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二十三回 唐玄奘坚守金身 女国王南柯一梦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话说女王,扑在唐僧怀里,被唐僧搂抱着,激动得浑身战栗,热血沸腾,从丹田里直涌出一种难以名状而又无法抑制的渴望,痴癔般的道“御弟哥哥,快、快收了我吧”

锦毛虎眼见着女王与唐僧要做那夫妻之事,用锦毛刺唐僧又不管用,不禁心里着急,他万般无奈,不得以还原成锦毛虎,从唐僧身下脱离出灵魂,窜出洞房,窜到天空中,向着东方的大唐国南海普陀山“嗷儿嗷儿”吼叫。

菩萨正在南海普陀山观音殿里打坐参禅,忽然听到从西方传来锦毛虎的吼叫声,立即意识到唐僧遇到了危险,赶忙起身走出观音殿,驾起祥云,向西方疾驶而去。

菩萨来到女儿国京都城上空,锦毛虎的灵魂赶忙迎了过去,向菩萨施礼道“卑奴锦毛虎拜见菩萨尊者。卑奴遵照我主旨意,暗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不曾想,这唐僧六根不净,与女儿国女王入了洞房,欲行淫为。卑奴刚才用芒针刺他,怎奈他乃肉身凡胎,仍不觉醒。卑奴无奈,只得劳烦菩萨尊者前来。”

菩萨道“有劳锦毛虎。佛祖也叮嘱过本尊,要时时观察,确保唐僧一路无恙。此乃本尊失职。”

锦毛虎道“菩萨尊者既已驾临,卑奴去也。”说罢,向王宫里驶去。

菩萨定察世之睛向王宫里看去,只见女儿国女王着扑在唐僧怀里,菩萨赶忙向唐僧呵斥道“你这孽障,还不快快醒来”

唐僧朦胧中听到菩萨的呵斥之声,猛然睁开眼,见女王着全身扑在自己怀里,吓出了一身冷汗,清醒过来,本能地用力一推,“呼”地一下站起身来。

女王被仰面朝天推翻在龙床上,她惊讶地看着唐僧,以为他已难以控制,要与她交欢,既欣喜又羞涩,赶忙闭了眼。她静静地等待唐僧扑于身上来。心里那个甜蜜,却又禁不住的暗自埋怨“你怎如此粗鲁,没有一点温柔”等了好一会,未见动静,悄悄睁开眼看,却见唐僧正背对着他,慌里慌张地系着袈裟。女王不知是怎么回事,怔怔地盯着唐僧,一脸地惊愕与茫然。

唐僧系好袈裟,弯腰从地上捡起女王的长裙,双手高高地撩着,遮在自己面前,走到龙床边,给女王掩在身上。女王猛坐起身,抓过衣裙,本能地遮住酮体,不知所措。

唐僧转过身,背对着女王,道”御妹,对不起,我不能与你圆房。”

女王这才从茫然中醒过来,惊讶地问到“你我已成夫妻,为何不能圆房”

唐僧喃喃地道“我是出家人。”

女王诚恳地道“妹妹知道哥哥是出家人,但你可以还俗呀日后,妹妹给你建一堂馆,你可每日去做佛事。”

唐僧低吟道“我还要到西天取经。”

女王道“你可以让你的徒弟去呀我明日就将通关文牒给他们,送他们西去。”

唐僧坚定地道“不可,我不能辜负我皇陛下重托,必须亲自去西天取经。”

女王听了,沉思片刻,带着一种无奈地表情,祈求般地道“哥哥,你要是非去西天取经,今夜咱们圆了房,明日我亲自送你到城西门外,这样总可以了吧。”

唐僧果断地道“不可,我若与妹妹有了夫妻之事,就违反了佛门戒律,取不到真经了。”

女王难过地道“哥哥,难道我还不如你那取经的事重要”

唐僧道“哥哥来西天取经之前,我皇陛下亲送宝杖与袈裟,又与我结为金兰,殷切期望我能到西天佛国,取回真经。我岂能辜负我皇陛下之重托,做苟且之事,误了取经大业如果我为求一时之欢,而不能取回真经,我岂不成了不忠、不义、无信、无耻之人而遭世人所不齿若是如此,哥哥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世上万望妹妹垂怜,放过哥哥。妹妹将得到我佛佑护,保得一生平安。阿弥陀佛。”

女王生气地道“哥哥既然不愿与我结为夫妻,为何又要与我行这洞房花烛之礼”

唐僧无奈地道“哥哥听太师所言,又观客店周围侍卫林立,知道不同意与妹妹入洞房,肯定太师不会同意,我们师徒也出不了京都城。”

女王疑惑地道“你怎么知道与我入了洞房,就能出得京都城”

唐僧不好意思地道“我们师徒计谋好的,我在这与妹妹假成夫妻,但不与妹妹行那夫妻之事,直拖到三更后,待守卫都困了,我徒弟从妹妹金殿里偷出通关文牒,再来接我,悄悄出城去。”

女王听了,肺都气炸了。气愤地道“哥哥,我诚心实意待你,没想到你却设计来算计我。我恨你”女王又羞愧又气恼,气呼呼地下了龙床,站在地上,侧转身穿上长裙。

唐僧见女王真的生了气,忙小声赔罪道“妹妹,是哥哥错了,哥哥”唐僧想说“对不起”,可这“对不起”三个字还未出口,女王就果断地打断他的话,怒喝道“谁是你妹妹你也不是我哥哥”女王万分羞愧与痛苦地道“你不愿意娶我,为什么不直说你让我在你面前丢尽了颜面,我成了一个放荡、,不知廉耻的下作女人,你毁了我清白。你为什么要这样羞辱我我如何还有脸面活在这世上我恨你,我恨死你了”女王伤心欲绝,泪流满面,真正成了一个泪人。

唐僧无言以对。

女王流着泪,又道“我对你一见钟情,一往情深”女王越说越伤心、越说越激动。继续道“自见了你,我就下定了决心,非你不嫁,哪怕你不愿意娶我,我也会为你默默孤守终身。自御花园里相见后,更是倾心之至,誓不嫁他人,但知你一心要去西天取经,不能与我结为夫妻,我就想,明日里设大宴,为你饯行,愿神灵保佑你,西去一路平安,取回真经,随了你心愿。可后来,太师一席话,打动我心,又加太师向你提亲,你并未坚决拒绝,我以为你心意已有转变。因而,我愿再试一试,看看是否还能留住你。因为,我心里确实不甘。今日午后,我已将通关文牒加盖了金印,不管你是去是留,明日我都会将通关文牒交还于你。”女王说完,走到梳妆台前,从台上的一个锦绣盒里取出通关文牒,重重地拍到唐僧的手上,道“没想到,我一腔真心化虚无。你万不该为了这通关文牒,想出这如此卑劣的法子来,你不惜侮辱我身,毁坏我名声你让我无地自容你害了我,你害苦了我”女王失声哭了起来。

唐僧经女王这么一说,确实知道错了,也误解了她,辜负了她一片真情,又羞又愧,悔恨万分,象个闯了大祸的孩子,站在那里,低着头,不敢吭声,只等父母的教训那样。好一会,才怯生生地道“妹妹,哥哥错”

女王打断唐僧的话,斩钉截铁地道“我没有你这样的哥哥,你走吧,我不想看见你,我永远也不想再见你”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女王木讷地走到琴台前,猛地坐到绣登上,忿忿地拨动琴弦一支琴曲弹未尽,两行眼泪顺颊流。满腹屈辱对谁诉万千恩怨倾指尖。女王将满腔的爱与恨,情与怨,尽皆发泄在琴弦上,只听琴声低缓而沉闷,充满了哀怨与悲愤,一声声如泣如诉,悲惋凄凉,催人泪下这琴声犹如一声声哀钟低鸣,划破这万籁俱寂的夜空,在王宫上空回荡。

这是一首宫墙怨。相传,当年范蠡为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将自己心爱之人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让西施以美色侍吴王。使吴王沉迷于西施美色之中,而误国政。使其国力衰败,越王勾践好趁势消灭吴国。西施被献给吴王后,居于深宫,日夜思念情人范蠡,而不得相见。又失去自由,如笼中鸟,不得展翅;似缸中鱼,难能畅游。苦闷不已。回想当年浣纱江边,与范蠡成双成对,嬉戏玩耍,欢乐无比,恩爱有加。而现在,孤居深宫,宫墙高筑,思情人不得相见,又几乎与外面世界相隔绝,是何等寂寞与痛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脱离这深宫又遥遥无期。而范蠡,将自己送入这深宫后,就像把自己给忘记了一般,再没有得到过他音讯。西施是何等的凄凉。于是,日久生怨、生恨。恨这深宫,恨这深宫的高墙,锁住了自己的自由;更恨范蠡,为了什么复国大计,抛弃了爱情,葬送了自己,将自己的青春与年华,埋葬在这幽幽的深宫里。随谱得一首宫墙怨。这宫墙怨分为上下两曲,上曲为西施与范蠡相依相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欢乐快活的恩爱阶段。曲子欢快而轻松,音质清脆,婉转而悠扬,如泉水叮咚,似浣纱江水拍岸。而下曲,则是琴声低沉、愤懑,充满哀怨,饱含着西施对范蠡的无比怨恨,和对生活的悲哀与无奈。据说,西施成曲后,上曲很少有宫女弹奏,因而已失传。而下曲,切中宫女们的心情与生活,抒发了宫女们的愁思与悲怨,不少宫女私下里弹奏,因而流传了下来。有的宫女弹得入情入境,至该曲最后那愤然一拨,竟能将琴弦拨断。

唐僧听说过这宫墙怨,但却没听过,今日一听,果然如此,听得出琴声里充满了怨和恨。他不敢再听下去,双手托着通关文牒,木讷讷地走出洞房。刚出洞房,就听那琴声“铮”的一声,带着仇恨戛然而止。唐僧听得出,这是女王愤恨至极,手指用力一拨,将琴弦拨断了。于是,一种不祥之兆蓦然袭上他心头。

再说太师。她欲回府刚走到金正殿前,就听到女王寝宫处突然传来低沉而哀怨的琴声,这琴声,在夜空中回荡,格外凄凉。她不禁打了一个惊战,惊出一身冷汗。心想这个时候,陛下弹奏这种曲子,莫非是一种不祥之感瞬间涌上他的心头。她惊呆了须臾,清醒过来,拔腿就往女王寝宫跑。

太师刚跑到女王寝宫院门外,就听到琴声戛然而止,知道是琴弦已断。太师的心也“咯噔”地一沉。又见唐僧仓皇逃出来,知道大事不妙。她也顾不了唐僧,直冲进女王寝宫。只见女王坐在琴前,双手搭在琴上,望着琴弦,直愣愣呆若木鸡。她披肩未着,袒露双肩;金簪垂,饰花斜,青丝凌乱;红裙皱,面苍黄,泪水涟涟。面苍黄,黄如裱纸;泪水涟,泪如泉涌。无声无息呆坐琴前,无表无情宛如僵尸;只有串串泪水流不止,才知女王尚活在人间。太师见了,心如刀绞,失声哭喊到“陛下”跑过去,将女王紧搂在怀中,顿时,泪如倾盆之雨,悲痛欲绝地呼喊着“陛下”

女王毫无反应,任由太师晃动。

太师边哭边喊“陛下,怎么回事您这是怎么了”

好半天,女王才“哇”地一声哭出来,转身扑进太师怀里,紧紧地抱着太师,失声痛哭。好一会,才哭声渐小,气息稍平。

太师急切地问“陛下,到底怎么回事”

女王止住哭,恨得咬牙切齿地道“那唐僧羞辱我”

太师疑惑地道“陛下,你们入洞房已久,早已行了那夫妻之事,他又怎能羞辱你”

女王擦了把泪,道“我们入洞房虽然时候已久,但他百般推脱,不愿与我圆房。我只当他是自幼出家,不懂夫妻之事,于是就主动与他求欢,哪料到他非是不懂,而是死也不愿与我圆房。我问他原委,他说是为了让他徒弟去金殿偷取通关文牒、设计好的一个计策。然而,我不知其情,在他面前玉体全露,无一丝一挂。我已颜面丢尽,无地自容”说着,又扑到太师怀里,痛哭起来。

太师听了,已大致清楚了原委陛下如此倾心于那唐僧,又误以为唐僧不懂男欢女爱之事,于是陛下便主动示爱、求欢。如若成了夫妻,那便不是什么要紧之事,反倒是夫妻情趣;若成不得夫妻,那就是、无耻之行为,遭世人所不齿,此乃良家女子之大忌。女王平素知廉耻,讲礼仪,恪守妇道,怎能不感到冤屈与羞耻又怎能不痛苦万分

太师劝慰道“陛下,清者自清。陛下圣洁,乃举国皆知。为自己所爱而敢爱、敢为,实乃爱至深,情至切之表现,并非羞事,更非有辱清白。万望陛下宽心。”

太师虽然嘴上这样说那是为了劝慰女王。但是,心里却生出无比的仇恨来。自先王临终托孤,太师就视女王如己出,视作掌上明珠,千般痛爱,万般呵护,见不得她受一点委屈。现在国事无忧,太师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为女王择得一个如意夫君。如今事与愿违,好事办成了坏事,一是心痛女王,受如此大打击;二是怨恨自己,害了女王,愧对先王嘱托;三是恨那唐僧,不识抬举,把女王给毁了。她悔恨交加,怎能咽下这口气于是,恨从心头生,恶从胆边起,她要为女王报仇。对女王道“陛下,既然那唐僧对您无情无义,咱也不必惜爱客气,微臣要把他碎尸万段,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以解陛下之恨,消陛下之气。”

女王不置可否。

太师见女王没有反对,便命人唤来玫瑰与月季,嘱其好好服侍女王,然后匆匆出了女王寝宫。

太师来到金殿前,唤来御林军总统令梅兰。这梅总统领三十七八岁年纪,中等偏高个子,不胖不瘦身材,瓜子脸,丹凤眼;一字眉;高高的鼻子,嘴巴不大不小。表面一看,文文静静,不张不狂。梅总统领走到太师面前,施礼道“属下参见太师,愿听太师吩咐。”声音不低不高,但语音里却透着果敢。

太师道“梅总统领,你速速带领御林军士一百人,前去客店,捉拿唐僧师徒。”

梅总统领道“遵命。”

不多时,一百名御林军侍卫已在金殿前集合整齐。你看她们,虽然人人都是妙龄玉面女儿身,但却个个一身戎装,腰挎佩剑,面带杀气,都是心狠手辣无情人。

梅总统领率领着御林军士,雄赳赳,气昂昂,出了王宫,直奔客店而去。

再说唐僧,匆匆忙忙逃出王宫,回到客店。孙悟空师兄弟三人正在客房里着急,听到师父的脚步声,又惊又喜,赶忙跑出来,搀扶着唐僧走进客房,坐到椅子上。孙悟空面带愧色地道“师父,你可回来了,让俺等得好苦呀”

唐僧听了,如打翻了五味瓶,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有气无力地道“悟空,我们闯祸了。”

孙悟空他们听了吃了一惊。孙悟空忙问到“师父,怎么回事”

唐僧缓了口气,定了定神,把今夜发生的事情给他们讲了,只是隐去了女王要与他交欢的情节。最后道“那女王已大怒,琴弦都已被拨断。古人云弦断情绝。定是已生仇恨之心,我们师徒恐有杀身之祸呀”

猪八戒忿忿地抱怨道“师父,你说那小娘子,如此地喜欢你,你就依了人家,做了夫妻就是,哪里还有这仇恨来这倒好,你新郎没做成,害得俺还跟着遭杀身之祸,你这是何苦来”

沙和尚怕师父再生烦,忙小声道“二师兄,你少说两句吧。”

孙悟空也没工夫理会猪八戒那些,跑到唐僧身边,为唐僧拂着背,理顺他气,并安慰道“师父莫担心,有俺老孙在,她们能把你怎样”

唐僧听后,不仅没能放下心来,反而更担忧了,道“悟空,师父知道你本领大,能抵她千军万马,但师父担心,交斗起来,你会伤了许多人性命。她们本来与我无怨无仇,又非恶人,若伤了她们性命,我们如何还能取得到真经”

孙悟空听了甚是犯难。心想这仇恨已结下,女王定是不会饶了咱们。要想走脱,必定有一番厮杀,死伤那是难免的事。这叫俺怎么是好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

沙和尚劝慰道“师父,您且宽心,有俺师兄弟三人在,谁也奈何不了您身。咱只等天一亮,城门开了,就赶快出城,待出了城,她们赶不上咱,不就万事大吉了”

孙悟空、猪八戒连连称“对,对”

唐僧也只能点头应允,命她们师兄弟三人,赶快收拾行李,准备随时起行。并叮嘱道“那些金银财宝,千万不能取,就原封不动地留在这里,省得再遭骂名。”

孙悟空、沙和尚连连应诺。

猪八戒却心有不甘,但见眼下非同寻常,也不敢违拗,只得不情愿地道“是。”

唐僧师徒四人在客房里焦躁不安地等待着天亮。突然,孙悟空惊讶地道“师父,不好,咱们还是快离开这儿吧。”

唐僧为难的道“现在三更半夜的,城门都关着,上哪儿去”

猪八戒也哼哼唧唧的道“就是,就是,咱们不在这等能上哪儿”

沙和尚沉思稍顷,道“师父,大师兄说得对,咱们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猪八戒不以为然的道“反正咱们也出不了城,在哪儿等不是一样”

孙悟空呵斥道“你这呆子懂得什么”又焦急地对唐僧道“师父,咱快走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唐僧只好依了孙悟空所言。

孙悟空赶忙跑出客房去牵白龙马。牵来白龙马,唐僧他们已经走出客房。孙悟空赶忙扶唐僧上了马,把马缰交给猪八戒,自己扛着金箍棒向客店外跑去。跑到客店大门口,探头向外张望,见客店外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赶忙转身向着唐僧他们招了招手,然后窜出客店,直向对面的巷子里跑去。他怕被来追杀他们的女儿国的官兵看见,不敢沿客店前大路直去西城门,而是想从南边的那条街上向西去,悄悄走到城墙下,再伺机突然出城。

猪八戒一手扛着钉耙,一手牵着马,见孙悟空向他们招手,赶忙跑过去。沙和尚挑着行李,紧跟在后面。

猪八戒跑出大门,见孙悟空向南跑去,而不是沿王宫前大街去西城门,急忙喊到“猴哥,错了,走错了”

孙悟空转身呵斥道“闭嘴,跟俺走就是。”

猪八戒不敢再言语,只得紧随孙悟空跑进对面的巷子里。

唐僧师徒四人,急匆匆如丧家之犬,慌忙忙似漏网之鱼,好不狼狈。

他们走到前面的一条东西街,拐向西,直走到城墙根下的南北大街前停住,等待天亮。

再说梅总统领,率领御林军来到客店,扑了个空,赶忙又率领御林军回到王宫。太师得知,万分恼怒,决定亲率御林军,到西城门截杀唐僧师徒。

太师飞身跨上一匹枣红色战马,面向御林军队伍,见御林军士,个个精神饱满,人人英姿勃发。大声道“诸位官兵,大唐和尚师徒四人,藐视我女儿国之威,犯下滔天罪行,将其碎尸万段尤不解恨。本太师料他们要从城西门逃窜西行,你等随本太师前去捉拿。唐僧那三个徒弟力大过人,你等要奋力拼杀,务必将贼人斩于城门之下,为我女儿国报仇雪恨。”

御林军官兵听了,备受鼓舞,群情激昂,举剑高呼“誓斩贼人于城门之下,为我女儿国报仇,为我女儿国雪恨。”

太师见了,倍感欣慰,下令道“出发”

官兵们转身正要出发,只听一声喊“且慢”女王由玫瑰、月季陪同,从后宫方向走了过来。

太师忙下马上前参拜。

女王道“太师,给本王牵过马来,本王要亲手杀了那唐僧,以解本王心头之恨。”

太师并没有阻止,让梅总统领把自己的那匹枣红色战马牵过来,扶女王骑到马上。然后命令侍从,再牵匹马来自己骑。

女王和太师分别骑着一匹枣红色与白色战马,率领着御林军士,浩浩荡荡出了王宫,沿王宫前大街,杀气腾腾,直奔京都城西门而去。

再说唐僧师徒,见天色已亮,估摸着要开城门了,赶忙动身,拐到南北街上,沿街向北走。他们只要出了这条街,向西一拐,就到了城门。

孙悟空肩扛金箍棒,猫着腰在前面开道,边走边催促道“快走,快走”

快到街口,孙悟空跑回来,对骑在白龙马上的唐僧道“师父,出了这条街,往西一拐就到了城门。你坐稳当,咱们快步跑过去,不等那些守城的官兵反应过来,就冲出城去。”

唐僧点了点头。猪八戒提了提裤子,双手握紧了钉耙。沙和尚伸开两臂,用手抓紧了担子。都做好了快跑的准备。

孙悟空又叮嘱道“俺老孙前面开道,八戒断后,一定要保护好师父”

猪八戒道“猴哥,你放心,谁要挡俺道,俺就钉她三百个窟窿”

唐僧听了,扭头看了猪八戒一眼,吓得猪八戒赶忙闭上了嘴。

孙悟空见都已做好准备,向前一挥手,喊道“快跑。”

孙悟空一马当先,向前跑去。唐僧两腿一夹白龙马肚子“驾”的一声喊,驱动白龙马,紧跟在孙悟空后面。

猪八戒和沙和尚也拽开步子,紧紧追赶。

孙悟空跑出街口,向左拐到大街上,跑不几步,抬头一看,立时愣住了。

唐僧弯着腰,紧抓着马鬃追上来,见孙悟空停住,一带马缰,低声喊道“吁”白龙马立时站住。

沙和尚担着担子,差点碰到马屁股上。疑惑地问“怎不走了”

猪八戒赶上来,也催促道“猴哥,快跑呀,发啥呆”

孙悟空用手向前一直,道“坏事了”

唐僧听到孙悟空说,才抬起头向前看,直惊得“啊呀”一声叫,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你道如何回事只见城门前,大路两边,齐刷刷站着两队佩剑军士,有百来人之多。人人面目冷酷带杀气,个个手按佩剑欲砍人。队伍前,立着红、白两匹战马红马在右,居于大路正中间,一军官手牵着马缰。红马上坐着女国王,她仍然穿着那身粉红色长裙,披着白色蚕丝披肩。但人已非昨日。女王面色阴沉,怒目圆睁,直盯着来人唐僧。白马在左,立于红马稍后,白马上坐着半老徐娘老太师。太师脸色铁青,目光逼人,恶狠狠怒视着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不敢前行。沙和尚、猪八戒也站立不动。只有孙悟空跑到唐僧跟前,小声安慰道“师父,不要怕,有俺老孙呢。”

唐僧只得催动白龙马,硬着头皮向城门前走。孙悟空怕师父受到伤害,赶忙从后项上拔根毫毛,吹口气,变作一个无影金钟罩,将唐僧罩住。这金钟罩,刀砍不进,枪扎不入,任何兵器也伤不着唐僧。当然了,这唐僧是肉胎凡身,自然是看不见,摸不着,全然不知。

唐僧在马上,战战兢兢,至女王马前,勒住白龙马。见女王面色憔悴,眼似铜铃,牡丹眼已变成了金鱼眼。目光冰冷,杀气逼人,怒视着他,一言不发。

唐僧见女王昨日里如花似玉,今日却成了霜打黄花,不禁心生怜悯,无比愧疚,只怨自己害了女王。暗自道“都是自己作的孽,上天有报应。”想到这,他心一横,打起了精神,心也不怕了,身也不再抖了。翻身下马,施礼道“女王陛下,贫僧罪孽深重,死有余辜,愿受陛下任何处置,只是请陛下放了我这三个徒弟,让他们去西天取经,完成贫僧未竟之事。”

唐僧心想孽已作,仇已结,任由你做个了断吧。于是,赔完罪并不抬头,只是微闭两眼,双手合十,默默诵经,等待女王的处置,又似在赎自己的罪孽。

常言道爱生恨,恨成仇。又道羞生恼,恼生怒,怒生仇。女王与唐僧之间,这两种情形都占全了,女王如何不生出仇恨来尤其是人被羞辱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心中的怒火与仇恨,是难以想象,难以控制的。再加上女王又觉得窝囊她身为一国之王,颜面尽失,如何再面对臣子与百姓不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她满腔的屈辱与仇恨已升腾到了极点。见了唐僧,真真是仇人一见,分外眼红。她也不答话,翻身下马,正跳到牵马的梅总统领身边,一把抽出梅总统领的佩剑,挥剑就砍唐僧。那剑寒光闪闪,在空中划了一个弧,直向唐僧头上劈来。女王将一身的屈辱,满腔的仇恨,都集中在了这剑上,好似这一剑砍下去,就能把她所有的耻辱与爱恨情仇全都了结一般。

猪八戒、沙和尚被女王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大惊失色,想去阻拦,可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声嘶力竭地呼喊道“师父”

太师与众官兵见了,也扭转了头,不忍直视。

只听得“当啷啷”一阵响,猪八戒和沙和尚以为师父的人头落了地,伏身痛哭“师父”

太师听了直纳闷这和尚的头是铁做的落在地上还有这番动静

这正是爱恨情仇转瞬间,只因做事不果断。倘若坦诚敞心扉,何需兵戎来相见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