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二十七回 春花二度请神医 女王托梦别唐僧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太师听了女王对她说“自己不行了,要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她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一面命卫太医郎想尽千方百计,医治女王;一面让侍从传令,命春尚书速去耶律国再请华神医。

春尚书率领人员、车马,同上次一样,火速向邺律国国都赶去。一路上,马蹄声疾,车轮滚滚。第三日中午就赶到了邺律国国都。春尚书命军士们喂上马匹,抓紧吃饭、歇息,自己则径直去请华神医。

春尚书来到华家大门前,轻轻叩着门,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打开门,问到“你找谁”

春尚书道“有烦小哥,我找华神医,华老先生。”

男子道“我是华老先生的徒弟。你是谁有何事”

春尚书道“小哥,我是从女儿国来的,想请华神医再施妙手,去为我王陛下诊病。劳烦你向华神医通报一声。”

男子道“师父昨日刚被皇宫里召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春尚书一听傻了眼,自语道“这如何是好”

男子见春尚书十分着急,道“我师兄在家,你可问问他。”

春尚书听了,忙道“烦请小哥引我去见华家大哥。”

男子请春尚书进了家,来到堂屋门前,男子对春尚书小声道“官人且稍等,师兄刚吃完饭,我去看看午歇了没有。”

男子轻轻走进堂屋,不一会就出来了,招呼春尚书进屋。春尚书进到堂屋,见了华友明,施礼道“华家哥哥,在下有礼。我王陛下又突然病发,昏迷不醒,遣我来,再请华神医施回春妙手,救我王陛下性命。”

华友明道“官人,事情不巧,家父昨日刚被召进宫里,恐怕得过两日才能回来。”

春尚书焦急的道“这如何是好”

华友明道“官人莫急,你且在客店里住下,待家父回来,我便立马着人告知与你,你看如何”

春尚书无可奈何地道“事已这般,也只好如此。烦请华家哥哥,待华神医回来便通知与我。”

华友明道“那是当然。”

春尚书只好辞了华友明,悻悻地回到客店里等候。春尚书在客店里,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坐立不安,团团直转,不时走到客房门口,看天上的太阳。只觉得今天的太阳跑得特别地慢,都看了好几回了,太阳也只跑了有半个时辰的光景。春尚书真真感受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夜里,春尚书躺在床上,心里焦躁,翻来覆去也睡不着。眼前尽是女王病危,宫里人心急如焚,无可奈何的情景。禁不住坐起身来,双手合十,闭了两眼,默默祈祷,祈求神灵,施大慈大悲之心,佑护陛下,早得安康。直到四更时,春尚书才迷迷糊糊睡着。朦胧间,她见太师来到客店。太师看到车马歇闲,甚是气愤,径直走进客房,见她还躺在床上睡觉,勃然大怒,一把掀开盖在她身上的被子,怒喝道“好大的胆陛下生命垂危,命在旦夕,你却在这里睡起大觉来,该当何罪”春尚书听到呵斥,一咕噜爬起来,慌忙叩头,道“太师恕罪,末将该死。”

春尚书猛然坐起,见夜还黑着,眼前无一人影,才知刚才是一梦。她大口地喘着粗气,一脸惊恐,浑身冷汗,坐在床上直愣愣的发呆。

天刚麻麻亮,春尚书便穿衣下床,来到军士们房里,吆喝道“你等速速起来,吃了饭,快备车马。”

春尚书简单洗漱了,吃了些饭,便带着车马、人员,出了客店,向华家走去。来到华家,见大门从里面栓着,便轻轻叩门,叩了几下,无人应答。只好来到前面的医馆。一个十几岁的男童刚刚打开医馆大门。春尚书问到“请问小哥,华老先生在吗”

男童道“师父进宫还没有回来,你有何事”

春尚书道“华郎中,华友明可在”

男童道“师兄正在诊室,你有何事”

春尚书道“有劳小哥,带我去见华郎中。我昨日下午来拜访过他。”

男童道“官人跟我来。”

男童引领春尚书来到诊室外,对她道“官人在这稍等,我去报于师兄。”男童轻轻推门进了诊室,见华友明正在擦桌子,便小声道“师兄,昨日来见过你的那官人又来找你。”

华友明道“快请她进来。”

男童道了声“晓得”,便退出诊室,来到春尚书跟前,道“官人,我师兄让你进去。”讲完,又忙自己的事去了。

春尚书进了诊室,见了华友明,深深施礼,道“华郎中,在下恳求您,去为我王陛下诊病,车马已在外面等候。”

华友明道“官人,你再等一日,也许家父就能回来了。”

春尚书道“华郎中,我王陛下病情危急,实在等不得,万望华郎中莫再推辞,随在下去女儿国,施以妙手,救我王陛下性命,在下不胜感激。”

华友明道“官人,你若是等得,便再等两日;若是等不得,我随你去也可。你王陛下那病,家父私下里悄悄对我讲过,但恐甚是棘手。”华友明面带为难之色。

春尚书听到华郎中愿随她去女儿国,感激不已,道“感谢华郎中大恩大德。车马就在街上,请华郎中起行。”

华友明道“官人稍等片刻,我备了医箱,就与你去。”

春尚书出了医馆,来到马车前等候。不一会,就见华友明从医馆里走出来,刚才那男童跟在他身后,手里提着一个医箱。春尚书赶忙上前,亲自扶华友明上了马车,又从男童手里接过医箱,递进马车里。

春尚书命令军士驱马启行。

接华郎中的军士出了城,快马加鞭。如上次一样。每到一处驿站,便换人换马,继续前行。

回头再说唐僧,自那日逃离女儿国京都城,得了女王信件后,十分感念女王痴心痴情,宽厚仁爱。时常于夜深人静之时,从袖袋里取出女王那信,品看一番。时间长了,自觉有违佛门戒律,便以诵经替代,日日诵经至困乏了,才躺下歇息。如此以来,便很少再看女王那信件了。第三年春天的一日下午,他们师徒四人,来到一处村庄旁,唐僧坐于白龙马上,向前方眺望,只见前方不甚远就是连绵的群山,山前看不到一处村庄。于是,他对孙悟空他们道“徒儿们,今日走了一天,你们也累了,现在天色虽不算晚,但再往前走,天黑之时恐要走到那山里,难讨住处。咱们今日就在这村子里找一处人家歇息,化些缘,明日一早再赶路。”

孙悟空师兄弟三人,都很赞同。

唐僧师徒向村子里走去。来到村子里,却不见有人,且家家关门闭户。孙悟空很是纳闷,问唐僧道“师父,这天还大亮,村里人怎么睡得这么早”

唐僧骑在马上,道“也许是去了地里劳作还未回来。”

他们来到一大户人家门前,孙悟空扶唐僧下了马,然后走到大门前要敲门,见大门两边都插着鲜柳枝,十分好奇,问唐僧道“师父,插着这柳枝是何意思”

唐僧闻听,自语道“想来今日是清明。这西方国里也有我大唐风俗”便对孙悟空他们道“今日是清明节,人们都心情郁伤,你们且不可大呼小叫,更不可莽撞,以免坏了民间习俗,惹出祸端来。”于是,便来到大门前,亲自叩门。

不多会,只听里面有一青年男子声音问“谁呀”

唐僧道“施主,我们是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的和尚,见天色要晚,想借宿一宿。”

一位二十岁左右的男子打开门,见了唐僧,道“原来是师傅,请进来。”

唐僧走进大门,孙悟空也跟着往里走。这男子见了孙悟空他们,吓得浑身直哆嗦,结结巴巴地道“你、你”

唐僧赶忙道“小施主莫怕,这是我的三个徒弟,他们长得虽然有些吓人,但并非恶人。”

男子听了唐僧说,才稍好了些,但仍是一副害怕的样子。男子引领唐僧师徒来到堂屋门前,隔着门上挂着的竹帘,怯生生地对屋里道“老爷,是几个出家的师傅来借宿。”

从屋里传来一位老年男者声音“请师傅们进屋来吧。”

男子掀开竹帘,请唐僧进屋。

一位六十多岁,矮胖身材的老年男者,从上手的太师椅上起身相迎,向唐僧施礼,并请唐僧在他刚坐过的椅子上就座,道“师傅请坐。”

还没等唐僧还礼,孙悟空也走进来。老者见了孙悟空吓得连连倒退,指着孙悟空,哆哆嗦嗦地道“你、你”

唐僧赶忙施礼道“阿弥陀佛,老人家,不要惊慌,他们是我的徒弟,虽然长得古怪,但却不是恶人。请老人家放心。”

老者擦着额上的汗,自语道“几位小师傅怎么”

唐僧道“老人家,不要怕。我们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佛国去取经,今日见天色有些晚了,欲向老人家借宿一宿,不知方便否”

老者听了唐僧一席话,不再害怕了,道“东土大唐高僧能光临寒舍,我朱某不胜荣光。”赶忙让唐僧在上手椅子上坐下,自己则坐到另一侧的椅子上。刚刚坐定,这朱老爷又道“高僧还没吃饭吧”

唐僧揖手道“阿弥陀佛,贫僧只顾赶路,确实没有用斋饭。”

朱老爷向门外喊道“牙儿,你告诉厨房,给高僧一行准备斋饭。再把西厢房收拾收拾,让高僧一行在那里歇息。”

从屋外传来刚才那青年男子的应答声“知道了,老爷。”

朱老爷又向屋外喊道“莲儿,给高僧上茶。”

唐僧道“多谢老人家善待。”

朱老爷道“高僧莫客气。我们穷乡僻壤,只有粗茶淡饭,请高僧莫嫌弃。”

唐僧道“出家之人,不求奢侈,能充饥便可。老人家如此慷慨,贫僧感激不尽。”

丫鬟莲儿用托盘端上茶来,放到桌子上,一一端到唐僧师徒面前。又将朱老爷的茶杯端到他那边的桌子上,然后退了出去。

唐僧与朱老爷边喝茶,边聊了起来。唐僧问朱老爷道“请问老人家,贫僧见这村庄住户也不少,怎么街上却不见一个人行走,家家都关门闭户的”

朱老爷道“高僧远道而来,不知我们这里情况。今日是清明。每逢清明和十月初一这日,人们下午烧纸祭扫回来,都闭门锁户,不再出门。”

唐僧疑惑地道“这是为何”

朱老爷道“高僧为出家之人,可能不知,这清明、十月一是鬼节。”

唐僧道“我们大唐国里也有这节,只是人们并不关门闭户。”

朱老爷道“高僧有所不知,我们这朱家庄,虽然是偏僻之地,然村子西边十几里地就是一个隘口,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从前这地方就是古战场。也不知打了多少回仗,死了多少人,反正我们种地时经常梨出白骨、盔甲、兵器什么的。这些人死后就成了孤魂野鬼。这心慈心善之人死后的鬼魂还好,安生老实。可那些恶鬼、厉鬼就不同了,他们时常出来作害人,索人性命,附身还魂。百姓们都很害怕。尤其是一到清明、十月一这日,人们就早早地关门闭户,不敢出门,生怕被那些恶鬼、厉鬼附了体,害了性命。”

唐僧道“既然百姓害怕,为何还在这里居住”

朱老爷道“祖辈留下的家业,怎好舍去到了别处,没有土地,如何生活再说,这里的土地肥沃,庄稼长得好,收成也多,饿不着人。所以,百姓还是舍不得离开。今日又是清明,厉鬼出没之日,不等天黑,一到太阳偏西,人们就早早地关门闭户,尤其是那些有小孩的人家,生怕厉鬼掳走了他们的孩子,更是紧闭家门,任你如何敲门呼唤,也是闭门不开。恰恰今又是晦日。俗话讲清明日,月黑头,鬼魂满街遛。又道月黑风高夜,鬼魂索命时。哪还有人敢在外面幸亏高僧敲门早,也是老夫年高,经历的事多些,刚才师傅敲门,才让牙儿去开。换成其他人家,任凭你敲破门,喊哑嗓子,才没有人敢给开门哪。”

唐僧道“多谢老人家,若非您容留,恐怕我们师徒四人就要露宿街头了。”

朱老爷赶忙道“高僧不敢如此讲,你们要是在外面住一宿,恐明日早晨就不知道是啥样子了。”朱老爷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

孙悟空嬉笑道“你见过鬼吗”

朱老爷道“那还用说老夫年轻时,家境还比较贫寒,便外出闯荡,做些营生,免不了早出晚归,要走夜路,遇到鬼那是经常的事。”

孙悟空又嬉笑道“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鬼”

朱老爷见问,便拉开了话匣,道“有一年冬天,我回家走过西边隘口时,也就是子时光景,半阴天,天上那月牙时隐时现,路上朦朦胧胧的。刚过了隘口,就见前面路旁的小树林里有灯光,还听见有人在说笑,像似两个人在喝酒。当时我也是年轻胆壮,又喝了些酒,并没感到害怕。又急着往家赶,也没顾那么多。当离那灯光不远时,就听见灯光处有人说来了,来了。我扭头看了看,那灯光处影影绰绰有两个人。又听一人喊我来呀,来呀。听到这喊声,我不知不觉的就向他们那里走去,快到近前,只见他们中的一人端起灯就往树林里走,另一人则跟在他后面,边走边唤我跟我来,跟我来

我见前面是一条光明大道,便不由得跟在他们后面往前走。可不管我走快还是走慢,就是追不上他们,始终离他们有一两丈远,也看不清那两人模样。走了一会,突然,脚下被一硬东西给绊住了,一下子趴倒在地上。伸手一摸,是一台阶,全是石头,冰凉冰凉的,再往前摸,是一断崖,摸不到底,我不禁惊讶。心想这到了哪里刚想站起来再往前走,我突然想起来,遇到鬼掌灯了。听老人们讲过,遇到了鬼掌灯,千万别跟着他走,不然,这鬼不是把你带进河里,就是把你领进井里,把你淹死,他们好借你尸还魂。一想到这,我吓出了一身的冷汗,酒劲也醒了许多,哪里还敢再起来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讲到这,朱老爷停住了,他回忆着那时的情景,依然是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

孙悟空好奇的道“后来哪”

朱老爷心有余悸的道“那两个人一个劲地催我起来走。我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哪里敢动慌忙把棉袄向上一提,严严实实地蒙住头,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直到天泛了亮,我才敢掀开头上的棉袄,往前一看,我的天呀,又把我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朱老爷又停住话,喝了口茶。

孙悟空好奇地追问道“怎么啦”

朱老爷道“这一看,可把我给吓坏了。我正趴在井沿上。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掉进井里去了。我胆战心惊地向前探头去看,这口大土井里的水还没有结冰。我后怕不已,爬起来就往回跑。跑到夜里放灯的那地方一看,那是坟墓前的一个小石桌,石桌上还有贡品和燃完的香的灰烬,不禁又是一惊。我脊背上的冷汗经寒风一吹,整个人透心地凉。到了家就生了一场大病。”

唐僧不禁感叹道“阿弥陀佛,这么险啊”

朱老爷喝了口茶,又道“在我生病的时候,有一日夜里,我模模糊糊听到外面有人喊“石柱,跟我走。”

我听到有人叫我,便应了声,起身打开屋门,探头看门外,只见院子里黑乎乎的,看不见有人。我想回屋,这时又听到刚才那人喊“石柱,跟我走。”边喊边向院子外走去。我一边应着,一边跟着那人向外走,直来到院子门口。那时家里穷,院子门是篱笆做的,没有门闩,正好也没关严。我随那声音刚要出院子门,就听父亲在后面喊“石柱,你干什么去”

原来,我母亲刚才听到开门声,知道我病着,赶忙叫起父亲查看。父亲见我正要出家门,便大声叫我。

我听到父亲喊,止住脚,道“刚才有人叫我,我出去看看。”

父亲赶忙跑过来,探身往大门外看街上黑咕隆咚的,哪里有人赶忙返身关上院子门,又用一根木棍别上,拉着我就往屋里走。回到屋里,给我捂上被子,问我是怎么回事,我便一五一十,将刚才的事情给父亲讲了。父亲听后,担惊受怕地对母亲道“以后,夜里千万把院子门关上,别好。”又对我叮嘱道“夜里,只要是不认识的人喊,千万不能答应,更不能跟他出去。”

母亲听了,害怕地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叹了口气,道“这是厉鬼,要索柱儿性命。刚才要是跟那声音出了家门,柱儿的命就给索走了。”

朱老爷讲完,依然是心有余悸。

唐僧揖首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孙悟空道“这有什么稀奇的你见过鬼长的啥模样吗”

朱老爷一本正经的道“看你小长老说的,我要是看清了鬼的脸面,哪里还能活到今天”民间传说,只要看见了鬼的脸,这人就活不成了。

孙悟空嬉笑道“说来说去,你连鬼的模样也没见过啊。”

朱老爷道“小师傅,你不要不相信,这可是真的。我遇到的是鬼掌灯和鬼索命。这村子里还有人遇到鬼打墙、鬼吹灯、鬼上吊的哪。”

孙悟空听说鬼上吊,觉得稀奇,便对朱老爷道“鬼吹灯、鬼打墙俺听说过。那鬼上吊又是怎么回事”

朱老爷道“我们村子里,有一处老宅,早年这家女主人在家里上吊死了,后来家道也破落了,便没有了人居住。屋子里经常闹鬼,夜里常听到屋子里嬉笑哭嚎之声,村里人都叫他鬼屋。”

唐僧点着头道“贫僧也听说过,房子闲的时日长了会招鬼。”

朱老爷点了点头,继续道“有一日,一个道士路过我们村,夜晚要借宿。调皮蛋狗子便对那道士说有一房子,就是时间长了没人住,你若不怕,可带你去那里。

那道士不以为然的道贫道云游四海,不信鬼神,哪里不敢住

于是,狗子便给那道士拿了床被子,将他领到鬼屋院子门口,指着院子里的房子道就是这房子,你住便是。

那道士抱了被子,进到老房子里,简单地腾挪出一块地方,找了一张破席,铺在地上,又找了一块砖头当枕头,躺下来,盖了被子便睡。到了半夜,被一群男女嬉笑声吵醒。只听一男子道来了、来了。另一男子道我的。又有一女子道我的,都别争了。

道士睁开眼,见屋里黑乎乎的,并没有人。于是,也不理会,继续睡觉。这时就听到刚才那女子走过来道道士,咱来做一游戏

道士睁开眼,见是一少妇,长得风姿绰约,十分漂亮,便坐起身来,道好啊,做什么

女子道咱来钻圈取宝,如何

道士道如何做

女子指着桌子前面吊着的一个绳环,道钻进这圈子里,拿前面桌子上的那银元宝,谁拿了归谁。

道士道你做一演示

女子道道士看好。说着,女子将头伸进那绳环里,再伸手拿了桌子上的一个银元宝,复将头抽回来。对道士道看懂否你来。

道士看了,暗暗讥讽道你这吊死鬼,是想让我把头伸进去,你好收了绳勒死我,你借我尸还魂呀。只可惜,你这道行还浅了些。如此雕虫小技,我怎会上你当于是,便想戏一戏这吊死鬼。

道士站起来,左手抓住绳套,右手握了拳,将胳膊伸进绳圈里。

女子见了,道不是这个头。是那个头。女子用手指了指道士的脑袋。

道士缩回拳头,指着脑袋,道是这个

女子高兴地道是这个,是这个

道士两手抓着绳套,伸着头就要往绳套里钻。女子兴奋地催促道钻呀,钻呀

道士故意戏这女子,把头在绳套前伸伸缩缩,就是不把头伸进去。这

女子急得不停地催促道快钻呀,快钻呀

道士戏耍了片刻,站直身子,道这游戏不好玩。换一个来。

一彪形男子走了过来,对女子道你不行,看我的。说着,把女子推到一旁。女子不情愿地做了个鬼脸,这一做鬼脸,她的鲜红的舌头伸到了嘴外,足有半尺多长。道士见了吓了一跳。

男子对道士道咱来开瓢游戏

道士道怎个玩法

男子道你看着。说着,右手捡起一块砖头,躺下来,将头枕在刚才道士枕过的那块砖上,挥动右手里的砖头,猛力向自己头上拍来。只听哐当一声响,犹如把一葫芦砸开一般。那男子站起身来,道道士你来。

道士看了,暗自道如此游戏,一砖下去,我便脑浆迸流,哪里还有性命迟疑着不敢接男子手里的砖头。

男子见道士不做,喊道伙计们,帮我把他按倒。

好嘞另一个男厉鬼应着,狰狞着面孔,向道士扑来。

刚才那女子,披头散发,向上白愣着眼,伸着半尺多长、鲜红鲜红的舌头,张牙舞爪地也向道士扑来。

道士见事情不妙,拉开屋门就往外跑。身后一阵大喊别让他跑了捉住他随即碎砖乱石就向道士砸来。

第二天,道士带着几个胆大的人,到那老屋里查看。只见房梁上吊着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挽了一个活套,另一端系在桌子腿上。桌子上石子、砖块摆了一堆。道士当作枕头的那块砖头被砸得粉碎。地上到处都是扔的石块和碎砖头。道士看了后怕不已,众人见了唏嘘不止。从此以后,这老屋再无人敢进去过。”朱老爷讲到这里,顿了顿,又道“如此种种鬼怪之事,比比皆是,也望高僧一行路途上多加小心。”

唐僧道“恶魔厉鬼,到处都有。我师徒去西天取经,就是为了安抚、超度那些孤魂野鬼。”

朱老爷还要说什么,牙儿走进来,对朱老爷道“老爷,斋饭备好了。”

朱老爷听了,止住话,对唐僧道“高僧,请用斋饭吧。”

唐僧起身,向朱老爷施礼道“多谢朱老爷善待。”然后随牙儿出了堂屋,到餐房里用斋饭去了。

唐僧师徒用完斋饭,天已大黑。唐僧便对侍奉他们的牙儿道“小施主,今日已晚,我师徒不再打扰朱老爷了,明日再去拜谢,请小施主转告。”

牙儿道“师傅说的是,今日清明,我老爷奔波了半日,心情也有悲伤,明日再见最好。”又道“西厢房已收拾好了,我带师傅们去歇息。”

牙儿带着唐僧师徒,来到西厢房门前,他推门进去,把灯点亮。走出来道“师傅们歇息吧。有什么事情,喊牙儿便是。”说完退去。

唐僧进了屋,见是一个大土炕,能睡五六个人,炕上被褥齐全。孙悟空扶唐僧于炕上近炕桌处坐下。

猪八戒、沙和尚进了屋,放下钉耙、行李,道“今儿真是累坏了。”上炕倒头就睡,孙悟空也挨着沙和尚躺下来。不一会,他们三人便睡着了,猪八戒和沙和尚还打起了呼噜。

唐僧盘膝在炕上,手捻佛珠,微闭双眼,诵起经来。诵了一会,睁开眼,看了看熟睡的徒弟们,又望了望门外。门外漆黑一片,唐僧不免有些忧伤。心想自辞别大唐,至今已六七年了,也不知距那西天还有多远,更不知要再走多久。今日适逢清明,他也想起了已故的母亲和祖母,心里自然是又添了些凄凉。又默默地坐了一会,竟鬼使神差地又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春天,女儿国女王对他的恩爱,禁不住又从袖袋里掏出女王的信来看。刚看片刻,从门外吹进一股阴风来,吹得油灯火焰晃闪,吹到唐僧身上,立时迷迷朦朦。就听得门外女儿国女王的声音在喊“哥哥,你这两年可好妹妹好想你。”

唐僧寻声望去,只见女儿国女王走进门来,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唐僧很是惊愕,慌忙下了炕,不由地也深情地问了声“妹妹可好”

女王走到近前,拉住唐僧的手,十分忧伤地道“妹妹不好。自哥哥西去,妹妹日日思,夜夜想,可总是见不到哥哥面,妹妹好想哥哥。”说着,止不住流下泪来,偎进唐僧怀里。

唐僧痛爱地搂着女王,为她擦着泪,情意浓浓的道“哥哥也是,心里总是放不下妹妹,可是哥哥没有办法”唐僧满是无奈。

女王抽泣着道“哥哥不要挂念妹妹,免得伤了身体。妹妹也将西去,但却不知将来能否再见到哥哥。今日特来向哥哥告别,望哥哥去西天路上,一路保重。妹妹先走一步,在来世里等你。”

唐僧听了,十分惊诧,道“妹妹要去哪里”

女王也不回答,只是含情脉脉地望着唐僧,道“哥哥保重,妹妹去了”女王用手抹着眼泪,依依不舍地向外退去。

唐僧赶忙用手去拉女王,可哪里还能够得着抓得住望着女王渐去的身影,焦急地大声呼喊道“妹妹”

这正是殷殷一腔爱与恋,默默相思情不断。临终托梦诉衷肠,只盼来世成姻缘。

春花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