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三回 女娲慈心系阳界 元君泰山封真神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话说女娲,在天界居住了千万年。每日里除了饮茶,便是赏花。偶而也到三位金星处走动。但时日长了,便觉得很是无聊。

女娲在阳界捏泥人时,因捏得辛苦,那时也向往天界里悠闲自得的生活。可现在,有了这种生活,却又觉得闲的慌。女娲心想:在阳界时,每日捏泥人,虽然很辛苦,但过的却很充实,哪象现在?整日里无所事事。女娲又见阳界里打斗不止,百姓涂炭,只觉得自己有愧于阳界之人。心想:阳界人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却在这天界里,整日饮茶赏花,游手好闲,于心何忍?如此一想,便想再回阳界,为那些受苦受难之人消除一点灾难,解除一些痛苦,以求心灵慰藉。

一日,女娲来到九十九重天上,元始天尊的辟天殿里,向元始天尊叩拜道:“启禀天尊,女娲奉天尊之命,在这天界里住了有千万年,自是清闲。但眼见那阳界,纷争不断,民不聊生,百姓涂炭,女娲于心不安。女娲恳请天尊,恩准女娲重返阳界。”

元始天尊听了不无担忧地道:“阳界祸乱迭生,虽与你有关,但也不能完全怪你。多因那阳界人贪婪本性所致。阳界人重利忘义,贪得无厌,为己目的,不择手段。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以你一己之力,已难换回阳界局面。明知不可为,何苦而为之?岂不是自找烦恼?”

女娲道:“启禀天尊。女娲重返阳界,并非要扭转乾坤,平定纷争,还阳界于大同。而是要尽自己慈悲之心,微薄之力,为阳界苦难之人,消减些灾难而已。”

元始天尊道:“你有此慈悲之心,本尊甚是欣慰。然那阳界人积恶积怨已久,一时难于感化消融。你只可慢慢予以善导,不可武力干涉阳界朝政,以免引起更大纷争,影响了天界安定。”

女娲道:“女娲谨遵天尊旨意。女娲重返阳界,只为那些受苦受难之人消灾赐福,绝不干涉阳界朝政,绝不伤生。”

元始天尊听了,欣然地道:“若此所为,本尊便放心了。你也不必过分自责,去求个心安便了。”转而又道:“阳界纷争,已遍布乾坤,少有安静之处。你可找玉皇,让他辟你一静怡之地,免得歹人打扰,坏了你心情。”

女娲听到元始天尊已恩准她重返阳界,并对她如此关怀,万分感恩,赶忙又伏身叩拜,道:“女娲叩谢天尊隆恩,女娲定不负天尊教诲。”

女娲叩别了元始天尊,出了辟天殿,径直来到九十一重天上,灵霄殿前,让护殿的大力神禀报玉皇大帝。大力神见是女娲天尊,不敢怠慢,赶忙跑进灵霄殿向玉皇大帝禀报去了。不一会,大力神便从灵霄殿里走出来,对女娲道:“女娲天尊有请,陛下正等候您。”

女娲走进灵霄殿,就见玉皇大帝已走下龙踏迎了过来。女娲忙施礼拜见,道:“女娲拜见陛下。”

玉皇大帝赶忙搀住女娲,道:“御妹免礼。”又亲切地道:“御妹快快请进。”

女娲又施礼道:“谢陛下。”然后跟随玉皇大帝往殿里走。

玉皇大帝边引领女娲向大殿上走边道:“御妹,元始天尊开天辟地,造你我等八人 ,我们便似一母所生,如同亲兄妹。御妹要来,只管来便是,何需再作通报?繁琐了这礼节?若如此,岂不是失了兄妹情分?显得生疏了?”

女娲道:“回禀陛下,即便一母所生,职位不同,亦要尊卑分明……”说话间,已走到龙踏前,女娲止住脚步。

玉皇大帝扭头见了,笑道:“御妹不必这样拘泥,请龙踏上就座无妨。”

女娲道:“回禀陛下,君臣之纲常,不能因亲情而枉费。若如此,他人效之,岂不乱了纲常?阳界之前车,不可不鉴。”

玉皇大帝听了,由衷地赞叹道:“御妹说的极是……”然后对御侍道:“给女娲天尊摆座。”

御侍道声“遵命”,赶忙搬来一个蒲团,放在龙踏前左侧。

玉皇大帝示意道:“御妹请坐。”言罢,自己走到龙椅前坐下。

女娲道:“谢陛下。”然后在蒲团上坐了下来。

御侍又搬来几案放在女娲面前。金枝捧上茶来,放于几案上。

玉皇大帝示意女娲用茶,道:“御妹请用茶。这是上好的碧螺春,前些天刚刚采摘的。”

女娲端起茶盏,轻轻地呷了一口,含在口内,仔细品味了,慢慢咽下。片刻,赞赏道:“好茶,果真天界里养出的茶与阳界里不同。”

玉皇大帝道:“有何不同?”

女娲道:“此茶清新爽口,入口绵润,咽之微甘。全不似阳界那茶,有浑浊之气。确是好茶。”女娲不禁再次赞赏。

玉皇大帝道:“御妹茶道精深,又如此喜爱此茶,一会让内侍府送与御妹些就是。”

女娲也不推辞,顺水推舟,道:“恭敬不如从命。陛下如此垂爱,女娲怎敢拒绝?女娲先谢过陛下。”

玉皇大帝道:“御妹不必客气。”转而又道:“御妹今日来殿,有何事要告之与兄?”

女娲抱歉地道;“陛下见谅,女娲只顾品茶,却把来意忘了。”

玉皇大帝道;“御妹何事?直说无妨。”

女娲道:“启禀陛下,女娲自阳界来天宫也有千万年之久,这期间,承蒙天尊与陛下关怀,自是无忧无虑。但女娲眼见那阳界混乱,与本人又难逃干系,不忍再养尊处优。女娲已奏禀了天尊,将要回阳界去,愿为那些受苦受难之人,解除痛苦一二。天尊命女娲来向陛下祈一处田地,以期安身。”

玉皇大帝听了,很是惊讶,道;“天尊开天辟地,造你我等人,你我等便亲如兄妹。你我八人,又唯御妹为女身,阳界又混乱不堪,御妹去了,怎能不让为兄担心?还请御妹三思,留居这天宫里安享生活才好。”

女娲诚恳地道;“陛下心意,女娲承领。但那阳界混乱,万民涂炭,苦不堪言,女娲怎好在这天宫里坐享清福?女娲心意已决,请陛下辟女娲薄地一处,观那阳界沧桑,或许能为那些受苦受难之人,出些绵薄之力,也赎了我罪孽。”

玉皇大帝见女娲说的坚决,自知再劝也无济于事,只好道:“御妹,阳界之地,唯有山川秀美。而那万千山川,唯有五岳最佳。而这五岳,或为秀丽,或为雄伟,或为险峻,各具千秋……”玉皇大帝说着,从龙椅上站起来,边踱着步向女娲走来,边继续道:“唯这东岳泰山,集众岳之长于一身,又居五岳东首,傍依东海,东海之气,沐浴山川。小溪如织,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莺歌燕舞。飞瀑挂壁,水雾升腾,声如雷鸣,气势如虹。黑虎神潭,青黛如镜;长寿桥下,锦鲤窜跃……”

女娲听了笑道:“陛下。今日一提阳界,陛下好似来了诗兴。将那泰山夸得如此之美,令女娲艳羡不已,心驰神往。那泰山果真有如此美丽?”

玉皇大帝道:“御妹,那泰山之美还在后头,你且听为兄讲。”玉皇大帝兴致盎然,踱着步,手舞足蹈地道:“登极一望,东海咫尺:或碧波万顷,或波涛汹涌;可得阳界第一束晨曦,可沐东海第一缕紫气。日出之前:云雾缭绕,翻卷沸腾;万山尽没,唯有山顶,突兀云上。南天门耸立,天街绵延;游者其上,仙人一般。日出之时:火轮跃海,东边天际,如火如焰;万道霞光,辐射四方,美轮美奂。日暮之际:夕阳隐山,晚霞映天,云如赤焰;百岭犬牙,峰峦尽染。如梦似幻,不差天宫。实可谓人间天堂也……”

女娲听得如痴如醉,待玉皇大帝话语停了片刻,才回过神来,将信将疑的道:“泰山这般美丽,陛下是如何知晓的?”

玉皇大帝道:“御妹有所不知,当年建造郎建造天宫,冥思苦想,不得图样。忽一日,看见泰山,欣喜不已,便仿了泰山形制,建了天宫。”

女娲恍然大悟的道:“原来如此呀!”

玉皇大帝得意的道:“御妹,不瞒你说,当年为兄听说此事,也是将信将疑,还亲自去察看了一番,果然不虚。那泰山之美,比为兄刚才讲的还美十分,是为兄口拙嘴笨,没能将他之美讲清讲全。为兄见有如此美丽之处,难舍难弃,便命建造郎在那泰山之巅,为朕建了一处行宫。御妹若是愿意,为兄便在行宫相邻处,辟一方宝地,建一座殿宇,御妹住去便是。”

女娲道:“听了陛下如此一说,女娲哪还有不依之理?女娲烦请陛下,命建造郎建一茅舍便可。”

玉皇大帝召来建造郎,对他道:“郑爱卿,你等速去阳界东首,东海之滨的泰山之巅,朕的行宫之邻,为女娲天尊建造一殿宇,不得有误。”

建造郎领了御旨,哪敢怠慢?亲自带领天宫里能工巧匠,来到泰山顶上,在玉皇大帝行宫之西南,地势稍低于玉皇大帝行宫处,开辟了一块风水宝地,兴建殿宇。

不久,殿宇建造完毕,建造郎来到灵霄殿向玉皇大帝复旨,道:“启禀陛下,泰山之巅殿宇已经建造完毕。”

玉皇大帝道:“殿宇位置如何?形制又如何?”

建造郎道:“回禀陛下,殿宇位于陛下行宫西南侧,地势较陛下行宫略低。但是,殿基宽阔平坦,地势北高南低,应风应水,乃风水宝地。大殿坐北面南,正合建制。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大门一座。殿宇气势宏伟,建造精美。阳界王者之宫殿,也难与之相比。”

玉皇大帝听了十分高兴,道:“建造郎辛苦了。但还需你再辛苦一趟。将朕亲书的殿宇匾额悬挂于大殿之上。”

建造郎接过御侍递过来的匾额,小心地拿好了,直奔泰山而去。

玉皇大帝唤来内侍郎,吩咐道:“王爱卿,你去八十一重天上,请女娲天尊及三位金星天尊。”玉皇大帝想请三位金星来,为女娲饯行。

内侍郎道声“遵命”,领命而去。

不多时,女娲来到灵霄殿,向坐在龙椅上的玉皇大帝施礼道:“女娲拜见陛下。”

玉皇大帝忙道:“御妹免礼。” 说着,起身向女娲走过来,边走边道:“御妹,刚才建造郎已来复旨,说泰山之上殿宇已经建好。为兄知那殿宇毗邻东海万顷碧波,早沐晨曦万道霞光,便给赐了名,谓“碧霞祠”,并赐御妹为‘碧霞元君’。不知御妹以为如何?”

女娲道:“感谢陛下恩典,此名甚佳,得合其景,又似我清净之心,甚妙。女娲这便回殿,收拾行李。还望陛下遣几位大力神,将臣的行李送去。”说完,便起身告辞。

玉皇大帝忙阻止道:“御妹莫急,为兄已请三位金星天尊来殿,与御妹一叙。”

玉皇大帝话音刚落,便见太白金星走进殿来,道:“贤妹何事?走得这么急?连我们几个兄长也不辞行?”太白金星来到堂前,又向玉皇大帝施礼道:“太白拜见陛下。”

玉皇大帝道:“太白免礼。”又道:“前些日,御妹奏请了元始天尊,要回阳界仙居,朕便遣建造郎,在泰山之巅,为御妹建造了一处好殿宇。今已竣工,告知御妹,哪想御妹听了,便想立即动身,朕正在挽留。”

太白金星道:“贤妹何必如此心急?去那阳界,也不差这一日两日,你且再住几日,也好让为兄为你饯行。”

女娲道:“我在天宫已住了千万年,时时得兄长们关照,已是感激不尽,哪能再添许多麻烦?女娲眼见阳界里万民涂炭,如坐针毡,恨不得即刻就飞至阳界,为那些百姓救苦解难。”

玉皇大帝道:“御妹,阳界之事,已积久远,非一早一夕,也非你我能解决的。还请御妹静下心来,慢慢处理,莫要急火攻心,伤了身体。”

女娲叹息道:“阳界之人,皆为我所造,虽然他们不听我言,不服我管束,各行其道,致我烦恼,但还是割舍不下。我在阳界居住了千万年,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喜爱上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离开久了,还是惦念。在这天宫里,生活安逸,无忧无虑,不闻厮杀之声,不睹生离死别。虽然耳净心清,但却又生出寂寞来。看来,我已不适合这清净幽雅之处,养尊处优之所,倒是更喜爱那纷乱的阳界,想目睹那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品味那世态炎凉与百味人生。愿为那些受苦受难之人,赐一份福,保一份平安。求个心安理得了。”

这时智慧和北斗两位金星也来到,亦劝女娲再多住些时日。怎奈女娲去意已决,不容改变。玉皇大帝及三位金星也只好依了她,将她送至灵霄殿外。玉皇大帝唤来内侍郎,吩咐道:“你速着四位大力神,去承阳殿,为女娲天尊搬运行李,送至阳界泰山。朕与三位金星天尊随后便到。”

内侍郎领命而去。刚走了两步,又被玉皇大帝叫住,道:“王爱卿,你再着人速去终南山,采棵灵芝来,送与女娲天尊。”

内侍郎应声“是”,匆忙而去。玉皇大帝和三位金星也回了灵宵殿。不多会,内侍郎回来了,他向玉皇大帝禀报道:“启禀陛下,护法神等已在殿外候驾。”

玉皇大帝和三位金星天尊等出了灵霄殿,来到八十一重天上、承阳殿外。见殿门前已堆放了几个大木箱子。又有两个大力神抬着一个大木箱子从里面走出来。大力神刚出殿门,女娲就跟了出来,她身后跟着怡人和怡心两位仙子。女娲见了玉皇大帝,施礼道:“女娲罪过,哪敢劳烦陛下送行?”

玉皇大帝道:“御妹仙居泰山胜境,可不要忘了为兄,还要常来走动才是。”说着让内侍郎将装有灵芝的雕花檀木盒送给女娲,道;“御妹,你辞离天宫,去阳界仙居,为兄无与想送,只好命人从终南山采来灵芝一棵,送与御妹,聊表心意。望御妹切莫嫌弃。”

女娲接过来,感激的道:“谢陛下恩典。终南山灵芝是何等珍贵之物,女娲能得陛下如此垂爱,不胜荣幸。陛下恩德女娲铭记在心。女娲也恳请陛下及三位兄长,能到泰山做客,一叙兄妹情义。”言罢,将檀木盒递给身后的怡人。怡人接过来,视若珍宝,紧紧地抱在怀里。

玉皇大帝道:“那是自然,有御妹在,为兄定当探望。愿御妹在泰山之上,住得安宁、舒心。”

三位金星天尊也连连应诺,并向女娲天尊祝福。

说话间,四个大力神,各驮了一只木箱子,奔南天门而去。玉皇大帝见大力神驮着箱子有些吃力,心想:有何东西?如此沉重?恰此时,又听女娲对大力神叮嘱道:“大力神切小心,万不可碰坏了里面的东西。”玉皇大帝便借此道:“御妹,那泰山之巅,均隶属我天界管辖,所用之物均按例分发,应有尽有,何需这般费力劳神?”

女娲道:“陛下有所不知,我这几箱东西,可是宝贝。不仅阳界没有,就是天界也无。”

玉皇大帝惊讶地道:“果真如此?御妹有如此宝贝,可否让为兄一睹?”

三位金星也道:“御妹也让兄长开开眼界?”

女娲听了,颇有为难之意,心想:若让他们看吧,有显摆之嫌,让元始天尊知道,恐遭斥责;不让他们看吧,恐又遭玉帝猜疑。思量再三,不得已,叫住后面那位大力神,让其将箱子放下,道:“大力神,你将箱子打开,我也展示一下宝贝与你们看。”

大力神放下木箱,打开箱子顶上的一块木板,只见里面用红娟纱盖着。女娲走到箱子前,掀开娟纱,取出一个小红绸布包,一层层打开,现出一个约一拃高的小泥人。这小泥人捏得精致,一脸稚气,喜眉笑眼,十分可爱。众人见了十分纳罕。

女娲手托小泥人,道:“这是元始天尊开天辟地后,命我捏的小泥人,都已经过元始天尊灵化,若在当年,只要我发声,便能衍化成真人。”

众人听了无不惊叹。

女娲又道:“那之初,我本想也将这些泥人释放入阳界,但见阳界已释放的那些人,争斗不断,恐其去了,又添新乱,故而未敢释放,留存至今。女娲虽为阳界人始祖,但却未能管理好阳界,反使阳界人身受涂炭。女娲自觉有愧,但又不能伤及其性命,只能为受苦受难之人赐福,为他们解除些痛苦了。”

玉皇大帝不解地道:“御妹带了他们去,有何用处?”

女娲道:“回禀陛下,泰山乃阳界门户,人间仙境之地,善男信女者自当众多。若有求子求女之人,祈求与我,他又是仁德贤孝之士,善良穷苦之人,我便赐他泥人,使其奉孝传代,消其无后之痛苦,也不失为造福百姓之举。”

玉皇大帝听了,感慨地道:“御妹仁德慈悲,心忧黎民百姓,实为我等楷模。还望御妹到了阳界,多多保重。”

女娲将泥人包好,放回箱子里,又让大力神将箱子重新钉好。大力神驮起箱子,直向南天门走去。

女娲施礼作别,转身而去。

玉皇大帝和三位金星天尊恋恋不舍,依依相送。直至不见了女娲身影,才各自回宫殿而去。

女娲来到泰山,见山峦叠嶂,郁郁葱葱。登极而视,辽阔大地尽收于眼底:东海碧波粼粼,黄河银带蜿蜒。山下路径,纵横交错;村庄民居,星罗棋布。万千峰岭,皆在脚下。有君临天庭,俯视天下之感。欲放声一呼,抒发心志。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真乃圣山福地也。只可惜晚来了这千万年,枉费了如此美丽景致。”

女娲仙居碧霞祠,大施慈悲,广惠黎民。只要有善良、仁德、贤孝之人,前来求子求女,便毫不吝啬,从箱子里取出泥人,施舍与他,命其置于其妻小腹之上。三日便可融进腹中受孕,经十月怀胎而娩,无不灵验。解了无后之人的愁恼与痛苦。阳界之人,感激涕零,交口传颂。碧霞元君美名远扬,享誉四海。被世人奉为送子娘娘,尊称为泰山奶奶。碧霞祠香火繁盛,供奉与日俱增,竟然盖过了极顶的玉皇殿。

虽然阳界战乱不止,攻城掠地终日不休。家园成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然而,对于这泰山,无论王者,还是盗寇,无一人敢袭扰,皆奉为至圣神灵之地,崇仰供奉不止。

这正是:女娲始祖辞天宫,驾临泰山碧霞中。赐福送子消灾祸,元君美名四海颂。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