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暴君

《大唐第一暴君》

第1175章 商议反击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耶律详稳,您这是受伤了?”

本来康默记想说对方怎么逃出来的,可想到这话有些嘲讽之意,也就换了一个方式,把话题转向对方的伤势。

看到康默记,耶律老古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红,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并不想因此丢人,“无妨,被唐人弄得皮外伤,不影响本将上阵杀敌。”

虽然耶律老古的盔甲到处都是血迹残留,但伤口经过处理,仅凭这么看,康默记看不出对方的伤势如何,便当对方说的是真的,“详稳无恙就好,如今大军士气低落,详稳如今归来,也能振奋军心。”

耶律老古听到这话有些尴尬,“如今局势如何?唐军可曾有北上的趋势。”

康默记随即摇头,“唐军拿下辰州后,便停止进攻,只是派了几千人驻守建安城。想来是因为龙潭山城还未拿下,唐军不敢全力北上。

如今趁唐军立足未稳,我们可以想办法反击,夺回建安城。”

辰州的重要性,耶律老古也知道,可夺回建安城谈何容易?

“陛下那边可曾知道辽东的情况?”耶律老古迟疑了一会儿,问起一个他最为关心的问题。

康默记听闻心里不禁得意,终于有你害怕的事,“陛下想来已经得知了。若想不被陛下责罚,我们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

耶律老古得知耶律阿保机知道此事,脸色有些难看,听到康默记的话后,神色阴晴不定。

犹豫了一会儿,他才看向对方,“不知康将军有何良计?”

康默记当即回答,“良计算不上,但据康某留在建安城内的探子来报,唐军的防备并不严密,甚至是有些松懈,这或许就是我们趁机夺回建安城的机会。”

耶律老古听到有机会夺取建安城,也只能选择相信对方。

简单商议了一下军务之事后,耶律老古就急匆匆离开,因为他的伤势的确支撑不住了。

他可不是简单的皮外伤,身上的箭伤都有几处,还在撤退中跟李从珂发生过激战。一路下来,他身上大小伤口十几处,有的伤口的确是皮外伤,有几处却很严重。

之前一直在逃窜,又加上迷路,伤口并未得到妥善地处置,所以有些严重的趋势。

但因为在康默记面前,他不想因此丢脸,所以便强撑着,等一回到住处,就忍不住晕倒。

“详稳?快来人!”

耶律老古晕倒的消息很快传到康默记的耳中,当他得知对方全身是伤的时候,也很震惊。他也看了伤口,有几处十分危险,但之前他却是没看出来。

他也佩服耶律老古,即便是如此,还是坚持撤回来。

但对方的伤势严重,又遇到发烧,人一直处于昏迷之中。即便是康默记想跟对方商议军务,也没那个条件。因此接下来的几天,康默记算是掌握了周边几个州的军政大权。

除了他收拢的溃兵和跟着耶律老古撤回来的军队,再加上这几日从耀州、海州、铜州抽调的军队,勉强集结起了两万出头的军队。

不过这两万人中,骑兵只有四千人。

唐军歼灭和俘获契丹军队只有三万余人,而到现在都未归队的近万步骑想来不是失踪,就是跑了。

两万步骑,还缺乏骑兵,这样一来,契丹军队的骑兵优势不再,这让康默记也有些头疼,只能期望接下来能找到机会夺回辰州,遏制住唐军的进攻步伐。

。。。。。。

此时的建安城内,除了巡逻的唐军,并无多少行人。

建安城也是辰州的州城,即便如此,城内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在唐军来袭之前,大约有两千户人。这是指城内的人口,因为建安城是座山城。

建安城的城墙用土石筑成,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西宽东窄。城内形成一大盆地,东高西低,中间有一小山,俗名“金殿山”,高约六丈,顶部比较平坦,东西长三十余丈,南北宽四丈,也是刺史府所在的地方,建安城的核心。

在金殿山北面山下有一道南北向的土堤,长二十余丈,高五丈,宽十丈,南接金殿山,北筑于山坡上,其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经此流过,在西门南壁七丈处有一个饮马湾。

城内的五处水源及泉水冬夏不涸,山泉水分别从小山南北两面向西流出。

建安城的城墙西端南北宽4里,www.youxs.org,全城周长10里有余。城壁用石块砌成,部分利用自然陡壁而未砌石墙,各门间城壁用夯土筑成。北城墙全部石筑,比较平直,南壁曲折起伏,易守难攻。

除此之外,建安城共三处城门和一水门,东门一、西门二,水门设在西侧两门之间。

戴思远之前能攻占建安城,主要就是靠的契丹军队惨败,士气大跌、无力防守,若是正面强攻,想要攻入城内,并不容易。

建安城的百姓主要以高句丽人和汉人为主,还有少量的契丹人、奚人和渤海人。

因为渤海国曾统治过辽东一段时间,这些渤海人大多都是那个时候迁来的。只是渤海国覆灭后,这些渤海人的地位下降,但辽东的渤海人相较之前还是多了不少。

主要是因为契丹在小规模把渤海人迁出渤海故地。

对于唐军的到来,城内的汉人还是很高兴的,高句丽人和那些契丹人可就不这么想了。所以唐军占领这里数日,城内的高句丽人、契丹人基本都躲在屋内不敢出来。

特别是契丹人。

“启禀天使,城内目前还有不少契丹人和奚人,基本都是那些契丹军队的家眷。如今大唐天军收复建安城,何不趁机抓捕这些契丹人,以免他们勾结契丹军队。”

刺史府,一个跟中原汉人打扮有着明显不同的男子,用着北方口音的汉语正在劝龙晊。

龙晊是右神武军的一个厢指挥使,如今正是他率领三千步兵驻守此地。

龙晊也不傻,听到眼前这人的话,嘴角微微翘起,玩味的看着对方,“你这么说不只是因为这个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