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二回 玉皇大帝统三界 惩恶扬善定律章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话接上回说。

田天相走后不久,阎罗王也向玉皇大帝呈递了阴界的官位设置、官级划分;各职务人员配置等内容的奏章。道:“启禀大帝,卑职已选荒凉之地酆都,为阴界城府所在之地。卑职乞大帝,旨命建造郎尽快建造阴司。卑职已撰拟好阴界设置,一并呈禀于大帝,请大帝审视。”

玉皇大帝接过阎罗王呈递上来的奏章打开来看。

阎罗王唯恐玉皇大帝看不明白,便对所呈奏章解释道:“启禀大帝,卑职将阴界之众划分为九级,并拟定了各级所司职责。将阴魂划分为三级一十八等,对每一级阴魂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玉皇大帝边听边点头,并看奏章,只见上面写到:

呈请大帝阅示:

阴界人众分为九级:

第一级为王

第二级为佐

第三级为判官

第四级为刑官

第五级为狱官

第六级为文簿

第七级为狱卒

第八级为捕卒

第九级为杂役

玉皇大帝看了,翻过这张奏章,见下一张上写的是各堂、各殿、各狱等设置,未仔细看,又翻到下一张。只见这张上写到:

阴魂分三级,每级又分多等。具体如下:

第一级:大德级

又分三等:

第一等为大忠

第二等为大贤

第三等为大孝

第二级:平常级

又分六等:

第一等为忠

第二等为贤

第三等为孝

第四等为义

第五等为睦

第六等为不逆、不恶、不奸、不淫、不盗

第三级:恶级

又分九等:

第一等为大逆

第二等为大奸

第三等为大恶

第四等为淫

第五等为盗

第六等为娼

第七等为不忠

第八等为不孝

第九等为不义

第一级:大德级。不入狱牢。在酆都城内自由活动。阳界供奉全部归其使用。供奉少者,可得到阴界补济。

第二级:平常级。不入狱牢。在酆都城内可按要求活动。阳界供奉全部归其使用。

第三级:恶级。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自由。阳界供奉全部被剥夺。根据不同的罪恶,打入相应的地狱层里,并接受相应的刑罚惩处。

再翻到下一张,又见奏章上写到:

阴界刑类,共分一十八种。根据不同罪行,行不同刑,并可多刑并施。其具体刑类如下:

第一种:斩首

第二种:斩腰

第三种:铡首

第四种:铡腰

第五种:剜心

第六种:剜眼

第七种:剖腹

……

玉皇大帝看到这,觉得有些瘆得慌,赶忙翻了过去,看下一张。只见这张上写到:

阴界地狱共分一十八层。具体设置如下:

第一层:站狱。只能站着,蹲、躺不下。

第二层:蹲狱。只能蹲着,不能躺或站

第三层:犬狱。非站非蹲。

第四层:吊狱。捆绑双手,悬吊起来。

第五层:缢狱。套住脖颈,悬吊起来,但不缢死。

第六层:刺足狱。站在钉板之上。

……

玉皇大帝不忍再往下看,赶忙将奏章合起来,交还给阎罗王。道:“朕无异议,准奏。你可到阳界女娲处取泥人,按编制职位,委任去吧。”

阎罗王领了玉皇大帝旨意,照办去了。至此,阴界已设置齐全,只等建造郎为阴界建造城府、宫殿、狱牢等设施了。

再说阳界,女娲虽然捏了许多小泥人,但被田天相、阎罗王取了许多去,而且他们尽捡好的拿,剩下的不但不多了,而且还有不少是捏得不规整的,或是残缺的。女娲心里甚是不悦,但又毫无办法,只好又静下心来,继续捏小泥人。又捏了许久许久。天界、阴界也都拿完了。女娲看看剩下的好多泥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恰又因捏泥人捏得疲乏、心烦,手中那块泥,刚被团成个蛋,就不想捏了,不耐烦地将他随手扔在地上。拿了几个小泥人,摆到一边,对他们道:“你们几个就当个头,带着这些小人走吧。”

女娲言罢,所有小泥人都一个个变成了真人。那几个被女娲赐为“头”的泥人,各带了一些人,走了。

女娲歇息了些时间,心也静了下来,觉得有元始天尊的旨意,不捏泥人还是不行。于是,又坐下来,开始捏小泥人。

女娲捡起扔在地上的那个泥团,要将他再捏成泥人。可是,由于放置的时间长了,那泥团已经快干了。女娲见这块泥团已不能再捏泥人,也只好作罢,随手将它掷了出去。这块泥团正好落在一片水中的一个砂砾碎石堆上。没想到,这块泥团,后来竟演化成了一只本领了不得的猴子。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女娲挖了跟前的泥土,继续捏起泥人来。

且说被女娲灵化了的那些阳界人,由于没有指派出一个最高的首领,而是几个同位分的首领,各自带了自己的一伙人,组成一个部落。各个部落间,或因地盘,或因食物等等,经常发生矛盾。几个首领,各不服气,互不相让,各自带着自己部落的人,与其他部落相互打斗,你挣我抢,无休无止。从此,阳界里就再没有太平过。

女娲见了阳界纷乱状况,既后悔又气愤。劝之他们又不听,杀之自己又于心不忍,万般无奈,只好随他们去了。

女娲虽不能止阳界人的纷乱,但经过这件事,她还是吸取了教训,那些已经捏好的,但还没有释放出去的小泥人,便不敢再释放了,将他们装入箱子里,封上箱盖,生怕他们会跑出来,到了阳界,再添纷乱。

女娲来到九十九重天上,元始天尊的辟天殿前。见元始天尊的两个童子开天和辟地正在殿外玩耍,便向他们施礼道:“二位兄长,女娲前来拜见元始天尊,劳烦通禀一声。”因元始天尊的两位仙童成身都在女娲之前,故而,女娲长称他们为兄。

开天道:“女娲天尊稍等,开天这就进去通禀。”说完,向辟天殿里走去。不一会,开天出来了,对女娲道:“女娲天尊,师尊请你进去。”

女娲随开天进了辟天殿。只见这殿院宽阔,院内有山有水,树木参天。通道尽头,是九间正殿。这正殿,屹立于九十九级白玉台阶之上:龙柱支梁,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椽头彩绘卍字,字字鲜艳;顶盖金色琉璃瓦,瓦瓦生辉。两侧各五间配殿,虽比正殿矮小了许多,但也不失气派。

进了大殿,但见五间大殿连通。元始天尊坐在九十九层莲台之上,身放万万千千道九彩光芒。女娲诚惶诚恐,伏地叩头,道:“启禀天尊,女娲造了许多阳界之人,而这些人,却为一已之利,勾心斗角,或尔虞我诈;或武力相加,互相残杀,伤人害命。完全违背了女娲造他们的初衷,又不服女娲管束。女娲造了大孽,请天尊治罪。”

元始天尊道:“女娲平身。阳界之人,人心趋利,乃为其本质。此非你之过错,勿需自责,就让他们争斗去吧。你就不要再捏泥人了,辞了阳界,来天界里居住。每日里饮茶赏花,不想那烦恼之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岂不快哉?”

女娲得了元始天尊恩准,便留在了天界,不再过问阳界之事。

元始天尊见把女娲召回,阳界没了赐封之人,便唤来太白金星,对他道:“太白,现阳界纷乱,无人管束。你可速速拟定阳界之规则,呈于玉皇,颁诏下去,约束他们,免得扰了天界。”

太白金星领了旨意,不敢怠慢,回到启明殿,抓紧撰拟阳界规则。不多日,太白金星拟好了阳界规则,来到九十一重天上,灵霄殿里,将阳界规则呈禀于玉皇大帝。道:“拜见大帝,太白遵照元始天尊旨意,已将阳界规则撰拟完毕,呈请大帝审视。”

玉皇大帝接过奏章,见上面赫然写到:

尊请大帝视阅:

有曰:无有规矩,不可以成方圆;无有规则,不足以成体统。盖阳界之纷乱,皆为无规可循,无章可依。今遵旨意,制定阳界规则三章。

第一章:阳界之人等级之划分:

阳界之人,分为三级,每级又分九等。共三级,二十七等。按等级管理,有提纲挈领,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级:为官宦之人

第一等为王

第二等为相

第三等为侯

第四等为卿

第五等为郎

第六等为尉

第七等为尹

第八等为府

第九等为令

第二级:为平民之人

第一等为员外

第二等为郎中

第三等为先生

第四等为学子

第五等为农

第六等为牧

第七等为工

第八等为商

第九等为游子

第三级:为下贱之人

第一等为丐

第二等为佣

第三等为说技

第四等为耍艺

第五等为阉工

第六等为宰杀

第七等为祭祀

第八等为歌艺

第九等为妓

第二章:阳界之礼常

……

玉皇大帝见后面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张奏章,一时也看不过来。又想:阳界之事与我又有多大关系?无需这么认真。于是未再往下看,便对太白金星道:“爱卿所奏极是贴切。既有元始天尊旨意,朕更无异议,按此颁布阳界便是。”说完,提了朱笔,在奏章后作了朱批,将奏章交还于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奉旨,到阳界颁布去了。

太白金星对阳界撰拟的三章规则,除了第一章的等级划分和第二章的阳界礼常,得到了阳界首领们的认可和执行外,第三章关于阳界首领的权利、地域划分以及食物的分配等规则,统统都没有被阳界首领认可和执行。阳界依然是纷争不断。然而,这“约法三章”一词却留传了下来。阳界人每每订立君子协定时,总是以“约法三章”为口头禅,以示公平、公正、互不侵犯。

至此,天、阳、阴三界,只差历法没有制定出来了。

智慧金星自奉了元始天尊旨意,便在智慧殿里潜心编撰文字、法历。文字依据现天界使用的,又扩展了许多,很快就编撰完成了。只是法历牵涉到时间,而那时间则是太白金星制定的。所以,没有太白金星的协助,法历编撰就有困难。于是,智慧金星便着童子去请太白金星。

不多会,太白金星到来智慧殿,智慧金星热情迎接,道:“贤第,愚兄编撰法历,需要时间,故请贤弟来。请贤弟将对时间的编制告知愚兄。”因智慧金星成身在前,故而智慧金星称太白金星为弟。

太白金星道:“兄长,关于这时间的编制,请兄长听我细细说来……”太白金星便详细说起时间的编制来,道:“这时间的确定,必须依靠这‘日’。因为他是元始天尊亲赐,人们也都能看得见,其他的东西则是不成。因而,将这‘日’每绕三界转一圈,定为一日。这是划分时间的最基本单位。其他时间地制定都以此为基础,去演化……”

智慧金星听了不住地点头。

太白金星继续道:“一日有明暗之分,明时就称‘昼’,因为这时三界都能看见日,这个字正好‘日’在中间,故而取他。暗时则称‘夜’,因为这时并非伸手不见五指,也能看见一点东西,所以取了这上边有一‘点’的字。将一日再细分为十二个时辰。日值正中时,正照于我们处,即‘吾’。则谐音为‘午’,故而取名为‘午’时。‘日’在我们背后之时,正照下界子民,因而取其‘子’字,称为‘子’时。由子时向午时方向,分别取一个字代表一个时辰。则将一日分成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再分为四个刻……月亮每圆一次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炎为夏,寒为冬,花为春,实为秋……”

智慧金星听了,问道:“那天、阳、阴三界的计时都是如此?”

太白金星道:“兄长,日是绕着三界转的,时间计法当然是相同了。”

智慧金星若有所思的道:“贤弟,若是这样,那天界不就与阴阳两界一样了吗?这样怎能体现出天界的优越来?这不符合元始天尊的旨意。”

太白金星道:“兄长,元始天尊旨意如何?”

智慧金星道:“贤弟,元始天尊旨意是:天界一日,要抵那阴阳两界一年。这样才能体现出天界的优越来。”

太白金星为难地道:“兄长,那日绕着三界转,绕一圈,都同样照一次,又如何能一日抵他一年?”

智慧金星道:“贤弟,这也不难,你只需让日在天界跑得慢些就是。”

太白金星无可奈何地道:“兄长,那‘日’是元始天尊赐定的,我如何能动得?”

智慧金星又道:“贤弟,那就让日的光透过天界时跑得慢些,就说在路上耽搁了,如何?”

太白金星听了,仍是为难,摇着头道:“兄长,这恐也解释不清楚啊。”

智慧金星宽慰道:“贤弟,这混沌宇宙,本来就解释不清楚,你又何必这么较真呢?!”

太白金星虽然心不情愿,但也不敢违背元始天尊旨意,只好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太白金星又将天界时间与阴阳两界的时间对比作了修改:天界一日,为阴、阳两界一年。

太白金星将三界时间设置、划分等写成奏章,呈报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视阅后准奏。太白金星便颁告三界,统一施行了这时间。

智慧金星编撰完文字、法历,写成奏章,来到灵霄殿,呈报给玉皇大帝,道:“启禀大帝,智慧已将文字、法历编撰完毕,恭请大帝阅示。”

玉皇大帝接过奏章,只见上面赫然写到:

呈请大帝视阅:

元始天尊,开天辟地。朗朗乾坤,恢宏已极。三界三生,大帝一统。大帝称朕,百仙称臣。三界四方,俯首听聆。君臣纲常,不得有枉。君命至上,百仙不违。法规戒律,时时遵章。逆律违戒,定惩不怠……

玉皇大帝看到这心里十分高兴,继续往下看。又见下面写到:

兹定天律九章,戒律九条,惩罚一十八条。

天律九章如下:

第一章:大帝至上,唯命是从。

第二章:下服上命,从命从令。

第三章:不贪不婪,洁身自好。

第四章:不奢不侈,清廉寡欲。

第五章:不淫不娼,遵律守戒。

第六章:用权公明,不谋己利。

第七章:广施慈爱,惠泽众生。

第八章:尽职尽责,不枉尊奉。

第九章:和睦相处,敬孝尊长。

戒律九条如下:

第一条:戒贪

第二条:戒盗

第三条:戒诳

第四条;戒谬

第五条;戒骄

第六条:戒淫

第七条:戒侈

第八条:戒荤

第九条:戒惰

惩罚一十八条如下:

第一条:斩首

第二条:斩腰

第三条:吊刑

……

玉皇大帝看到这,觉得瘆人,赶忙翻过去,看后面的历法。

玉皇大帝看完奏章,对智慧金星道:“智慧爱卿,其他的朕无异议,但这戒律,朕要补充一点。”

智慧金星道:“臣请陛下明示。”

玉皇大帝道:“元始天尊开天辟地,我等均初为人身,恐心思各异。又初有女身,恐生□□。因而,朕以为,这戒律,第一条便应是戒“淫”。唯有如此,才能约束众仙之身,免生祸乱。爱卿以为如何?”

智慧金星连连称“是”。于是,取回奏章,赶忙回到智慧殿,将“淫”设为第一戒律。修改好了,复又来到灵宵殿呈上。玉

皇大帝阅后,大加赞赏,道:“我天界从此将有法可依也。”并旨命智慧金星道:“爱卿即可颁诏三界,使其晓之,依律执行。”

智慧金星依旨颁告天、阳、阴三界去了。

至此,三界中有了法典。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恶必惩,有惩必严。尤其是天界,众仙众神,遵律行事,不敢有半点违犯。

再说建造郎带领天兵天将,建殿筑宫,不敢有丝毫怠慢,众天将天兵干得热火朝天。不多年,天界里,各殿、各府、各宫、各园,已建造齐全。宫殿之宏伟,建造之精美,无以伦比。

阴司酆都城以及各狱牢等设施,也建造齐备,并已交付阎罗王。

这正是:天界宫殿美轮奂,地狱刑牢十八般。只因生前善与恶,死后却是两重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