国内的优势产品纺织品、自行车、玻璃镜、香皂、保温瓶、瓷器、茶叶等商品行销海外。

从海外购回大量的矿产、橡胶、木材等国内急需的原材料,以及一些农产品和热带水果。

随着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商品运输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起来。

李向东决定把蒸汽船和蒸汽火车的研究工作提上日程,于是他把叶康豪找了过来。

“最近你们蒸汽机研究所在研究什么项目?”李向东看似随意地问道。

“老样子,一直在努力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减小蒸汽机的体积和重量。”叶康豪有些心不在焉地说道,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上,他想尽快回到实验室,试验新的方案是否可行。

“你有没有想过用蒸汽机驱动船只。”李向东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用蒸汽机驱动船只?船只不是用风力驱动的吗?”叶康豪先是疑惑,继而则是眼睛一亮,“对啊!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在无风的情况下也能行船了,只要燃料充足,船只就可以一直行驶下去。”

“陛下,您应该是有大致方案了吧!”叶康豪顿时对蒸汽船感兴趣起来,一脸殷切地看向李向东。

他不怀疑李向东提出的蒸汽船能不能实现,因为以往李向东每次提出一个新的设想,总是能引起一次大的革新,甚至是出现划时代的发明。

“嗯,具体方案暂时没有,只是有这么一个设想,具体实现还是靠你们了,这样吧,你们先设计几套方案出来,我给你们提提意见。”李向东其实对于机械装置也不是很精通,根本没能力提出具体的方案,也只是能提出一个设想而已。

“是”

过了几天叶康豪拿出了几套蒸汽船的设计方案过来,给李向东过目。

李向东对于蒸汽机研究所的效率还是很满意,才几天时间就设计好了好几套方案出来。

他拿起几份草图认真看起来。

设计方案中船体的设计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找一艘帆船的船体来改装,大同小异,就是蒸汽船的推进装置的设计方案各有不同,五花八门。

李向东看完几套设计方案之后,拿着其中一份方案说道:“这两份仿船桨和仿船橹方案,设计太过复杂,不宜实现,最好不要采用这样的方式。”

“我也觉得这样的传动装置不好实现。”叶康豪赞同道。

“陛下,您看下这一份怎么样。”叶康豪从图纸中选出一份他比较认可的设计图纸,递给李向东。

李向东接过图纸,这份设计方案是在船舱左右两侧采用类似于水车的明轮作为推进装置,跟历史上初期的蒸汽轮船的设计很像。

早期的蒸汽船就是采用明轮推进装置,并以此命名为轮船。

“这个还可以,没有过于复杂的传动装置,比较容易实现。”李向东点点头,这份设计还过得去,跟早期的轮船设计不谋而合。

“我也觉得这个设计不错,那就按这个设计试制吧!”叶康豪建议道。

“不过我有更好的推进装置。”李向东说道。

“什么样的推进装置”叶康豪好奇地问道。

“你玩过竹蜻蜓吗?”李向东没有回答,反问道。

“竹蜻蜓?玩过啊!小时候我们还自己亲手制作过呢,互相比赛谁的飞得更高。”叶康豪回想起了小时候玩竹蜻蜓的场景,一脸兴奋地说道。

“您的意思是...”叶康豪突然想到了什么,“把竹蜻蜓的原理应用到蒸汽船上?”。

“对,制作一个类似于竹蜻蜓的装置,安装在船尾。”李向东点头说道。

“这个能行吗?”叶康豪还有些疑虑。

“当然可以了。跟明轮驱动相比,竹蜻蜓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传动装置简单。”李向东肯定地说道。

历史上早期的蒸汽船,一般采用类似于水车的明轮作为推进装置,所以一般称呼为蒸汽轮船。

但明轮驱动的效率不是很好,而且也体积也太过庞大,到了后期一般都采用螺旋桨作为推进方式,并一直沿用到现代。相较而言螺旋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传动简单的优点。

“那我们马上回去尝试用竹蜻蜓作为推进装置。”叶康豪虽然不是很看好,但还是选择相信李向东的话,因为很多次都证明,李向东建议才是最优方案。

“至于这个竹蜻蜓到底是采用三桨叶、四桨叶,还是五桨叶靠你们自己去做试验总结了。”李向东想了一下说道。

“是”

又过了几天,叶康豪又拿来几份修改的设计方案让李向东把关。

李向东看到新的蒸汽船的设计方案,都是采用螺旋桨推进方式的方案,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让叶康豪按这样的方案去试制蒸汽船。

李向东蒸汽火车研制工作,他打算在蒸汽船试制成功后,积累了一定经验,再开始着手研制。

主要是蒸汽火车原理更复杂,研制难度更大,而且还要修建专用的铁轨,没有雄厚的财力根本无法修建铁路。

------

与此同时,机械研究所传来好消息,畜力收割机和畜力插秧机研制成功。

李向东听到这好消息,马上带领一众文武大臣,现场观看畜力收割机和畜力插秧机的试用情况。

如果说蒸汽机的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那畜力收割机和畜力插秧机的应用,是农业革命的前奏。

畜力收割机和插秧机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意味着粮食产量将会大幅增长,可以养活更多的职业军队,不用再担心粮草补给供应不上了。

一行人来到稻田边,看到有一个半人高,带有两个轮子的方形“牛车”,“牛车”的左侧是凸出来一排刀刃和卷扬机,机器的前部套在一头水牛背上。

“这就是畜力收割机?”叶康杰好奇地打量着眼前古怪的机器。

“听说这玩意可以自动收割水稻?”梁仁新凑上来好奇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