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明末义军观众席上的黄忠》

第257章 试用收割机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开始吧!”李向东满怀期待地说道。

“是”,机械研究负责人罗新宇深吸了一口气,舒缓了一下紧张的心情,坐上了畜力收割机的座位上,用牵牛绳轻轻地鞭打了一下牛背,嘴里还发出驱赶耕牛的指令。

耕牛接收到前进的指令,拉着畜力收割机缓慢地向前移动。

收割机左侧的卷扬机开始旋转起来,左侧底部的刀刃切割着水稻,并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稻茬切口光滑而平整,被切断的水稻被卷入机器内部,不一会,一捆水稻从收割机的右侧“吐”了出来。

“哎呀!还真的可以收割水稻!”

“太神奇了!”

围观人群顿时轰动起来。

畜力收割机有条不紊地在稻田里行进,发出有节奏的“咔嚓”声,所到之处,都留下一茬茬切口光滑的稻茬,并不时地“吐”一捆捆水稻。

不一会畜力收割机就收割完了一排水稻。

罗新宇又驱赶着耕牛回到起点一侧,继续新的一排收割。

很快,一块面积不大的稻田就完成了收割。

“嘶,这速度也太快了吧!像这样大小的稻田,三个人也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收割完成,这个机器才这么点工夫就完成了。”沈子衡震惊地说道。

他小时候也经常帮家里干农活,知道收割是一件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是农家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这个收割机简直是神了!”马天佑发出一声惊呼。

“有了这个收割机,一户人家可以多耕种好几倍的田地。以后粮食不愁了。”叶康杰感慨道。

“这只是农业机械化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农业机械发明出来。以后一户人家可以耕种几百甚至上千田地,到那个时候,国家只需要一部分人种地,就能够供应整个国家。”李向东又开始为众人描绘美好的未来。

要知道在后世一些发达国家,1个农民就可以养活一两百人,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威力。

众人对于李向东的预言都深信不疑,因为李向东每次画的的大饼或是吹的牛大多都实现了。

“哎呀,粮食多了会不会造成粮贱伤农啊?多出来的人那不是无事可做?”沈子衡有些担忧地说道。

“老沈,这个不用担心,当时机织布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也担心过织妇无事可做,生产出来的布匹太多用不完,现在看来是杞人忧天了。”梁仁新安慰道。

“是啊,自从机织布出来后,布匹价格虽然暴跌,织妇去工坊上班薪俸反而增加了,老百姓也能经常穿新衣裳了。”马天佑赞成道。

“以后种粮食不需要这么多人,多出来的人可以去工坊做事嘛,工坊现在非常缺人。”叶康杰深有感触地说道。

“粮食多了,可以供应更多的职业军人,保境安民。”方鹏飞也赞成道。

“说得也是,是我杞人忧天了。唉,时代在变,看来我跟不上时代了。”沈子衡讪讪地说道。

李向东不由地感慨,这帮人的思想有进步啊!

不像以前水力织布机刚出来那会,都在担忧布匹价格太便宜损害织妇的利益,现在都尝到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甜头,再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对新事物的抵触情绪。

“咳咳”李向东清了清嗓子。

众人都停下了话语纷纷看向李向东,知道李向东要做总结性发言了。

“织布机械化以后,布匹供应增加,价格变得便宜起来,大多数人实现了穿衣自由。以后实现农业机械化,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老百姓以后将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甚至还可以实现粮食自由,一天吃三次饭。”

“一个家庭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越低,说明生活越富裕,如果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以后老百姓家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例会不断降低,实现吃饭自由。”

(注: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也就是后世经济学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一个国家越富裕,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小,反之则比例越大。)

“从国家层面来说,如果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以后一个人种田就可以养活10个人,甚至上百个人,多出来人也不用担心没有事情可做,可以从事其他行业。到时候可以有更多人出来当工匠、先生、大夫、军人等等职业。”

李向东侃侃而谈,为众人描绘的美好未来。

众人听了兴奋不已,并开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也深信不疑。

接着众人又去观看了畜力插秧机的演示。

有了畜力收割机作为铺垫,众人虽然对于插秧机的表现虽然也很惊艳,但已经没有那么震惊了。

“这畜力收割机和插秧机,价格是多少?”叶康杰问道。

“参照自行车的价格,大规模生产以后一台收割机售价估计是28两白银,插秧机估计是23两白银。”罗新宇想了一下说道。

“这个价格不便宜啊!老百姓恐怕一时难以接受。”叶康杰遗憾地说道。

“机械公司将会在全国各地建立农业机械推广点,各级官府要全力配合推广。”李向东叮嘱道。

“是,我会正式下文,让各级官府全力配合农业机械的推广。”叶康杰连忙点头说道。

“这样还不行,把推广农业机械的工作,作为各级官员的一项评级指标。让工部制定详细的推广计划,例如:让国营钱庄设立专项,为购买农业机械的老百姓提供无息贷款。”李向东想了想补充道。

“是”叶康杰连忙点头说道。

------

陕西省山阳县知县陆贞收到了一份上级下发的一份公文,他注意到这份公文是工部和吏部联合下发的一份公文,主要内容是让各级官员积极配合农业机械公司的推广,在辖区内推广畜力收割机和插秧机的应用。

“什么时候工部和吏部也参与到商人的经营了,这家农业机械公司能量还真是大,竟然能让工部和吏部联合下发公文配合他们卖东西?”陆贞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正想把公文直接对给工房司吏,由工房全权负责,但他突然瞥见公文最后一行,写着各县的推广率将直接列入各级官员的评级指标,马上重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