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421章 初议契丹(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刚才的冒失或许没人在意,但若继续这么胡来,在圣上眼中的印象就会大为降低。失去了圣上的好感,这官也就当到头了。

郭崇韬无疑是最快的,因为他最先知道此事,有着先天的优势,这是其他大臣不能比的。

“启奏陛下,臣以为应该从各道、都督府、都护府抽调大军,军队数量如何,可以参照契丹大军的数量。

每次契丹大军南下,虽说动辄数十万,但其中契丹本部军队一般不足一半,实力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强大。但朝廷需要与契丹交战,也需调集契丹军队一半兵马,方可力敌。

所以在臣看来,除却幽州的兵马外,朝廷或许得从禁军和各地抽调十万到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增援。”郭崇韬建议道。

郭崇韬本身在幽州任过职,知道幽州如今的情况。如今幽州节度使兵马一共八万人,除却幽州城内外有两万五千军队外,其他各州加起来才有五万五千人。

实际情况是,其余十一州,每州兵马少则三千人,多则六七千人。若面对契丹几十万军队南下,这些州想要坚守住很难。

靠幽州本地兵马不行,朝廷就必须增派援军。

“陛下,如今便从各藩镇抽调军队是否太着急了?若契丹并没有南下,抽调十余万军队,劳民伤财不说,也会影响士气。”李珽开口质疑道。

“若不现在准备,难道等契丹大军真的南下后再做决定吗?到时候就迟了。”郭崇韬有些着急。

“陛下,李尚书所言有些道理。契丹虽说是朝廷劲敌,但如今局势尚不明朗,贸然调兵,恐会引起骚乱。”韩偓也开口支持李珽的建议。

若契丹真的南下,韩偓自然不会反对,可如今契丹并未南下,现在就大规模调集军队,着实有些冲动。

“陛下,臣认为何不先让幽州自行募兵,用以加强边塞各州的防务?”安金全提了一个建议。

不过他这建议刚一说出,就感觉到殿内的气氛有些冷。

本来面无表情的圣上,此时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安金全哪里不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

幽州节度使本身就未真心归顺于朝廷,这也是李存勖谋逆一案带来的后遗症。

李存勖谋逆一案,李柷为了尽可能稳住朝廷局势,对于幽州、横海两镇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虽说朝廷给幽州节度使派了新的节度副使和行军司马,但朝廷对幽州各州的控制却是不如河东道、关内道等地。

如今幽州已经有八万军队,若朝廷让幽州自行募兵,那就真的成了尾大难甩的局面。一个拥兵十余万的藩镇,朝廷如何管理,会不会成为魏博那样,后者在伪梁就是尾大难甩的那种,朱友贞的东梁朝廷处处受制于魏博杨师厚。

所以安金全刚说完没一会儿,李青阳就开口了,“陛下,臣以为不可。幽州已有八万军队,若允许其自行扩军,到时候幽州之于朝廷,就如魏博之于伪梁,朝廷切不可开这个口子。”

安金全本来想忍忍,但想到这个话题是自己开始的,他总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陛下,臣并无纵容幽州坐大的意思,只是认为朝廷若不能及时增援幽州,仅凭幽州自身兵马很难阻挡数十万契丹大军的南下。”安金全连忙解释道。

听到这话,李柷的脸色缓和一些。不管安金全是否真的这么想,但对方既然肯定解释,说明事情没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陛下,臣有一策可以弥补幽州兵力不足,但又不会让幽州趁机坐大。”郭崇韬伺机站出来说道。

“爱卿详细说来看看!”李柷沉声道。

“回陛下,臣以为可以在幽州本地抽调那些部族男丁协防。幽州境内的部族众多,有奚人、鞑靼人、回鹘人、吐谷浑人等,若契丹南下,这些部族也会受到影响。

这些部族虽说实力并不是很强,但胜在部落较多,成年男子足有数万之中,若能抽调一部分,也是一股不俗的力量。”郭崇韬因为在幽州任过职,所以对于这些事都比较了解。

“陛下,臣以为不可。”赵观文站出来反对道,“郭尚书此举虽然可以避免幽州借机坐大,但却会让这些部族染指幽州权柄,长久以往定成祸害。”

赵观文直接反对,让郭崇韬脸色不太好看,当即辩解道,“只要能击退契丹,这些隐患都可以在战后解决。”

“可若是朝廷在此战中损失过大,岂不是只能看着幽州各势力趁机坐大?”赵观文只是就事论事,自然不怕郭崇韬。

李柷对于众人的争吵并未阻止,只是冷眼旁观看着。

相比于这几人的活跃,倒还有几人甚是低调。

看着在那里闭目养神的张承业,李柷不禁皱眉,“枢密使可有好的建议?”

很显眼,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对之前众人的建议都不满意。

张承业慢悠悠地起身回道,“回陛下,老奴认为可以在幽州各地组建团结兵,由朝廷直接派人统领,负责协守幽州节度使下辖各州。战后视情况或解散,或编于军中。

契丹南下,幽州独自无法应对。幽州各州只需在朝廷的援军抵达之前守住城池即可,团结兵抽调较为迅速,虽战力较弱,用于防守倒也绰绰有余。”

不愧是枢密使,张承业这建议一出,众人一时间竟无法反驳。若只是守城,团结兵的确可以胜任;若担心幽州趁机坐大,朝廷直接派人统领团结兵即可,战后直接遣散,也就不用为此担心。

李柷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枢密使所言极是,幽州兵力之不足暂以团结兵顶替。但此举并不是长久之计,为避免大战到来之时地方兵马无法快速集结,从即日起便给地方下令,让其先行抽调兵力,待战事来临之时,速至太原集结。

户部这边也要开始准备粮草物资,以便不时之需。”

李柷说的容易,但具体操作却是比较麻烦,也需要六部齐心协力。而且这只是把幽州兵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可其他事都还未商定,又免不了一番争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