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859章 人情冷暖(三更)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快快快,把这些东西都摆好,今天是我们上党县子府难得的日子,千万不能出差错。”

“这些东西放那边,这些东西拿去正厅。”

“继达,你去大门处迎接宾客。”

作为上党郡夫人的李杨氏正在府中忙前忙后,就是为了庆祝三儿子李继忠考中明算科榜首这一喜事。

虽说只是明算科,但也是榜首,起点自然要比其他名次要好很多,算是跟进士的起点持平了。

李杨氏自然高兴,当即给李嗣昭的那些旧故发请帖,想要请他们来府上共贺此喜事。

在兵部担任主事的李继达也被她喊了回来帮忙,可见她对此事的重视。

只是他们忙前忙后,前来祝贺的人却不是很多,目前来的都是上党县子府在生意上的朋友、李继忠关系较好的同学和李继达的一些同事。

对于太原城内的高层官员来说,如今的上党县子府就是个破落户,之前土地清查若不是运气好,可能连爵位都保不住。没看到城阳郡公府一下就被打成了县子府,地位直接一落千丈。

对于普通的官员和普通的家族来说,上党县子府倒是一个适合巴结的对象。

可这些人的到来并没有让李杨氏满意,她的希望是请来夫君生前的旧识。

“母亲,枢密使府派人来了。”李继达在门外高呼道。

李杨氏也没听清,以为是枢密使李存璋到了,可出去后却发现根本不是,来的只是李存璋府上的管事。

“小的见过上党郡夫人。”中年管事恭敬地行礼。

“你们家枢密使没有来吗?”李杨氏抬头看向中年管事身后,一脸期待。

中年管事客气道,“回郡夫人,县公政务繁忙,无暇前来,特派小的送上贺礼,恭贺上党县子高中。”

李杨氏听闻,有些失望,强打起笑容说道,“麻烦向枢密使转告,就说妾身谢过他的贺礼。”

“郡夫人,小的已经把贺礼送上,就不打扰了。”

说完,这名管事便离去了。

看到此人离去,李杨氏神情苦涩,这出乎她的意料。

但这还只是开始,安金全、张承业、宋瑶等人都未前来,只是派人送来一份贺礼,然后就没了。

这样一来,没有这些权贵的加持,这次宴席虽然热闹,但没有达到期望。在普通人看来自然是没什么,但李杨氏体会到了什么叫人走茶凉。

所以在整个宴会上,李杨氏都是强打笑容,愣是挨过了这次宴会。

在宾客都走了之后,李继达连忙跑来,“目前,你这是怎么了?整个宴会,孩儿都觉得你心情不佳。”

李杨氏摇了摇头,“没事,只是突然想起了你们的父亲。”

李继忠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母亲可是因为枢密使等人未亲自前来的原因而不高兴?若是因为此事,孩儿觉得母亲没有必要因此置气,父亲去世多年,这些父亲旧识能派人来送贺礼已经算不错了。”

李杨氏也是聪明之人,听了儿子的话后不禁摇头,愁容满面,“话虽如此,但母亲依然觉得对不起你们几个兄弟。

本来是想让他们趁机提点一下你们兄弟二人,谁想到他们只是派人送来贺礼。”

“母亲其实不必担忧,如今我们兄长二人都有官职在身,维持下去就算可以了,想要恢复父亲时期的荣光,短时间哪有那么容易。”李继达劝道。

李继达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

他现在是兵部的八品主事,看似起点不低,但他是武学出身,如今担任着文官职务,想要往上晋升哪有那么容易。

“母亲,四郎说的有道理,其实现在也不错了,等孩儿通过吏部选试,有了官位之后,我们上党县子府也能维持下去。

那些叔伯,若是愿意相助,无疑最好;若不愿相助,我们强求也无用。”李继忠跟着劝道。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继忠算不上穷人的孩子,但父亲身死、兄长叛变,他还是学会不少东西。

“只是苦了孩儿了。”李杨氏一边说,一边擦拭眼泪。

好说歹说,李继忠二人这才把李杨氏劝住,而对于人情冷暖,他们兄弟二人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相比于上党县子府没什么权贵登门不同,郭崇韬府邸和陈国公府却是宾客盈门,甚至不乏朝中权贵。

郭崇韬就不说了,本身居于相位,麾下归顺他的官员不少,就算是没有宴会,也会有不少人登门恭贺。

陈国公府这边,韩逊虽说是权力不如郭崇韬,但作为国公,本身也是卫尉寺卿,权贵一些怕引起圣上忌惮的人不亲自登门,但也会派人送上贺礼。

至于一般的官员倒是不忌讳这些,直接就上门恭贺了。

这两座府邸的局面跟上党县子府是天差地别。

除了这种宴会外,这些日子进士们也会举办活动,相互认识一下。

因为不少人都是来自南方各地,相互之间大多不认识,的确需要一些聚会来相互认识一下。

一般这种聚会是共同集资,也有由一两人发起然后邀请其他人参加的。

不管怎么说,作为状元的陈逖都是各个聚会争相邀请的对象。

吏部选试其实并不难,更多的是为了检验一下进士们的能力,只要不是那种喝花酒喝得头脑不清醒,一般都能过。

对于状元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但对于普通进士比较重要,这意味着官职的不同。

即便是同一品级的官职,也有很大的不同。

选试排名高,按照新的制度,是可以先选的;派兵低就只能选被别人选过剩下的。

陈逖这边,众人本以为其会选一个中县令,甚至都有人向其抛了橄榄枝,但其最后却选了四门博士。

四门博士就是四门学的博士,看似品级不低,但说白了就是个教书先生。不过赵观文觉得陈逖去四门学教书有些浪费了,便拔其调入内阁担任主书,负责文书工作。

这或许就是状元的不同,毕竟赵观文也是状元出身,也想着放在身边看看这个新晋状元有何能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