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秀才家的冲喜娘子》

第438章忙碌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县署后衙宅子两进,院子却很大。

第一进正房、东厢、西厢、倒坐,大小屋子十一间,就这样,正房门前、东西厢房南北两侧,还有四个小花坛。月季、栀子花、不知名的红花,色色齐全;西檐下还有一株盛放的茉莉,花香满院。

赣榆同沂水相隔不过几百里,怎差得这样多?

看完第一进,江荻扶着陆母去看第二进。

第一进的东西向摆在那,第二进自然也是一样。后罩房没有耳房,只有超大的三间的库房,并两间灶房。院子里种着小葱、韭菜、豆角、各种瓜架之类的东西。

没看全,江荻已经露了笑颜,说:“这些东西好,我喜欢。”

陆母也是一般模样,跟着道:“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这宅子不小,好得很。”

三小只已经蹿到瓜架子下,暖暖指着绿藤问江荻:“娘,这是葡萄,对吗?”

绿藤之上,偶尔星星点点只有黄豆粒大小的果实。江荻仔细分辨了半晌,说:“应该是吧?我也没见过葡萄的。回头找当地人问问,实在不行,叫它再长长,咱们一定认得出来。”

祖孙三代欢喜之际,跟主簿交接工作的陆通抽空回来,顾不上欣赏,直接问江荻:“简木呢?让他找两个掌柜,帮我核对下账目。”

管着一个县,好比管家。任令文书相当于放权,紧接着必须抓紧财政大权。账本要看,仓房实际的东西也要一一核对。

江荻这里,陆通的事是大事,闻言直接吩咐钟妈妈:“去把简木叫来。”

陆通却道:“不用,让他直接去县衙小门找我,只管说是我提前找的他。”

钟妈妈没动,江荻那里却是立即就明白了陆通的意思。

查账,光明正大的查。

即便如此,江荻还有话说:“方才从县衙东街拐进来的时候,马车都走了半盏差,可见这县衙有多大,何必绕那么一圈呢?”

陆通不知想到什么事,忽然笑了笑,说:“事实上,没你想的那么远。”

见他说的有把握,江荻不再啰嗦,让钟妈妈按照陆通的吩咐去做事。陆通则跟在媳妇的后头,献殷勤:“我已经把县衙逛了一遍,不好带你逛县衙,但我可以拓一副县衙构造图给你。”

江荻是抽空过来的,孩子们还在后头呢,见陆通这副不紧不慢的模样,就说:“你回来做什么的?”

如果只是传话,小厮足以。

经江荻这么已提醒,陆通才想起正事,说:“我威吓了他们一下后,总得留点空隙叫他们重新合计下怎么对付我吧?借口回来喝水,最好不过了。”

江荻看了眼陆通有点干的嘴唇,让小寒拿出水囊,并道:“先去了外宅,这里还没点灶,你先对付喝两口。”

陆通本想说不渴的,可想到接下来还有好半天的嘴仗要打,顺从地接了水囊。等他放下水囊,江荻才笑问:“这才多大功夫,你就把县衙摸了个透?”

陆通控制着面容,掩下得意,说:“你以为呢?之前那些功夫可不是白做的。”

因为早早就定了就任之地,陆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对应的消息。许仲山这个幕僚都被临时授课了,陆通自然也不差的。经过提前学习,陆通已经知道全国县衙的基本构造,以及县署的人员情况。

地形图江荻不知道,但是人员听了几耳。知县之外,还有一位官配的县丞。除此之外,主簿、典吏、县蔚外,还有三班六房等等,人员极其庞大,满员的话,只一个县署的人员就过百。

这么多的人,县衙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是除了知县、主簿、县丞三位有单独的公房,其他人小头目,也不过是有个群居的厅堂可以休息,更多的人连落脚处都没有。因此,县衙附近的民居一半都是吏居。除此外,还有小半是有钱人的住所——挨着县衙的地方,治安全县最好。

这也是陆父居住那宅子贵的原因。再往前走上二里路,宅子的赁金一年三十两足以。

江荻胡思乱想之际,陆通开口,正色道:“初步接触,县丞单清和主簿徐良,果然是费知县所言、简木打听到的那般一样。单清人如其名,清高不容人。我就不明白了,一个举人出身的县丞,在我面前有什么好清高的?徐良则圆滑世故,姿态很到位。”

县丞和主簿,那就是知县的左右手。江荻早早书信让简木去查了一番,林安知道简木的动作后,与费知县打了招呼。于是,费知县临行前,特意通过林安转交了一封信给陆通,把县衙的大小事都说了一遍。费知县相信,时间会证明他的诚意。

事实上,江荻想着县衙后堂的绿茵花香,已经感受到费知县的诚意。

她想了想了,对陆通道:“这个主簿是不是得了费知县的示警,所以向你示好?而县丞则因为得罪过费知县,不知你底细,才维持了原来的模样?”

陆通微怔,颔首承认:“极有可能。”

如此一来,他没必要因为单清的清高而不满,更不需要对主簿的配合表达善意。哦,不,主簿的善意还是要表达的。不论目的是什么,没有妨碍他进行接管事务,就值得嘉奖。

夫妻俩这里没说几句话,钟妈妈去而复返,陆通跟着离开。

江荻静坐了片刻,觉得没有什么遗漏,方起身,边走边道:“行了,外面的事不用管了,我现在只管今天晚饭、茶水就好。忘了!现在还能买到肉和菜么?”

一般来说,卖菜都是上午的事,肉铺之类的也是一大早就开始卖,下晌就是有剩,肉质也不好了。

江荻的话音刚落,守门的婆子来报:“夫人,有人送菜了。”

这事不需要江荻亲自处理,可这菜刚好是瞌睡时的枕头。江荻轻笑,对钟妈妈道:“走,一起瞧瞧去。”

后宅小门出来,右手侧是通往下人房的窄道,正对着是县衙后宅的侧门房。门房只有一间屋子大小,两溜四把椅子两个茶几,以作临时待客用。

此刻,不大的空地上,一根新扁担下放了满满的两筐东西。扁担前,站着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妇人。见着江荻和钟妈妈,妇人非常有眼力地见礼,口内却不曾鲁莽唤人。

直到守门的婆子把江荻的身份说了,妇人再次见礼,操着当地的口音问了安后,朗声介绍起自己带来的东西:“前头是一斗去皮的米,一斗白面,后头这里两斤猪肉、两斤猪肋骨,其他的都是菜蔬。哦,对了,差点忘了,外头还有两斤活虾、两条四、五斤重的鲤鱼,可活了。那水腥得很,俺怕弄脏了地,没拎进来。这是简掌柜给的单子,你们对一对。”

那爽朗的模样,和郭娘子有几分相似。钟妈妈结果单子核对的时候,江荻便那妇人闲话:“你还识字?”

闻言,妇人那不知道是晒黑还是本来就黑的脸颊,颜色更加深了几分。窘迫中,妇人说:“回夫人,俺不认识字,俺花钱找人帮我念出来,然后一条条背下来的。”

不说单子上东西有多少,能用这样的法子解决问题,这妇人就很不错。江荻在心底给妇人比了个赞,同时问她:“你找人问花了多少钱?”

妇人道:“十个钱。”

不便宜啊。

但显然,妇人这一单生意挣得更多。

钟妈妈很快清点完毕,对江荻道:“夫人,东西都没问题。菜、肉都是新鲜的,鱼虾也是活的。”

江荻便扯了个灿烂的笑,向妇人道谢。妇人摆摆手表示不用,还说:“你们照顾俺生意,俺该谢你们的。夫人,能把那张纸给俺么?”

停顿了一瞬,江荻便有了猜测,却还要先问妇人:“你要做什么?”

妇人说:“这些东西都是常见的,俺对着背的,已经认了米字。俺寻思着,回头有空对着那纸,把所有字都认下来。”

真是相当可以啊!

江荻示意钟妈妈把纸递给妇人,并问妇人:“你有孩子么?”

妇人收了纸,受了恩惠,又知道对方身份,见问,毫无隐瞒地报了家门。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九岁,二女儿七岁,儿子只有四岁。

儿子只有四岁,定然没进学的。两个大的是姑娘,九成九也是不读书的。想了想,江荻问妇人:“你住哪?”

妇人细细答了后,江荻又问那周边的情况,约莫知道了赣榆全貌。等到晚上夫妻两个夜宿话谈之际,陆通告诉江荻:“赣榆县城比沂水略大一些,城门有三个,咱们进来的那个是——”

“西城门。”江荻截断了陆通的话,并说,“南城门外四十里处,便是海州;东城门外是渔民住所,离海不足五里。五里内,另有守卫,北城则无门。城内百姓,东城因靠着海,卖鱼虾之类的人很多,形成了最大的商坊。此外,南城也有街市。相对安静的北城,有两家私塾……”

面对滔滔不绝的媳妇,陆通惊讶地问:“这么细小的事,简木也查了?”

江荻道:“杀鸡焉用牛刀?随便找个当地的人问问不就知道了?”

陆通无言以对,结果江荻接下来的话,更让他精神一震。

江荻说:“我觉得,赣榆可以学沂水,进行教育整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