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十九回 女王决意招婿郎 唐僧犯难客店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唐僧本似在梦幻之中,听到女王声音,猛然睁开眼,见女王伏在自己怀里,自己还紧紧地搂抱着她,直打了一个冷战,由不得任何想,机械般地猛推开女王,转身就跑。

女王愕然,怔怔地站在那里,直愣愣地望着唐僧远去的身影,惊得张大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眼泪却禁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流。

女王无精打采地回到养心殿,玫瑰、月季赶忙迎了上来,关心地问“陛下,您回来了”

女王也不理彩,径直走到内房,扑倒在龙床上。

玫瑰见女王失魂落魄的样子,猜与唐僧谈的不如意,便对月季悄声道“你好生服侍陛下,我去报告太师。”

月季点头应承,侍立龙床前,半步不敢离开。

不多时,玫瑰引领太师进来。太师来到龙床前,探身轻声呼唤道“陛下,您怎么啦是否哪里不舒服”

女王听到太师问,“呼”地一下坐起来,搂住太师,“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太师以为女王受了什么委屈,侧身坐在龙床沿上,用手帕给女王擦着泪,安抚道“陛下,莫着急,您有什么委屈给微臣讲,微臣一定为您出这口气。”

女王渐渐收住哭,却还不时地抽泣。太师心痛地问;“陛下,是不是那唐僧欺辱您了”

女王道“没有。”

太师又问“是不是他对您轻浮了有不规的举动”

女王喃喃地道“没有。要是那样倒好了。”

太师想那唐僧既没欺辱您,又没轻浮于您,那为什么哭呀心里纳闷。便道“陛下,这是为何能否讲于微臣听听”

女王擦了擦眼泪,坐正了身子,道“他不娶我”说着又要流泪。

太师这才明白陛下是因为唐僧不愿留下来才难过。心里反倒踏实了许多。问女王道“他为何不愿意”

女王道“他说他是出家之人,不敢违犯佛门戒律。还说要去西天取经,不能违背大唐皇帝的旨意。”

太师又问“陛下,他对您感觉如何”

女王道“我感觉得出来,他爱我,他内心里是想和我好的,就是不敢。”

太师道“陛下如何感觉得到”

女王羞涩地道“他抱了我,搂得我紧紧的,像要把我融进他的身体里,我还感觉到他激动得发抖,他那心跳得咚咚的,一个劲地敲打我胸。”

太师道“陛下为何不顺水推舟,成了美事”

女王羞得满脸通红,低下了头。

太师道“陛下,是不是您当时斥责了他,把他给吓着了”

女王低着头,羞涩地道“哪有我当时也不知怎么回事,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只想只想让他谁知,我一求他,却把他给吓跑了”女王满是懊悔。

太师问“陛下,您真的确定择他为婿了”

女王喃喃地道“我刚才都委身与他了,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只可惜,他不娶我”女王一副惆怅的样子。

太师笑着安慰道“陛下,只要您心意已决就好。请陛下宽心。”

女王着急地道“宽什么心他就要西去了,等他取经回来,还不知何年何月,到那时我早已人老珠黄了。”

太师道“陛下,微臣有办法让他与您成亲。”

女王不无担忧地道“太师,你有何办法不会将他绑了来吧”

太师笑道“陛下,那哪成怎能对国舅爷如此无礼微臣会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与陛下共享天伦之乐的。”

女王听了,高兴地问“太师有何办法”

太师道“陛下,这唐僧有两个坎挡着他,一但给他去了这两个坎,他就心安了。”

女王不解地道“哪两个坎”

太师道“这第一个坎,是佛门戒律;另一个坎,就是西天取经。要是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事情不就解决了”

女王道“那还用说可一个也解决不了啊”

太师道“陛下,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难。这取经的事,可以让他的徒弟去呀”

女王听了,恍然大悟,兴奋地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是太师您有办法。”女王激动地握着太师的手,喜得合不拢嘴,转而又叹息道“那佛规戒律怎么办”

太师问“陛下可曾听过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女王道“没听得。与这有何关系”

太师道“昔日,织女在凡间河中洗澡,牛郎见了心生爱意,于是便把织女的羽衣藏了起来。织女洗完澡,没有了羽衣,回不了天空。于是牛郎便以羽衣胁迫织女与其成婚。随成了一段仙女与凡人间的美好佳话。这唐僧恐怕违犯了佛门戒律,到不如索性使他违犯了,那样,他也就没有了顾虑,这岂不是一种办法”

女王疑惑地问“如何使他犯得戒律”

太师诡异地笑了笑,贴近女王的耳朵,小声道“陛下,您与他来个吕布戏貂蝉,霸王硬上弓啊”

女王听了,“唰”的一下脸全红了,很是难为情。一个年轻女子怎么好意思听这样的之语更别说让她做了。女王沉默了片刻才道“太师,太难为情了吧。若是这样,我岂不是成了放浪之人那他会怎么看我”

太师道“陛下,您是否真的爱他”

女王信誓旦旦地道“天地可鉴,今生今世,我非他不嫁。”

太师道“陛下,常言道富贵险中求。您既心意已决,为何不就此一搏为自己所爱之人而为,有何可丢人的再说了,即使丢点面子,与失去心爱之人相比,孰轻孰重世上男人都喜欢妖冶女子,两人相悦,男欢女爱,又有谁觉得不好意思您只不过是把事情前后颠倒过来做罢了,待他禁不住与您合欢,不就万事大吉再说,他可能还巴不得您这样,也未尝可知,他好来个顺水推舟,那样,他就有了违犯佛门戒律的由头了。”

女王沉默不语。

太师又劝道“陛下,这次机会是上天赐给,千载难逢。可又如白驹过隙,稍纵即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微臣劝您千万不要犹豫,否则会抱憾终生的。”

女王仍然沉默不语。

太师又劝道“陛下,虽说手段有点不光彩,但目的是好的,都是为了爱。即使那唐僧当时不悦,但事后总会明白,待到儿女绕膝之时,他会感激您的。”

女王似自言自语,又像问太师“他会不会恨我他能原谅我吗”

太师听了,知道女王有些心动,于是连哄带劝地道“陛下,他怎会恨您就像那织女,虽然受牛郎胁迫成了婚,但成婚后,两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还生了一对儿女。即使被王母用银河将他们分开,也割不断他们彼此的恩爱与思念之情,每年七月初七,还历尽艰难,万里迢迢,鹊桥相会,互诉衷肠呢。女子尚且如此,那男子又怎会记恨再说,那唐僧与陛下结了夫妻,尝到了男欢女爱之美事,说不定还乐此不彼,乐不思蜀哪。到那时,他感谢您还来不及,又怎会怨恨于您”

女王喃喃的道“我不图他感谢,只要他不恨我坏了他佛身就好”

太师听了,知道女王有了心意,但还差从背后再推一把,才能坚定下来。于是又道“陛下,大丈夫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能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常言道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多虑而生烦恼,犹豫而失机会。望陛下早下决心,省得后悔莫及。”

经太师一番劝导,女王又权衡了利弊,终于动了心。心想太师说的对,既然爱,就大胆去爱,去追求,有什么可丢人的若不努力,那就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岂不是一生的遗憾想到这,她把心一横,坚定地道“太师,本王全听您安排。”

太师听了,欣喜不已,对女王道“陛下,俗话说,夜长梦多,天长事多,事多恐生变。以微臣之见,不如来他个快刀斩乱麻,今夜就成亲。”

女王听了不禁愕然,脱口道“太师,这也太突然了吧。”

太师道“陛下,只有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地把这事办了,生米做成了熟饭,那唐僧才能彻底死心。不然,夜长梦多,恐生变故。”

女王沉思不语。仔细想了想,也只有如此,才是最好办法。于是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太师见女王同意了,便附耳向女王交待了一番,然后出了寝宫,带了许多御林军侍卫,直奔客店而去。

回头再说孙悟空,他离开王宫,回到客店,沙和尚和猪八戒见了,赶忙问师父情况,孙悟空笑道“没事,没事,师父正戏水哪。”

沙和尚不明白孙悟空说的是什么意思,问“大师兄,师父戏什么水”

猪八戒不懂装懂地道“就是洗澡哪,连这个都不懂”

孙悟空听了猪八戒说,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正是,正是”

沙和尚点了点头,忽然又问“师父这时候洗的什么澡”

孙悟空只是笑而不答。

不多时,听到院子里急促的脚步声响,孙悟空他们知道师父回来了,赶忙迎了出去。只见唐僧行色匆匆,满脸的汗水,一副狼狈之像。孙悟空忍不住窃喜。

唐僧走进客房内间,一腚坐到床沿上,闭着眼,捻动佛珠,不停地诵经。猪八戒、沙和尚见师父脸色凝重,不禁愕然,站在一边,不敢去问。孙悟空见师父这般表情,却带着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止不住地笑。

沙和尚与猪八戒都觉得奇怪孙悟空自找师父回来,他就喜得不得了。心想有什么事值得这么高兴很是纳闷。于是,沙和尚好奇的道“大师兄,你这是怎么了这般地高兴”

孙悟空装作一本正经地道“沙师弟,你有所不知,今日咱们是喜事盈门,师父中了三大喜。”

沙和尚疑惑地问“大师兄,师父有哪三大喜”

孙悟空凑到沙和尚跟前,刚要说,就听客房外一年轻侍从喊“御使爷爷,请进餐。”

孙悟空赶忙止住话,但却抑制不住兴奋。

沙和尚赶忙去扶师父下床。

师徒四人由侍从引领,来到一间客厅。这客厅坐北朝南,客厅里布置得十分讲究三面墙上都挂有字画,或为山水,或为花鸟。山水有磅礴之势,花鸟有依人之感。客厅正中,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四周整齐地摆放着四把太师椅。桌子上,盘碟已满,煎、炒、烹、炸、蒸、炖、煮,样样齐全,虽说都是素菜,可色、香、形俱佳,让人看了就眼馋。桌子四边,各放着一只银酒杯,下手处摆着一把银酒壶。

侍从对唐僧道“御使爷爷,这是我王陛下亲赐的酒席,请您慢用。”说罢退了出去。

孙悟空扶师父上首处坐定,他们师兄弟三人依次三面坐下。

猪八戒今日吃了不少水果和点心,已不太饿,虽然见了这些好吃的,也不着了慌。

沙和尚执酒壶给唐僧斟酒,道“师父,那女王今日既召见了您,想她身体已经好了,再不用担惊受怕,您就喝杯酒,舒舒心吧。”

唐僧未言语。他心里有事,他不是想这酒能不能喝,因为,于他西天取经临行前,大唐太宗皇帝赐了他御酒三杯既然皇帝已经赐酒,那就是开了酒戒,不受了戒酒之约束,自然能饮酒了。他是想与女王在御花园之事。沙和尚又怎么知道

沙和尚见师父未阻止,知道允许,又依次也给他们师兄弟三人都斟满了酒。他没忘了孙悟空说师父有三大喜,于是,就对孙悟空道“大师兄,你说师父有三大喜,何不就此敬师父三杯酒以示恭喜”这沙和尚心眼实,不知孙悟空这话有戏谑的意思,反倒当了真,要给师父贺喜。

唐僧听了,知道孙悟空又有浑俗之意,但看沙和尚是诚心诚意,也不好言语,只当是儿戏,不去理会。

孙悟空听了,止不住地笑,心想你沙和尚心眼真实,师父乃出家之人,何来那么多的喜事但也不说破,正好想借着沙和尚的话,喜乐一番。于是,孙悟空端起酒杯,对唐僧道“师父,俺老孙就借着沙师弟的话,恭喜你。”说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连声道“好酒,好酒,不比那玉帝老儿的差多少。”

唐僧端起酒杯,边饮酒边道“你这猴子,又胡说了,师父乃出家之人,何来喜事”

孙悟空边给师父斟酒,边道“师父,这女王身体已经无恙,不劳咱们再担心受怕,可否是喜”

唐僧道“那自然是。”

猪八戒、沙和尚也真心附和道“是喜,是喜。”又问孙悟空道“那第二喜哪”

孙悟空道“这第二喜就是,师父得了个妹妹,咱们以后在这女儿国里也有亲戚走了。”孙悟空那猴性又上来了,又举杯一饮而尽,只顾自己,也不再说敬师父了。

猪八戒听了,哼哼叽叽,带着抱怨的口气道“师父,你怎么认她做妹妹呢”意思是,俺老猪还想招婿哪,这不差了辈了

沙和尚知道这是孙悟空开师父的玩笑,只是低着头吃菜,抿着嘴笑,却不言语。

唐僧道“那是玩笑话,你也当真”

猪八戒又问孙悟空“那第三喜哪”

孙悟空对猪八戒道“快吃,快吃,等你吃饱了再说,不然,你晚上就要挨饿了。”

猪八戒听得孙悟空这样说,赶忙大口大口地吃饭,生怕晚上真的没饭吃。

沙和尚疑惑地道“大师兄,女王招待得这么好,晚上为什么会挨饿”

孙悟空也不回答沙和尚的话,只是一杯一杯地喝着酒,不住地摇头晃脑的道“好酒,真是好酒。”

不多时,孙悟空酒也喝足了,饭也吃饱了,带了几分酒意,对唐僧道“师父,俺老孙知道你恋恋不舍,可是,咱不能久留啊,还是赶快上路吧。”又对猪八戒道“这就是师父的第三喜。”

猪八戒、沙和尚这才明白,原来孙悟空说的第三喜,就是要往西天去了。猪八戒还真有点不舍得,哼哼唧唧地道“走这么慌做啥俺老猪还没住够啦。”

唐僧叹了口气,道“唉,要是真像你说的就好了。我正愁没拿到通关文牒哪。”

孙悟空听了,脱口道“师父,你这一上午,只顾与那女王小娘子打情骂俏了连通关文牒也忘了要”

唐僧的脸“唰”地一下子全红了,竟也无言以对,只好低下头,闷不做声。

沙和尚赶忙解围,对孙悟空道“大师兄,你怎么对师父说话的”

孙悟空气得歪在椅子上,垂头丧气。

猪八戒张着个大嘴巴,吃惊地望着他们。

一顿饭,吃的很好,但末了是不欢而散。

回到客房,唐僧于床上盘膝打坐,手捻佛珠,微闭双眼,默默诵经。孙悟空师兄弟三人,或坐或站于一旁,谁也不敢言语。过了好一会,孙悟空终于沉不住了气,问唐僧道“师父,那女王到底啥意思扣着咱通关文牒不给”

唐僧仍闭着双眼,手捻佛珠,喃喃地道“都是你这泼嘴,今日现世了。”

猪八戒、沙和尚听了,如云里雾里,一点也不明白。

孙悟空起初也不甚明白师父这话的意思,但联想到御花园里,那女王对师父百般地挑逗,又扑进师父怀里,紧抱不放,才恍然大悟,惊讶地道“原来如此,我说哪,那女王怎么会那样。”

猪八戒、沙和尚还是不明白。猪八戒好奇地道“猴哥,那女王哪样俺怎么不知道”

孙悟空呵斥道“你这呆子,知道什么只知道钻人家腿裆。”

猪八戒见孙悟空又在取笑他他曾经为了耍怪,变作一条鲶鱼,钻在河里洗澡的女妖精的腿裆。不曾想,却被那些妖精给狠狠地整治了一顿,成了个笑话。孙悟空时不时就拿这取笑他。

猪八戒气哼哼地道“就你这猴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有本事,别叫如来佛祖把你押在五行山下呀”说着躲到一边去了。

唐僧生气地道“你这泼猴,全没一点正经,看师父不念你三百遍。”

孙悟空嬉笑道“师父,快别念,俺老孙不说了,不说了”然后凑近唐僧,认真地小声道“师父,是不是那女王真的看上你了要招你为婿”

唐僧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师父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孙悟空听了,算是彻底明白了,不禁担心起来。但却又调皮地道“师父,这好办,什么聘礼、嫁妆,全都交给俺老孙去办,俺一定给你置办齐全,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你就等着入赘吧。”孙悟空故意逗唐僧。

唐僧分辨道“师父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孙悟空又道“哦师父你放心,俺仔细看过了,这女王小娘子不是妖怪,也不是恶人,她不会伤害你。”孙悟空又逗唐僧道“师父,这小娘子,生的确实漂亮,俺老孙在天宫里也没见过这般美人,还又温柔又多情,对师父又是真心实意。你嫁过去,肯定不会受委屈。你就只管与这小娘子同裘共枕,享受人生吧。”

唐僧着急地道“不是这意思。”唐僧守着猪八戒他们,不好意思明说是那女王招他为婿的事,只是想把意思点给孙悟空。

孙悟空虽然也明白唐僧的意思,但就是故意装糊涂,不往那方面去说,逗唐僧。孙悟空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哦,师父,俺老孙明白了,你是不放心取经的事吧你放心,取经的事你就交给俺师兄弟三个吧。等俺取经回来,在这里落落脚,来看看你,你要是想回大唐国,俺就带上你。要是有了小和尚,就把你爷俩一同带上。师母要是愿意去,也带上她。”孙悟空说得一本正经,犹如真的一般。

猪八戒听孙悟空说师父要成亲,让他们几个去西天取经,连忙道“师父,你都成了亲,俺还去取得什么经不如分了行李,俺老猪也回高老庄,守着娘子过日子去。”

孙悟空见猪八戒这般说,笑得前仰后合。

唐僧呵斥道“你这猴子,越发无礼了,我念你三百遍。”说着就要念紧箍咒。

孙悟空见师父真的生了气,忙作揖施礼道“师父,快别念,徒儿知错了,徒儿知错了。”

唐僧惆怅不已,万般无奈地道“悟空,这事如何是好”

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船迟还遭顶头风。通关文牒未拿到,又生招亲事端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