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五十三回 神灵佑护忠义者 历尽艰难奏凯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天将亮,杨府尉率领大队人马来到木山北的山脚下,紫校尉和响三山老远就迎了过去。紫校尉一见杨府尉,就迫不及待地道“大人,我们发现”

杨府尉几乎同时问道“楠木大树在”杨府尉赶忙止住自己的话,对紫校尉道“你讲,你讲。”

紫校尉指着山脚下这片树林兴奋地道“大人,您看,这片树林的大树,都是楠木树”

杨府尉惊讶地望着这些粗大的树木,似乎还不敢相信,道“真的吗”

紫校尉认真地道“真的,大人,不信您看”她激动地拉着杨府尉,来到一棵大树前,用手抚摸着,然后又指着树冠让杨府尉看。

杨府尉看着眼前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楠木树,激动得热泪盈眶,由衷地称赞道“紫校尉,你找到了楠木大树,劳苦功高。”

紫校尉感慨地道“大人,属下岂敢贪功这全凭了先王的佑护,给我们的指点啊”

杨府尉惊讶地道“如何回事”

紫校尉道“大人,昨日上午,属下正与响三山开道搜寻,忽然见前面有一只小梅花鹿,属下便想起了大人梦遇仙人之事,觉得这只梅花鹿定是受了先王所遣,引领我们寻找楠木大树的,于是,便悄悄跟随她,一路来到了这里。然而,到了这里,却忽然不见了梅花鹿的踪影。后来我们便发现了那棵楠木大树”紫校尉指着那棵二三搂粗的楠木树,继续道“响三山又发现这片树林中的大树,都是楠木树”紫校尉讲得眉飞色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杨府尉听后,感慨万千,忙转身面对南天,一面作揖,一面至虔至诚地道“感谢先王垂怜感谢先王佑护”

大队人马陆续来到,有的抱着大树又是抚摸,又是亲吻;有的则兴奋地围着大树撒欢似地奔跑。人们欢呼雀跃,高兴万分

杨府尉望着一棵棵参天的楠木大树,欣喜不已,她让随从唤来万把头,命她速速砍伐。万把头忙道“大人,切不可急于砍伐。这些楠木大树,都是山中之宝,一定要先祭拜完山神爷才能开采,不然,山神爷动怒,又生麻烦。”

经万把头一提醒,杨府尉也意识到了祭拜山神的重要性,连连道“那是,那是。”又道“万把头,你是伐木把头,就由你来主持吧,一切由你安排。”

万把头道“小民遵命。小民愿为大人效力。”然后呼唤人找来石块,在最初发现的那棵楠木大树北侧,朝向木山支起一个祭台,取来供品、香炉,置放在祭台上。

万把头站在祭台前,燃着三支香,持在手中,虔诚作揖,然后直起身,仰起头,面向木山,祈祷道“天神,山神,地神,三神爷在上,俗子万山红,携伐木人进山伐木。我等历尽千难,终于找到梦寐以求的楠木大树。俗子知道,这些楠木大树均为山神爷之宝,但我等所采,并非俗子百姓所用,而是为大慈大悲菩萨和万民敬仰的先王建造成仙殿所使,肯求山神爷慷慨释宝,准许我等采伐。采伐时如有惊扰,还望三位神灵慈悲宽怀,恕我等惊扰之罪。并祈求三位神灵,保佑我等一帆风顺,将楠木大树运出大山。俗子万山红千恩万谢,感激不尽。为表我等诚意,现设供进香,俯伏叩拜。”祈祷毕,又作了揖,上前将香插进香炉里,然后退回到原处,跪地磕头。

杨府尉引领众人,站于万把头身后,也跟随万把头伏身叩头。

祭拜毕,万把头转身面向众人,面向苍天大地,大声呼喊道“开斧了”这声音浑厚洪亮,响彻山谷,在山涧中久久回荡“开斧了”

万把头操起地上的一把大斧,来到一棵楠木树前,用足了劲,抡园大斧,向大树根部砍去。只听得“砰”地一声响,大斧结结实实地砍进大树里,掀起一大块木碴。

其她伐木人见万把头砍了第一斧,也纷纷抡起斧头,或操起大锯,采伐起来。一时间,山谷里“砰砰啪啪”“吱吱呀呀”响成一片。不到一个时辰,又传来万山红洪亮的呼喊声“顺山倒来”随后就听到“咔嚓”“呼啦”的倒树声。其后,不断地有万把头的呼喊声和大树倒地声在树林中响起。

到了第三天下午,除供台前的那棵楠木大树外,其他的楠木树都被砍伐倒了。紫校尉见只剩了供台前的这棵,便带着七八个人,来到这棵大树前,指挥着就要砍伐。万把头见了,赶忙上前阻止,道“大人,这棵树是楠木王,万万不可砍伐。”

紫校尉道“我大致看了一下,砍伐倒的楠木树,也就三十来棵,距要求的数目还差不少,不伐他岂不是差得更多”

万把头担忧的道“大人,这是棵楠木王,若是采伐了,木山里的楠木就会绝了迹,山神爷怎会愿意会出大事的。”

这些日,在山林里所遇到的种种事情,着实让紫校尉感受到了神灵的威严,听万把头如此一说,便不敢再动这棵楠木王。

紫校尉仔细清点完砍伐倒的楠木树,来到军帐中,向杨府尉汇报道“大人,属下清点了这些楠木大树,一共二十八棵。”

杨府尉听了皱起了眉头,为难地道“成仙殿共需要四十根楠木,我们才采伐了二十八棵。差了这么多,再上哪儿找去”

紫校尉也束手无策,怔怔地没了话说。

梅参军安慰道“大人,您莫着急,要不再唤万把头她们来商议商议”

杨府尉只好点了点头,让红侍从去唤万把头和响三山二人。不多会,万把头和响三山来到帐中,见了杨府尉,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杨府尉开门见山的道“二位把头,你们也见了,咱们虽然找到了楠木大树,但数目还差不少,你们看再往哪里去寻找”

万把头道“敢问大人,成仙殿需要多少根楠木”

杨府尉道“本官来时,春尚书给了本官一份清单,上面写得很清楚,共需四十根。”

万把头惊讶地道“要这么多呀小民刚才看过,咱们伐倒的才二十八棵。差了这么多,就是加上那棵楠木王也不够呀这可怎么办”

经万把头如此一说,大家更没了主意。

万把头沉思片刻,又道“大人,你那清单中有没有写明木料的粗细和长短呀”

杨府尉道“当然有,写的都很清楚,不然,怎知道采伐什么样的”

万把头道“那就好。大人能否拿来让小民一看”

杨府尉从胸前掏出一个信函,从中取出一张纸来,递给万把头,道“万把头,你瞧瞧,这就是所需木料清单。”

万把头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展开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对杨府尉道“大人稍等,小民去去就来。”说完,转身跑了出去。

杨府尉等见万把头跑了,不知她是何意思,惊诧不已,都怔怔地站在那里,谁也不说话。

过了好一阵,万把头兴冲冲地跑回来,对杨府尉道“大人,报告你个好消息”

杨府尉见万把头那兴奋状,急忙道“什么好消息你又找到楠木大树了”

万把头摇着手道“没、没有”

杨府尉听了,立时泄了气,悻悻地道“那有什么可高兴的”

万把头道“大人,成仙殿所需的木料够了”

杨府尉疑惑地道“怎么讲”

万把头拿着木料清单,凑到杨府尉跟前,指着清单对她道“大人,你看,成仙殿所需的木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只不到一丈长的就有八根,又有不足两丈长的十二根。可咱们采伐的大树,哪棵都有十余丈高”

杨府尉没明白万把头的意思,淡淡的道“那又如何”

万把头道“大人,刚才小民仔细地量了那些楠木树,按照大人清单上所标的粗细、长短,这二十八棵大树,出四十根成仙殿所需木料应该绰绰有余。”

众人听了惊喜不已。

杨府尉感慨地道“我等能采伐齐成仙殿所需栋梁之材,全是得了先王及各位神灵的佑护啊。”言罢,双手合十,面向帐外蓝天,默默祈祷。

大家见了,也祈祷不止。

杨府尉祈祷完,又长叹一声,脸上又笼罩了为难之色。

紫校尉疑惑不解地道“大人,我们已将所需木料采伐齐了,大人还有何可烦心的”

杨府尉道“紫校尉,我们虽然采齐了所需木料,可这些大树每根都有万斤之重。咱们既无车辆可载,又无道路可走,仅凭我等肩扛手抬,路途又这么远,怎能运的出去”

紫校尉道“大人莫愁,属下速速回三山府,调集人员来运木料。”

杨府尉仍然忧愁地道“紫校尉,莫说你这一来回要用许多日。就是人员来了,山地崎岖陡峭,林中树木稠密,这楠木大树又这么长,如何往外运难道还要填壑修路,伐木开道不成那将到何时”

紫校尉道“大人,咱们可把大树按大殿所需尺寸截好,这样,就好运了。”

万把头忙道“大人,这样不可。咱们按尺寸截好,万一运输过程中有磕碰,那就不能用了,到时候,可能就不够数了。”

响三山嘟囔道“要是这样,怎能运的出去”

大家一时又没了主意,都闷不着声。

万把头沉思片刻,忽然笑道“大人,何需为此烦心”

杨府尉叹息道“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何况运送这些树木已是摆在眼前的事情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些楠木大树,却又眼睁睁地看着运不出去,怎能让我不忧”

万把头嬉笑道“大人,我等是先王的臣子百姓,先王对我们必定佑护”她一边说,一边抱拳向着帐篷外的苍天施礼,又道“先王怕我们力单,即使采伐到这些楠木大树、也运不出这深山密林去,因而,便将这些楠木大树都调集到了这里,还为我们备好了可载万斤之车马,铺好了阳关大道”

杨府尉听了,以为是万把头在调侃,对先王不敬,面露怒色,低声呵斥道“住口”

万把头见杨府尉生了气,便不敢再嬉笑,一板一眼的道“大人,请你移步帐外说话。”

杨府尉不知万把头何意,只得跟着万把头走到帐外。其他人也疑疑惑惑地跟了出来。万把头指着滚滚的子母河水,认真地道“大人你看,往年这个时候,河水还少,尤其是上游,河水很浅。可今年,前些日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河水陡然增多,这上游里也能行得大船,这不是阳关大道是什么行驶的大船,不就是那可载万斤的马车”

杨府尉并未明白万把头话的意思。她想若不是这条河,我们还可运送这些木料翻过银山。只要翻过银山,就是平原,那就好办了。可现在正是这涛涛河水,挡住了去路。于是忧心忡忡地道“河水涛涛,正是阻隔了我等出山之路。河水淼淼,虽可行万斤之舟,但辽阔河面,却无一条船舶,又如何载木出山”

万把头道“大人,我们采伐的树木,每棵都有一二十丈长,若用船运,哪有这么大的船”

杨府尉道“我等既没有船,有船也不能运,这涛涛大河对我们只是障碍,你还有何可高兴的”

万把头嬉笑道“大人,咱们可以造船”

杨府尉听了生气地道“你岂不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造船哪有那么容易我等既没有工具,更不会造船,怎能造得出船来再说,我等时日所限,又怎能等得休要再想这些不着边际之事。”

万把头见杨府尉很不乐,便不再敢兜圈子,道“大人,你听小民讲,咱们把采伐的大树,做成一个个木排,放进河里,让这木排顺流漂下,只要有人掌排,这些木排只需一两日工夫,便可漂到三山府码头,比那坚车良马还快”

杨府尉听到这才真正明白了万把头的意思,高兴地一拍手,连声道“好,好”赶忙又双手合十,向着苍天祈祷道“先王,我等臣子感谢您的佑护,终生不忘您的恩德。”

第二日一早,万把头正指挥着人们往河滩上搬运楠木树,梅参军走过来,心有疑虑地对万把头道“万把头,我昨夜忽然想起,以前曾听人说过,这种楠木很沉,放到水里会沉底,是这样吗”

万把头听了心中一惊,道“大人,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老人们讲过这事。小民以前从未采伐过楠木,所以把这事给忘了。这可怎么办”万把头一时也没了主意。

梅参军道“能不能砍伐些松树,与楠木绑在一起,帮着他们浮起来”

万把头摇着头道“大人,鲜松木本身就已经很沉了。这么多的楠木,那要多少松木才行”

梅参军也犯了难,道“这如何是好”

万把头望着眼前的一棵棵楠木大树,却没有办法运出去,急得团团直转。

梅参军沉思了片刻,又问万把头道“竹子行吗”

万把头道“竹子当然好了,尤其是大竹杆,他是空心的。可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大竹竿哪”

梅参军道“万把头,那竹子喜水,说不定这河边的山坡上就有。你可遣两路人,沿着河上下游去寻,或许能寻得到。”

万把头赶忙唤来十几个人,将她们分成两伙,让她们带上刀斧,分别向上、下游去寻找大毛竹。

真是神灵相助,也就个把时辰光景,去上游寻找毛竹的人,抬着一根碗口粗细,七八丈长的大竹竿回来了。万把头见了,欣喜若狂,问明情况后,又派了好几十人,随她们再去砍毛竹。到天黑时,已砍来一大堆的毛竹。

次日,万把头指挥着大家,有的用竹竿扎成一丈多宽的三层竹筏,有的在山坡上砍伐松木,有的则在河里用采伐来的松木搭建简易码头。整个河滩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简易码头建好后,人们将扎好的两个竹筏拖到码头边的河里,顺着河流方向摆好,再把四根楠木大树沿简易码头滚到两个竹筏上,用绳子与竹筏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木排驶离简易码头,停放在下方的河边。如此,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将二十八棵楠木扎成七个木排。七个大木排一溜的沿河边摆开,只待放排。

杨府尉望着做好的七个大木排,心里由衷地高兴。

晚饭后,杨府尉召集来紫校尉、万把头和响三山等人商议放排之事。

万把头道“大人,由于楠木很沉,虽然加了竹筏,但每个木排也载不多人,依小民看,为保险起见,每个木排上除有两个伐木人掌排外,至多再载两三个人。”

杨府尉想了想,道“就依你的意思办”又对紫校尉道“本官与万把头乘第一张木排。你带领剩余人员走陆路,一路上要确保人员安全。”

万把头劝道“大人,这次放排,不同以往,路上可能有危险。大人还是从陆地上走吧。”

紫校尉也道“大人,那样太危险,还是属下打头阵,您从陆路走。”

杨府尉道“自进山以来,本官什么危险没经历过再说,有先王及神灵佑护,我们必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本官心意已决,不要再劝。”

大家见杨府尉决心已定,只好依从。

次日,大家早早地起来,简单地吃了饭便各就各位。此时,初升的太阳照的天空中霞光万道。子母河上,碧波滔滔;七个木排沿着岸边摆放。

第一张木排上,万把头昂首站在木排的排头,杨府尉和梅参军、红侍从站在木排中间,另一个伐木人手持竹篙,站在木排尾部。其他木排上,人们也已准备好,只等一声号令,便可撑排起航。

万把头面向前方辽阔的子母河,高声喊唱道“天苍苍,水茫茫,各路神灵帮我忙,助我木排乘风浪,保我人马一路畅。俗子俗民万山红,鞠躬谢过各神灵。”万把头喊罢,向着前方,向着左右两侧的大山,各深深地作揖鞠躬。然后,大声喊道“起航喽”

万把头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起航喽”

万把头从腰间抽出砍刀,挥刀砍断牵拉木排的绳子,抄起放在木排上的竹篙,用力将木排向江心,向下游撑。其她掌排人,也已砍断绳子,用力撑篙。木排缓缓向江心、向下游漂去。片刻,木排在滚滚河水地推动下,如脱缰的野马,顺流而下。

七张木排犹如一条戏水的长龙,随波起伏,直向下游驶去。

紫校尉等几十个人,在岸边挥舞着手,欢呼雀跃,呼喊着,向杨府尉她们送行、祝福。

杨府尉站在木排上,放眼望去前面是宽阔的河面,河水波涛汹涌,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杨府尉又看两岸树木葱绿,森林茂盛;群山连绵,山峦叠嶂。

木排进入峡谷,更有另一番景致山崖陡峭,如斧劈刀削;河水拍岸,浪花翻卷。峡谷上,猿啼虎啸,更显峡谷幽深。

杨府尉目不暇接,情不自禁的啧啧称赞山河壮丽,江山多娇。河水拍打着木排,哗啦啦作响,激起的浪花拍到木排上。杨府尉只顾欣赏美丽山河,浪花打湿了她的脚,溅到了她的身上,她全然不知,全然不觉。

万把头掌着木排,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放声大喊“哎,我们回家了”

喊声在峡谷间回响“我们回家了”

天黑不久,万山红的木排就来到三山府码头。杨府尉上了岸,立即命红侍从去京都城报信。红侍从借了战马,快马加鞭,来到京都城南门,叫开城门,直奔春尚书府。

春尚书知悉,喜不自胜,赶忙更衣,乘了轿子,来到太师府,向太师禀报。太师听了,也是高兴万分。

次日一早,金殿议国事之时,太师特意夸赞春尚书,不辱使命,按照预定日期,采伐到了楠木大树,为建造佛仙殿立了大功。

春尚书好不得意,立时趾高气扬起来。众大臣虽然看不惯她这样子,心有不满,但因她确实立了大功,也不敢有微祠,只能隐忍,随她得意去。

太师又道“杜大人,春大人采伐到了佛仙殿栋梁之材,其后事情就看杜大人你的了。杜大人务必要抓紧时间,确保佛仙殿如期竣工。否则,误了供奉先王大事,本太师定会严惩不怠。”

杜尚书听了,心里不禁暗暗叫苦。她至今还没有找到干燥木料的办法,这些大料采伐来了又有何用可她哪里敢讲只得硬着头皮应承。

议事毕,杜尚书出了金殿,急匆匆地往王宫外走,她想赶紧找柳府丞商议对策。当走过春尚书身旁时,却听春尚书喊到“杜大人,且慢走,春某有话要与大人讲。”

杜尚书心里着急,也明白春尚书叫住她的意思,本不想理她,但碍于礼节,不得不放慢脚步。春尚书走过来,幸灾乐祸的道“杜大人,我昨夜得到这个喜讯,你猜,第一个想告诉谁”

杜尚书明白她是为了刺激自己,故意装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道“春大人想告诉谁”

春尚书奸笑道“你杜大人呀我第一个就想告诉你,想让你高兴高兴。可我又怕你高兴得过了火,睡不着了觉。况且天也很晚了,再去拜访,确有不妥,只好作罢。”

杜尚书挖苦道“多谢春大人,有了喜事第一个还能想到我杜某。”

春尚书也讥讽道“大人说哪里话以前杜大人这么关照春某,给了春某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让春某激动得一直寝食不安,春某怎能忘记有了这样的好消息,春某怎会忘了你”

杜尚书心烦意乱,哪里还有心情和工夫与她斗嘴只好推脱道“杜某谢谢春大人的美意。今日杜某还有事情,改日再与大人闲叙。”说完,急匆匆向王宫外走去。

春尚书望着杜尚书那匆忙的样子,心里一阵窃喜。

杜尚书匆匆忙忙回到尚书府,直接来到花园里,走到挂着两捆木段的树前,让跟在身后的金侍从把挂在树上的两捆木头取下来。杜尚书蹲下身,从绳子里把木头一根根地抽出来,仔细地观看,用手掂量。摆弄了好一会,也没见两捆木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失望地叹息一声,把手中的木头扔在了地上。

杜尚书回到府堂,让金侍从唤来柳府丞。杜尚书见了柳府丞也不寒暄,直截了当的道“柳大人,刚才本官得知,那些楠木大树已到了三山府,下午就能运抵京都城。柳大人你看,这如何是好”杜尚书一副焦躁不安的样子。

柳府丞虽然一直都相信能采伐来楠木大树,可当听到这消息,还是让她吃了一惊,立时感到肩上的胆子更重了,不无担忧的道“大人,以后的事情就都落到咱们身上了。”

杜尚书忧心忡忡的道“可不是怎么才能把这些楠木大树弄干哪”

柳府丞也为难的道“大人,卑职也一直为这事伤透了脑筋。卑职问过了所有的木匠,她们都说没有好的办法。”

二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片刻,柳府丞又道“大人,这些木匠中,只有徐总监管的徒弟康木匠,问他时吞吞吐吐,不说会,也不说不会。卑职再探探他,看看他是否真的有办法”

杜尚书想起,她去驿站问过徐总监管,便不愿让柳府丞再插手其中,道“还是本官去找他们谈吧。”

柳府丞道“这样更好。大人找他们咨询自然比卑职要好得多。”

下午,杨府尉骑着一匹枣红马,由梅参军和红侍从簇拥着,精神抖擞地走进京都城南城门。其后是运送楠木大树的车队。车队浩浩荡荡,足足有三四里路长,好不壮观。你看那每一棵楠木大树,都是由两辆马车载着,前面的那辆马车由三匹马牵拉,而后面的那辆马车则是车把朝后,由四个人扶着车把,掌握方向。每棵楠木大树树身上,都系着鲜红鲜红的绸子布。拉车的马匹,额头上都系着大红花,每匹马都是膘肥体壮,精神抖擞,行走起来,马头一点一点的,趾高气扬。运送楠木的人,也是个个精神抖擞,一副无比自豪的神情。

京都城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聚集于道路两旁,争相目睹这壮观场面。人们见这楠木大树,每棵都有一两搂粗,近二十丈长,两辆马车载着一棵,还压得马车“吱呦”“吱呦”的响,禁不住啧啧称奇,交口称赞。

柳府丞迎到工地外,见了杨府尉拱手道“杨大人辛苦。”

杨府尉赶忙跳下马,还礼道“柳大人辛苦。”

柳府丞将杨府尉引领到工地的木工棚下,请她坐下来歇息,道“杨大人一行,一去就是两月,山高林密,一定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难吧”

杨府尉感慨地道“回大人话,我等进山,不知山中规矩,开始确实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难。我等能采伐到这些楠木大树,并顺利地运出山来,全是得了神灵和先王的佑护啊”说着,向南天拱手施礼。

柳府丞听得云里雾里,道“此话怎讲”

杨府尉道“大人,说来话长。我等一行,进山之前忘记祭拜山神,因此,山神动了怒,让那些野兽捉去了我们十几个人。后来,我等醒悟过来,为山神修缮了庙宇,又为山神设供进香,向山神讲明了来意,并求山神原谅。果然,山神开了恩,释放了被野兽捉去的所有人员。在下见伐木期限将至,仍是两手空空,便求先王指点迷津。果然,第二日,先王就遣了梅花鹿引领我等找到了楠木大树”她讲着,两眼已湿润,感慨地道“若没有先王的佑护,我等怎能采伐到楠木大树即使采伐到,又岂能运得出深山密林我等一行,全托了先王的福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柳府丞也动情地道“先王如此眷顾我等,我等当赤心不改,至死效忠先王。”

杨府尉真诚地点着头,道“大人说的是。”

柳府丞道“杨大人连日辛劳,恐已疲惫之极,卸木料之事交于柳某便是,大人快快回府歇息去吧。改日,柳某一定登门拜访,愿详听大人一路所见所闻。”

杨府尉起身,向柳府丞施礼道“大人,在下还要向春大人复命。告辞了,改日再叙。”

柳府丞把杨府尉送到工地外,望着杨府尉渐渐远去的身影,思绪万千。

这正是历尽艰难两月整,采来楠木完使命。却又苦了杜大人,黔驴技穷忧心忡。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