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290盘算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陆通中举后阖家搬到县里那年,江慕就知道了一件事,陆通的举业越来越好,他和妹妹离的就越来越远。他不可能拦着妹夫上进,若想和妹妹还像从前那样近,唯有自己也上进一途。

可他不能,不管因为什么不能,总之就是不能。

确定这一点后,江慕便十分纠结。既盼着妹夫越来越好,又不想他的好的太快。江慕两相煎熬,索性听天由命,颇有些得过且过的意思。方才,江荻说了自己“不肯”的话后,江慕才意识道一件事。自陆通决定参加今科会试,他便要直面分离这个问题。

陆通今科高中,不论留京还是外放,他必将妹妹带离山东;如若不中,落地的陆通已有了入国子监的资格,且顾籍在京卫,京中又有宅子,妹妹没有不入京相伴之理。明白过来的江慕,心底瞬间叫离意侵占了全部。听得江荻最后那句问话,想也不想的,江慕直述心思:“我不开心,很不开心。”

那样直白,那样理直气壮,江荻听了一叹。

不知不觉中,她已在沂水住了快十年。说离开,她也不舍得。但和当年突然离开辽东不一样,此番将离,她早有准备,且心底带着隐隐的期盼。

小哥在京城,这一次离开,她是“回家”,是圆曾经的梦。

她知道自己这样想有些对不起江慕,但是没办法,周氏在她幼时告诉她的“身世”,让她对江家这个家,总少了那份归属感。如果她当江家是自己的家,一定不会让继母继妹那样亏待自己,一定不会这样的懂事,她会像江芙一样牙尖嘴利。

从前她放不下江慕,但是这两年,江慕的改变她看在眼里,懂在心里。她的哥哥,已经从当年“胆小”的少年,长成撑得起事、撑得起家业的铮铮儿郎。

这是江荻放心离开的根本原因,可惜,不能诉之于口。

叹息过后,江荻娇声道:“哥哥以后若想没有这不开心,还是不生女儿的好。”

生了女儿,势必会嫁到别个家中。江荻把自己的离开,归结到女儿家的原因上。这一点,不独江荻,天下间女子大都如此。像陈母把闺女嫁到河对岸这种,已是少有的“改善”法子。

兄妹这里说着生男生女,陈氏和江芙也在说。知道江芙的小日子按时来了后,陈氏少不得安慰两句:“这事倒也不急,我进门两年多才生的圆圆呢。”

江芙本来就不急,是陈氏问了她才说的。听了这话,也只是笑笑,转而问起了江家今年的盘算:“去年家里的进账不少,嫂嫂和哥哥可有什么打算?”

去年镇远侯府送来五百两银子时,江芙还没出嫁。五百两能买县里的三间铺子,若是自己做些个买卖,运气中等,也能落个百八十两,比赁出去合适多了。但是陈氏和江慕都不是做买卖的人,江芙也同意家里添个铺面只收租金,少了点,胜在稳当。

江芙在家的时候,没少帮着陈氏理账。家里的田加上父兄两个开私塾赚来的,百八十两银子是有的。再加上这五十两,必定过百。银子白放着不下崽,不如添点产业。自家嫂嫂自家知道,手头的余钱,拿来添田,那是陈氏最拿手的事。且每回必定为了买田,把自己掏个精干。

果然,当江芙问出来后,陈氏那里痛快道:“还能什么打算?留下一年的使用,下剩的,自然是想法子添几亩薄田,好给圆圆团子两个置办家业。”

江芙就问:“嫂嫂打算留多少使用?”

这话问的就有些细了,陈氏不答反问:“小妹有话就说,我还是那不听劝的人不成?”

江芙原就不想这么曲折,这不是想着自己已是出嫁的姑奶奶,才迂回了这么一二,待闻得这话,便开始和陈氏说她认为的事:“这家用得多留出一些来。一则预备大姐夫高中的贺礼,二则今年爹是五十岁的整生。他是四月里的生辰,若是在大姐夫高中后,少不得大办……”

随着江芙的诉说,陈氏大冬天的开始流冷汗。

江芙说之前,她可丁可卯地算过了,每个月里有两间私塾的进账,便只留了十两银子的应急银子,撑到夏收,一季的租子上来,下半年的大节也就出来了。若非江芙提前告诉她,倘若她真只留了十两银子,上半年的饥荒可不小的!

摸出帕子擦了擦虚汗,陈氏连声冲江芙道谢:“好妹妹,都是你提醒了我。”

这事江荻不是不知道,只是江荻不好说“嫂嫂你得多留点银钱好给我们家随礼”这样的话,由江芙提出来,最好不过。

江家这里的事,都是小事。一则是没有哪个有什么贪的心思,二则是江家整体拎得清。对比之下,陆家那边就差得远了。

陆父自然知道江荻原本就富有,只不知道到底多富有;待到江荻认祖归宗后,两边亲戚又给了那么些让人眼馋的嫁妆,陆父彻底知道了儿媳妇的富有。偏偏江荻一个子都不拿出来给家里使不说,还以陆家宅子小为由,直接把嫁妆放到了简记,只捡了母亲的几件遗物拿到自己屋子做个念想。

对此,陆父不满许久了。

好在陆父不满没用,陆母、陆通都不站他不说,董氏更是死命拦着他开口提那丢脸的要求。大奶奶那是正经认祖归宗侯府的姑奶奶了,那是能惹得起的嘛?别说江荻不是那么好性,就算她不吱声,顾家的人到底没死绝,怎肯答应?

这么看来,董氏十分懂事。

但这懂事,实在有限。

董氏满心思想的就是,背靠这样的大山,不做买卖实在是太亏了!为了安抚住陆父,她趁着江荻等人不在,拉着陆父、压低了声音,说悄悄话:“我冷眼瞧着,不管大爷中不中,大奶奶约莫都是要入京的。横竖咱们跟着他们也喝不到肉汤,不如等他们走了,咱们自己做起买卖来,像从前那样,多赚些银钱,敞亮地花自己的,不是更好吗?”

可陆父不想自己辛苦了。

董氏一眼就猜到了男人的心思,没有陆母漂亮的眸子里,写满了不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