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632章 梁蜀出兵(一)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臣以为此时出兵无疑会让朝廷遭受李唐的报复,应立即联系梁国,让梁国先出兵,吸引李唐的注意。”

毛文锡话音刚落,张格便起身唱反调。

两人的不和已经来到了明面上,虽说张格之前反对跟梁国结盟,但作为皇帝的王建想要出兵,张格自然不会去反对。

他此时反对毛文锡,是反对先于梁国出兵。

“若此时不出兵,李茂贞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丧失一个盟友。”毛文锡狠狠地瞪了一眼张格,可对方对无所畏惧,这让他又急又气。

“李茂贞手中不过一州之地,就算是他在,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帮助?

当务之急是让梁国出兵,给我大蜀充足的时间调集大军。到时候梁国和李唐杀得难解难分,我大蜀军队再北出关中,定能大败唐军。”张格很有信心地说道。

“陛下。。。”

王建摇头道,“张相言之有理,这场作战是以梁国为主,我们只需要趁火打劫便是,不能让李唐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我大蜀身上。

传令下去,以王宗弼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王宗翰、王宗绾为招讨副使,从山南西道、武兴军、武定军、武德军、昭武军等藩镇抽调十三万大军出征关中。

我们的目的是攻占凤翔府等岐国故地,对于长安等,暂不必攻占。”

虽说王建同意出兵,但他并不愿跟李唐全面开战,攻打岐国故地就行。而且长安也是个烫手山芋,曾经是梁国在关中的核心,也是李唐曾经的都城,占领这里,就会同时得罪李唐和梁国,得不偿失。

“臣遵旨!”毛文锡听闻,有些失望。

在他看来,此时出兵增援李茂贞是很有必要的,作为盟友,坐看盟友覆灭,会影响士气。

但张格的劝谏,让王建产生了犹豫。

王建此举明显是不想跟李唐全面开战,可都跟朱梁联盟,全面开展又如何?

如今天下,李唐式微,蜀国坐拥两府五十余州,实力并不比李唐和朱梁弱多少。

特别是跟朱梁相比,后者如今陷入颓势,国力羸弱,实际控制的州县可能还不如蜀国。此时若不趁势而起,等李唐击败了朱梁,蜀国更没有未来。

之所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王建失去了斗志。蜀地富庶,同样也会磨灭人的斗志,如今的王建不正是如此吗?

随着王建决定正式出兵后,蜀国上下便开始大规模调集粮草和军队。

之前,蜀国的文臣武将虽然有些知道要对李唐用兵,但当圣旨下发后,还是被王建的魄力震惊了。

居然调集十三万大军,这次的规模比三年前对李茂贞用兵还大。

而蜀国决定出兵的消息也很快被锦衣卫侦查到,随后这消息就被快速送往太原。

同时镇西都督府和关内道也察觉到了蜀军的异动,秦州境内甚至出现了蜀军的斥候,虽说一触即离,但氏叔琮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氏叔琮当即让药彦稠留守秦州,他则是率领主力返回凤翔,并给麾下各部下达加强防守的命令。

镇西都督府也有探子在武兴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虽说比锦衣卫得知消息要慢上一些,但在确认蜀军的异动后,也快速把消息送去太原。

啪!

“王建倒是好胆色,真的把我大唐当作软柿子了吗?”李柷看到手上由锦衣卫传来的情报,神情不悦,直接把那一页薄薄的纸拍在了桌上。

请报上显示,蜀国决定出兵十三万攻打关中。

十三万啊!

即便是李唐,李柷登基后,也没有几次出动十万人以上的兵力,最近的一次还是河朔之战。

可蜀国一下子就拿出十三万人,还是攻打关中。

可李唐在关中有多少军队?

镇西都督府一共四万人;关内道全部兵力三万人,但在关中也才一万五千人,还是因为前不久从各地抽调了一万人加强京兆府的防守;右神威军两万五千人,但需要镇守潼关、防备伪梁;还有五千从河东道抽调的军队。

加起来倒是有十万人,但不可能都用来迎战蜀军。

右神威军不能动,需要防守伪梁;镇西都督府盒关内道也需派兵留守各地,不可能把全部军队抽调过来。

所以,真正能用来迎战蜀军的只有不到五万人,而蜀军有十三万人,悬殊太大。

“陛下,臣愿意请缨出战,为陛下扫平蜀国。”郭崇韬当即站出来请战。

“郭大学士是内阁大学士,这领兵作战的事有枢密院和一众将领,到没必要郭大学士亲自领兵。”一旁的枢密副使杨赞图软中带硬地说道。

李柷听闻一愣,瞥了一眼杨赞图,这位吃火药了?居然跟郭崇韬怼起来了?

不过这段时间郭崇韬过于高调,李柷也乐得看到二人互怼。

郭崇韬也没想到杨赞图会跳出来反驳自己,心中有些不满,反问道,“难道杨副使想要亲自领兵不成?”

他在‘副使’两个字上着重强调了一下,摆明是指杨赞图的级别不行。

别看杨赞图这个枢密副使也是正三品,但因为只是副职,实际权力还不如六部尚书。

“若是陛下有旨,杨某定披挂上阵!”杨赞图冷不丁地反驳道。

见二人还想继续争执,李柷当即开口道,“杨爱卿此话言重了。朝中的武将不少,倒不用爱卿亲自披挂上阵。”

笑话,让谁也不能让杨赞图去统军。

杨赞图是科举状元出身,虽说在军中任过职,但不代表就会指挥打仗。朝廷又不是没人,李柷自然不会让这位去领兵作战。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杨赞图故意做给郭崇韬看的。

“陛下,如今梁蜀二国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而朝中在关中的兵力薄弱,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张承业自然不会掺和这些纷争,即便是他也对郭崇韬没什么好感,但不会亲自下场去争斗。

李柷神色凝重地点头道,“的确如此。伪梁倒是不惧,但这蜀国,简直太狂妄了,必须得给王建一点颜色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