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329章前夕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七月初六,七夕前一日。

原本,李家两个女儿都定了出去,暂时也没有娶亲需求,对安宁郡主的赏花宴便没了需求。可当早朝过后,京城所有的官宦人家都慌了。

天子定计北征。

距离上次北征,已过去了八年。勋贵听闻此信各有盘算,简在帝心之人,直接被天子列入北伐名单,如郑岚音的公公平江伯世子、父亲武安侯郑亨、姐夫英国公等等,悉数入队。其中,安远侯柳升领着大明军队最核心的中军。帝王对的恩宠,超越其他勋贵。

安远侯府,风头无二。

月前,顾籍却拒绝了柳家联姻的好意,央妹妹替他定下李家三姑娘为妻。柳侯爷被重用至此,李夫人十分担忧。两家亲事虽定,但是聘礼还没下,顾家若是存了攀高枝的心,毁亲易如反掌。彼时,她女儿的名声必定受损。她怕顾家毁亲,又盼着顾家毁亲。

因为,顾籍也在北征军名单之中。

打仗是会死人的。

得了消息不到半日,李夫人的嘴角起了黄豆大的水泡,急的。他的夫婿侍读李时勉正努力奔波,奔波于反对北征的大业。

虽休养生息八年了,但因刚刚迁都,国库并不充盈。更重要的是,百万人迁入京城,这百万人的口粮都指着南方运来。若要北征,南方来的粮食势必要优先北征军。如此一来,永乐八年辽东饿殍满地的情况,便会发生在京城。然则,辽东饿得起,京城饿不起。

京城百万人,只要有一小部分人缺了粮食,恐慌便会被无限放大。

换言之,此时北征,天子能不能打败蒙古人另说,稍有不慎,京城必乱。不为了女婿,只为这天下安定,李时勉必然反对北征。

天子主意刚定,前期准备至少半年。再到真正执行,却要到来年冰雪融化。所以,从现在起,李时勉等人还有至少还有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服天子。寡不敌众,李时勉并户部尚书方大人能做的,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天子的“任性”。

父母之忧,李蕴一点不知,她得到信的刹那只想着一件事:考验我的时候到了。

如是作想,李蕴毫不犹豫地套车去了陆家,找江荻说话。

作为经历过第一次北征的江荻,见到李蕴后正色道:“三妹妹来得正好,我正要让人找你去,把北征的事和三妹妹说一说。”

时间紧迫,江荻用尽量简单明了的话,不仅把李时勉等文官的担忧说了,也把蒙古人最近在辽东做的事说了,从国之角度来说,江荻道:“此时北征十分艰难,但是蒙古那里趁着大明刚迁都异动,抓的就是这个时机。大明稍有不慎,便要经历国破之惨状。我这里的判断,陛下一定会排除万难北征。那么,我们在家的人,就要做好留守之事。”

李蕴满脑子浆糊。

江荻不等她,开始教她正事:“首先,除了给小哥准备上战场的物资外,因拒了柳家的亲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不可能入中军;郑候是我义兄的岳父,但两家关系不亲,所以我猜小哥和李世叔会像英国公求助。当然,这是我的猜测,究竟如何,还是小哥和李世叔来定。”

匆忙说完后,江荻这才发现李蕴两眼迷茫,稍缓解说,严声提醒李蕴:“学习的过程在于思考,你必须记住我说的话里,再从里面问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问你觉得最要紧的地方。”

李蕴抿了抿嘴,努力回想着江荻先前的话,过了半盏茶功夫,才说:“嗯,我还有很多不懂,我最想知道的是,我现在该准备什么?”

这个重点抓的好,这个觉悟也对,江荻的口吻直接软了下来,耐心回答李蕴的问题:“须知,打仗绝非儿戏,事事准备妥当总要些日子。你问的这件事非常重要,但却是要慢慢筹划的。”

她这么说,李蕴就不懂了。

不懂就要问。

江荻之前的教导还在耳边回响着,李蕴便道:“既然不着急,江姐姐为何要先说这事呢?”

“因为重要的不一定急,着急的不一定最重要。出征亲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却不是最急的。”

不等江荻说完,李蕴已经明白了,是以,江荻话音刚落,她便问出了下一个问题:“那,什么是最急的呢?”

这一回,江荻用前所未有的严肃口吻回答:“竭尽全力存粮。陛下必征军粮,今岁粮价必定大增。即便如此,我们依旧要存粮。趁着眼下绝大数人还在摇摆,用能用的所有手段,买粮入京。到时候,便是自己用不上,也可以充作军粮。说到这事,你回去后要告诉李师叔一声,必须防着商家借着北征发国难财。”

李蕴又不懂了,因问:“怎么说?”

江荻应下要教未来嫂子,就没有隐瞒,细细解说道:“有远见、有胆识的大户,趁着眼下粮价还没有涨上去,屯足够的粮食。等到北征军征粮过后,再高价卖出。届时,为了活着,富户必然脱层皮,而贫民之家,则会进入卖儿卖女的凄惨之境。”

李蕴恍然之际,对江荻佩服得五体投地。

江姐姐懂得好多啊。

李蕴在陆家待到了天色暗去方归家,见到嘴角起泡的亲娘后,只一个感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叹息着,李蕴柔声安抚了李夫人几句,又把江荻提醒她屯粮的事说了。李夫人听了,更上火了,她说:“这事咱家不用想!一是眼下你爹这些文官,正想法阻止北征呢,他定不允许家里屯粮的。二是为了给你们姐妹俩备嫁,家中已没多少活钱买粮了。”

娘俩这里正说着,李时勉疲倦地回来了。

经过反差极大的对比,这会儿李蕴只信江荻不信亲娘的,奉茶与李时勉后,立即把江荻要她转告的话,一字不落地告诉了李时勉。

听了闺女的话,李时勉出神不语。在李蕴娘俩的呼唤中,李时勉才长长一叹,道:“顾家就是顾家,兄妹两个都是有大才之人。下午的时候,破阮找了我,说的也是这番言论。我虽不全部认同,但买粮一事,家里能凑多少银子就凑多少银子吧。”

李蕴想着母亲方才的话,补充道:“娘把原本给我准备嫁妆的银子,都拿去买粮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