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633章 梁蜀出兵(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陛下,臣建议抽调禁军增援关中,甚至可以从镇南、平南两个都督府抽调军队增援关中。”郭崇韬建议道。

“陛下不可,目前尚且不知伪梁动作,若朝廷抽调平南和镇南的兵力后,伪梁对河朔用兵怎么办?臣建议除抽调禁军外,可以从河东、关内、朔方三地抽调州兵。”李存璋连忙开口。

李柷抬手点头道,“平南和镇南两都督府的军队暂且不抽调;右神策军也暂时不抽调,以免梁军趁机攻打河中府。

除此之外,朝廷可以抽调的军队有多少?禁军方面先说。”

张承业示意李存璋解释,后者领会后,当即开口说道,“回陛下,禁军方面出左龙武军和右羽林军需要拱卫皇宫及太原城外,右龙武军、左羽林军、左神威军、左神策军以及神机营都可以抽调。”

“李副使,把这四支禁军抽调走,若北方局势有变,朝廷岂不是无兵可调?”一旁的韩偓说出了他的疑惑,然后对李柷行礼说道,“陛下,臣以为应确保朝廷有军队可以应付突发局势,不应把禁军都调走。”

李柷比较认同韩偓这看法,点头道,“韩爱卿言之有理,枢密院这边意见如何?”

李存璋看向张承业,后者起身回道,“陛下,老奴以为可以抽调左羽林军和左神威军,留左神策军和右龙武军拱卫太原。

兵力不足之处可以从朔方、安北、关内和河东抽调。

契丹暂时无力南下,即便是会出兵策应伪梁,也只会是在安东都护府周边。这样便可以从安北都护府和朔方抽调部族骑兵,两地加起来至少可以抽调一万五千部族骑兵。

这样不仅能弥补朝廷骑兵不足的问题,也能削弱两地各部族的实力。”

抽调部族骑兵参战并不是头一回,以前的大唐经常这么干,李柷也干过。至于在游牧民族,这种就更常见了。

他们会允许这些附属势力的骑兵去劫掠敌人的城镇,战场上的缴获也会给一部分。

说白了,这就是找的免费打手,连军饷都不用出。

“陛下,枢密使言之有理,从这两地抽调一万五千骑兵后,再抽调两三万步兵,加上两支禁军的协助,足以守住关中,并击败来犯之敌。”李存璋连忙附和道。

“陛下,臣也以为此举可行。”户部的王然迫不及待地站出来了。

因为抽调部族骑兵后,朝廷就会少抽调禁军及州兵,这样一来,户部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臣无异议。”韩偓回道。

“臣也无异议。”赵观文点了点头,也不打算反对。

他对战事不懂,所以刚才也未发表意见,只是在一旁看着。

内阁两位大学士赞成,郭崇韬自然也不会不识趣地唱反调。

“既然如此,那就商量一下从各地抽调多少州兵吧。”李柷也觉得此举可行。

因为河东道之前抽调了五千兵力加强关中守备,关内道更是抽调了一万人。所以接下来,关内道和河东道各自再抽调五千人,朔方都督府也抽调五千步骑,加上朔方和安北两地计划征召的一万五千部族骑兵,总共就是三万步骑。

加上左羽林军和左神威军,就是八万步骑。

这样一来,关中就有十几万军队,到时候不管是梁蜀两军联合进犯,关中也有还手之力。

不过考虑到兵力不足问题,最后商议决定从河东道、河北道、关内道和河中府组建五万团结兵。

若是前线战事不顺,这五万团结兵就会加入作战;若是战事顺利,大不了原路返回就是,也可以补充进禁军或者州兵。

除了以上军队,李柷还决定派三个团的神机营一同参战。

而统兵之人则是氏叔琮,长安四面行营都统。除此之外,以李嗣本为长安北面行营都统、符存审为长安东面行营都统、阎宝为长安西面行营都统。

而伪梁这边,得知李茂贞被围后,也大为震惊。

蜀国这边希望作为盟主的伪梁率先进攻,攻打潼关以及河朔,然后蜀国就出陈仓道等,攻打关中。

伪梁如今却是骑虎难下,跟蜀国一样,他们也未准备好。但李茂贞关乎甘州回鹘和河西吐蕃出兵与否,有这么一个盟友,朱友贞也不愿意放弃。

于是在咬牙之后,便决定提前出兵。

很快,六月十日,朱友贞正式下令,以刘鄩为帅,指挥八万军队攻打潼关。除此之外,另有数万梁军在开封北面的滑州集结。

一时间,李唐、朱梁、王蜀三方大军开始密集地调动。

当下最强的势力当属李唐、朱梁,至于第三却是很难区分,可以是杨吴,也可以是王蜀。

如今王蜀跟朱梁联盟,而作为以大唐臣子自居的杨吴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早在伪梁开始四处联络攻唐的时候,李唐这边便把伪梁意图联合吴越攻打杨吴的消息传了过来。

开始,徐温还不信,但他查到吴越国内的军队的确在向边境的湖州、苏州调集军队。

这自然让徐温大为恼怒。

可当伪梁真的开始调兵遣将的时候,徐温也犹豫了。倒不是他怕了伪梁,而是他不想打伪梁,而是想集中兵力攻打吴越国。

朱瑾和李昪的李唐一行,让徐温察觉到了危机感。

如今李唐势大,若李唐真的灭了伪梁,他又如何自处?

所以他不想去攻打伪梁,而是全力攻打吴越,平了这卧榻之侧的心腹大患。

但朱瑾却是认为应该接受朝廷的旨意,出兵伪梁,这应该是朱瑾在杨吴第一次公开跟徐温相左。

而且出兵伪梁一事,不仅徐温不干,徐知训也不干。

若此时出兵伪梁,以朱瑾这江北行营都统的身份岂不是把军权都给抢了过去,徐知训自然不会同意。

可朱瑾这些日子也拉拢了一批反对徐温的官员,直接让他们在朝会上请吴王开口支持出兵伪梁。

可朱瑾却是高看了吴王杨隆演,即便是有朱瑾出来制衡徐温,但这位吴王却是没脾气、或者说没胆子反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