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87、反应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戾到底是主子, 陶娘子这般一喊,乌正就不好作为了。

乌正眉毛一皱,“待我向大公子求证一番, 姑娘若是敢说些胡乱话来糊弄下官,下官必不会饶了姑娘的。”

陶娘子方才见了地牢里的景象, 这会牙关都在打颤,“不会的, 不会的。”

李戾以往就是她的跟屁虫, 现在一定还记得她的,一定会像以前一样保护她的。

乌正没再说什么, 原本准备叫人先把这陶娘子关到厢房里去的,想了想, 把人带着一起去了李戾的院子。

李戾这几日叫李淮修安排了差事, 每日带着禁军在城里巡逻, 虽然一去就是半天,但是好歹有了个出门透气的机会, 李戾去的还挺高兴的。

他的副官同李淮修报告的时候,还会说他做事认真, 总之算是有了个打发时间的差事。

今天李戾正好轮休,侍女都守在屋外,他坐在书桌前, 脊背挺得板直, 长长的睫毛下是一双黑乎乎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手里的信。

也就两三页, 他愣是看了快一炷香的时间。

看完了就又看一遍,脸上已经开始不耐烦了,但是像是看不懂似的又看了一遍。

李戾最近有个烦恼。

他最近当值的时候总能遇见一个穿着湖绿色长裙的小娘子, 坐在酒楼二楼的包房,带着长长的兜帽,总是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李戾一抬头就能看见她圆圆的帽子。

其实可以理解,这些世家娘子出门确实注意这些东西。他以往同阿瑶出去游玩的时候,阿瑶也会带着这个物件。

但是叫李戾犯愁的不是这个,他其实一眼就能认出这个小娘子,姓淳,面上叫老虎抓过,李戾觉得两人算是熟人。

淳娘子每日午时都要在那酒楼里用膳,李戾正好在那时当值,一见李戾骑着大马从酒楼下走过,淳娘子身边的侍女就会拿着个食盒下来。

沉甸甸的,往李戾怀里一送就不管了,一旁的副官先开始还拦着,后来不知为何也不拦了。

李戾的膳食都是府上仔细着备好了的,他向来很乖,

阿瑶嘱咐过他,不要吃旁人乱给的东西,李戾就不吃,那食盒送了半个月,他一口都没吃过。

淳娘子好像不知道这回事,还是每日给他送,李戾每日骑着马从哪里走过,心里默数三下,一旁就会有个窗户唰地打开。

李戾就眨眨眼睛,歪着头看过去。

可是今个不一样,没有食盒了,那小娘子给他递了封信。

李戾不知为何没有在大街上看,这会做完了所有事情,才一个人闷在房里看。

淳娘子的信写得很简单,几乎有些像大白话了,并不符合她世家女郎写信的习惯。

她问李戾这几日什么时候当差,她总是这样巧地与他遇上。

李戾也觉得很巧。

本来想着看完就放在一旁的,但是淳娘子又在信里请教他,为何李戾长得这样高,她已经及笄了,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长高一些。还夸赞李戾身形矫健,他瘦瘦高高的,淳娘子说自己远远地一眼就能看见他,见了他以后才很是遗憾自己没学过武功。

最后问他膳食好不好吃,叫他巡城不要太辛苦了。

李戾于是就不好回信了。

他想了许久,也只憋出一句,叫淳娘子认真长,想必还是能长高一些的。

明天午时就又能见面了,李戾决定那时再把信还给她。

乌正带着陶娘子来的时候,李戾刚把信写完,塞到了书桌里边。

他不知道为什么,看看这封信,总想起淳娘子湖绿色的裙摆。

“大公子,您可还记得这陶娘子?”乌正朝李戾拱拱手,叫人像提小鸡一样把陶娘子提进来。

陶娘子趴伏在地上,一双泪眼盈盈地向上望,一见书桌后端坐的李戾还愣了一下。

他如今生得高大俊朗,穿着深色的长袍,看着陶娘子的眼神很冷淡,乍一看像是个城府极深的公子。

陶娘子原本的说辞都闷在了肚子里,怯生生道:“李戾哥哥,我是月姐儿啊。”

陶娘子记忆里,李戾该是个叫人药坏了脑子的傻子才是,天天巴巴地跟在她身后,叫她烦不胜烦。

现在一看,怎么一点也不像她记忆中那副

模样了,难不成是好了。

陶娘子手心里冒出些汗来。

女子这样楚楚地,带着一丝撩拨意味,李戾默不作声地看她一会。

陶娘子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她是万万想不到,会有一天叫李戾捏住了命脉的。

李戾突然蹙了蹙眉,像是想不明白一样,“到我这来做什么?”

乌正一见他的表情心里就有数了,低声道:“大公子,您若是不认识,下官就把她带走了。”

李戾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我认识她,但是不想搭理她。”

陶娘子一愣,面上提起一抹有些僵硬的笑来,“李戾哥哥,我是月姐儿啊,我父亲是陶鸿兴,以往教你读书认字的,他最喜欢你了,你不记得了吗。”

她说到最后,几乎是在哭求了。

陶娘子想不明白,自己还同李淮修兄弟二人有旧情,她什么也没做,怎么就落得了这个下场。

女人咬咬牙,觉得这些人都是丧了良心的。她那时叫陶鸿兴的人送到了京城,但是京城里的陶家早就没落了,她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去哪都是讨嫌,日子过得寒酸极了。

若不是因为这群人,她好歹还是个正经官家小姐,哪里会沦落至此!

李戾一顿,皱着眉看她,仿佛在想些什么。

陶娘子以为他想起来了,含着泪期盼地看着他。

谁知道李戾却很快又抬起了头,一脸正经道:“我脑子坏掉了,不太记得了。”

陶娘子浑身一僵,如遭雷击。

这是她小时候骂过李戾的话。

李戾院子里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府上的主母,阿瑶知道以后就摇摇头,“这陶娘子也是个拎不清的。”

以往李戾受伤了,她立刻撇清关系,现在又想着来攀龙附凤了。

乌正把哭哭啼啼发疯一般的陶娘子带了下去,阿瑶不是个锱铢必报的人,但是心里难免有些不舒坦。

乌正察言观色,过后也不会叫陶娘子好过。

阿瑶摸了摸微微隆起的肚子,心情才好了一些,“淳府上有递了消息来吗?”

自从那日秦氏走了以后,阿瑶也没催

过她,毕竟这样的事情定下了就是一辈子,确实要好生考虑。

前几日淳娘子巴巴地守在酒楼里,她身边的丫鬟哪里那样容易能近李戾的身,不过是阿瑶提前嘱咐了罢了。

第一日被拦了以后,李戾就有些不开心的,蹙着眉毛吃饭都不香,阿瑶自然是看得出来的。

她现在倒是有些能体会到养女儿的心态了,家里好吃好喝地养着,就怕他在外边受了骗,见他为旁人伤神,还得替他大开方便之门。

柳嬷嬷听她这番话也听得好笑,“大公子一个大男人,叫王妃说成个女娃娃了,终究还是淳娘子吃亏一些。”

柳嬷嬷最近是春风满面,看着都年轻了些许。

阿瑶有孕以后她就全神贯注地照料,整日琢磨着怎么叫她更舒服一些,也不再哀愁李戾的亲事了。如今不管如何,她就是去了地下,也有脸面见李太子同杨氏了。且照阿瑶的话来说,不管是谁,总是会安排照拂好李戾的。

妇人有孕,难免同做女儿家时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阿瑶最近就有了些难以启齿的症状。

阿瑶如今四个多月了,白乎乎的肚皮隆了起来,李淮修有时挨挨她的肚子,会默不作声地看很久。

怀孕叫阿瑶看来不是那么难熬,身旁的人仔细照料着,前些日子还时不时有些反胃恶心,那些物件都撤走了,她于是也很少起反应了。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阿瑶觉得胸前有些难受。

她说不出来,是一种鼓胀感,不疼,但是时不时来一阵会叫人很烦躁。

徐娘子特意来看了,说是没事,阿瑶应该是在涨奶了,这是正常反应。

见阿瑶实在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徐娘子才说可以适当地揉一下。

阿瑶自己私下还好,美人榻挪到屏风后边,侍女都支出去,衣裳解开一半,不好说是不是心理作用,但是阿瑶觉得这样确实舒服了一些。

但是她月份越来越大,就很少有一个人的时候了,李淮修总是陪着她,她是绝对不好意思当着李淮修的面宽衣解带的,这和那事是两码子事。

好在

李淮修突然又忙了起来,每日只能夜里陪她就寝,白天都埋在前院书房。

阿瑶到松了口气,只盼着李淮修忙完的时候,她这叫人难以启齿的症状也好转了。

转眼又过去了小半月,阿瑶还是没找到赵书研,徐州那边几乎一日一封信地往这边寄,徐夫人是快要急疯了,要不是形势微妙,早就赶到京城来了。

这的事情本来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的,但是阿瑶找不到人,又缓了两天还没有结果,只能求助李淮修了。

李淮修不知是怎么安排的,一日就有结果了。

原来赵书研真是在京城里头。

那个同她一齐的男人名叫陆同期,如今两人住在京城北边一处二进的宅院里。

阿瑶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李淮修看她想得艰难,直接告诉她了,那是永州王的儿子。

阿瑶恍然大悟,永州王生有两子,长子陆同和,次子陆同期,往年宫宴都来过京城。只是她以往不关注,也没什么机会相处,所以才不太记得。

阿瑶有些想不明白,“这两人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徐州在北边,永州在西边,隔得何止千里。

李淮修见她实在好奇,停下手里的事想了想,“陆同期是他父亲托付给我的。”

陆同期生性疲懒,在永州不事俗物,同精明强干的兄长完全不一样,永州王自个把不住他,就托付给李淮修管教。

李淮修就当个属下用着,陆同期若是有怠慢的地方,或是猖狂地不听人调用,男人也不生气。

就叫人吊在树上打,打得陆同期鬼哭狼嚎,这样整治了几回,比一般出身的小兵都要乖巧。

这陆同期生得一副开朗可亲的皮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李淮修觉得他颇有卖弄人心的天赋,干脆就把他派到了永州,叫他不要埋没了,最近元帝去世了才把他调回来。

阿瑶听得点点头,但是陆同期都是其次,主要的是赵书研。

阿瑶本来想叫赵书研来府上见一面,结果赵书研说什么也不愿意,还嘱咐阿瑶,千万别同她母亲说这事。

阿瑶可不想夹在中间,更何况赵

书研这样不明不白地住在一个男子家中,无媒无聘,日后若是有个什么不妥的,名声算是完了。

于是阿瑶给她三天时间,若是不给赵夫人寄信,就只能阿瑶亲自去寄了。

隔日就是李淮修的生辰,阿瑶难得起早一会。

李淮修还没走,靠在床头看书。

见阿瑶醒了就把书放在一边,问她还睡不睡。

阿瑶伸了个懒腰,李淮修就垂头看她。

她身子重了,李淮修轻易不挨她,只托了托阿瑶脸上的腮肉,低头亲亲她。

两人一块起的身,李淮修早早地打理好了。

他今日穿了一身黑色的广袖长袍,袖口绣着云纹,腰封上镶嵌着玉环,他生得高,这样黑色的料子衬得他越发俊朗,一般人穿不出这个味道来。

阿瑶还在梳妆,长长的头发叫拂冬盘来盘去,挽成了一个飞天髻。

李淮修撑着胳膊坐在她身后的美人榻上,目光静静地停在阿瑶的面上。

今个属实是热闹的一天。

一大早还不到辰时就有人上门来贺礼,府上不预备大办,因此并不待客,还回绝了许多,也几乎收了小山一样的礼。

李戾今日也不当职了,午时不到,一家人就坐在一起用膳,袁文琪也入了席,她见了李淮修总有些害怕的感觉,但是什么都压不住她想讲话的心思,一个人讲出了四个人的话,她还喜欢招惹李戾,李戾也总是忍不住搭话,所以席上虽然就几个人,但也热热闹闹的。

柳嬷嬷在一旁看着抹了抹眼泪,日后小主子出来了,那就真的是热闹了,以往哪里有这般热闹的情景。

过生辰也就两兄弟能做个饭搭子,都不爱说话,院子里掉根针都能听见。

到了下午,院子里的人就都走了,李淮修就陪着阿瑶小憩了一会。

阿瑶醒来时,迷迷瞪瞪看见他,还觉得有些惊喜,“你今日要在家里待一整天吗?”

李淮修想了想,说算是吧。

阿瑶抿了抿唇,倒也不追问,甜蜜蜜地倚在他怀里。

李淮修待她总是很有耐性,两人有

的没的说了小半个时辰,阿瑶话多,怎么也止不住,男人就喂她吃葡萄。

阿瑶靠在他肩头,还没享受一会呢,胸口就鼓鼓胀胀地难受起来。

李淮修原本是没发现的,见她时不时蹙眉,就问她哪里不舒服。

阿瑶说不出口,红着脸贴他的脖子,一只手软软地搭在他肩上,“我好得很,哥哥叫我靠一会。”

李淮修把她抱到腿上来,就搂着她不动了。

……

没一会,阿瑶软了软腰,脸颊酡红地埋在他胸口,腰带挂在男人小臂上,瓮声瓮气道:“哥哥不许说话。”

李淮修一手抵着她的腰,低头看了一眼。

他小臂绷紧了,很快地移开了目光。

……

两人又躺了一会,把衣裳穿整齐了。

李淮修扶着她下榻,阿瑶突然捂着肚子嘶了一声。

李淮修又抵着她的腰把她放到榻上,叫人去喊了徐娘子,接着很轻地蹙了蹙眉。

“把你弄疼了?”男人看着她有些发白的脸。

阿瑶现在已经四个半月了,肚子却比旁的孕妇大一些,这会蹙着眉摸着肚子,仿佛很是难受的样子。

闻言小脸红扑扑的,觉得说疼也不行,说舒服就更不行了,憋了半天只憋出一个,“不疼!”

李淮修从榻边扯了个椅子坐着,不和她挤在一起,男人轻声问她怎么了。

“不是那儿疼。”阿瑶咬咬唇,“突然觉得肚子有点胀痛。”

肚子像是撑住了一般,一阵一阵地痛。

李淮修俯身要解她腰间的带子,阿瑶倚在靠背上,额上出了层细汗,“哥哥做什么。”

徐娘子可是马上要来了。

李淮修就停了手里的动作,抚了一下她的额头,男人语气好像很平静,眼神定在她面上,“你流了很多汗。”

阿瑶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但是那股胀痛突然又消失了,她的面色一下就好了很多。

徐娘子来得很快,丫鬟们都心惊胆战的跟着进来,生怕出了什么问题,柳嬷嬷也跟着来了,一张橘皮似的脸皱在一起。

李淮修坐在一旁,垂着眼睛看着徐娘子诊脉,时不时地

握了握腰间的玉佩。

徐娘子诊脉诊了快一炷香的时间,内室里静得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一旁的拂冬等人大气都不敢喘。

阿瑶原本觉得没什么的,毕竟也就疼了那么一下,但是徐娘子诊治的时间长了,她心里也惴惴的,不由想起自己方才缠着李淮修胡闹时是有些没注意,不会是扭到了吧,可是也没挨着肚子呀。

过了好一会,徐娘子才眉心一松,放下了阿瑶的手腕。

“王妃无碍。”徐娘子想了想,面上带出几分了然,“王妃怕是坏了双生子,孩子长得快一些。”

柳嬷嬷最先回过神来,又是高兴又是担心,“平日里可还要注意什么?”

“怀双生子与平常孕妇也没有什么两样的。”徐娘子叫几人都不要紧张,“以往怎么养现在就怎么养。”

几个丫鬟放下心来,争着说讨彩头的话。

柳嬷嬷闻言就忍不住喜气洋洋的,直说要准备两份物件了,府上要添两口丁了。

阿瑶自个都没什么感觉,想了想,道:“我家确实有好几对双生子,想来是有这个传统的。”

徐娘子又交代了几句就同柳嬷嬷一齐离去了,柳嬷嬷预备向她学些药膳给阿瑶补身子。

几个丫鬟也识趣地退下,好叫两个主子说些私房话。

阿瑶仰在美人榻上,抿出两个小酒窝,又是欢喜又是忧愁的,“我喜欢小娘子也喜欢小公子,要是能一次省事该多好呀?”

阿瑶想着想着就笑了,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怀上双胎不容易,还想要龙凤胎呢。

李淮修看着阿瑶,面上并没什么欢喜的意味。

他不知想到了什么,英隽的眉眼难得显出两分焦躁,但是很快就隐下去了。

男人没说什么别的,只垂着眼睛望着阿瑶,“先顾好你自己。”

阿瑶看他一会,突然握住他的手,很用力地波波亲了两下,依到他怀里去。

“哥哥不要担心,我好着呢。”

李淮修于是不说话了,很用力地按了一下她的脊背,接着捧起她红扑扑的面颊,很是珍惜地亲亲她的额头。

李淮修生辰这天,并没有能一直陪着阿瑶。

夜里戌时快过了,城外的袁德运带着三万大军,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京城。

城里,李淮修骑着马带着一队人上了京城的主街道,直直地往皇宫方向去。

顺天府门前的皮鼓被敲响,一张染着血的状词被递到京兆尹的案桌上。

用辞激烈,字字泣血,敲鼓之人是一名从汴州逃到京城来的小将。状词直指镇南王叛国通敌,玩弄权术,状告他有不臣之心,将汴州的大军出卖推于阵前,至死伤上万人,险失汴州,洋洋洒洒几千陈词,震惊朝野。

一列锦衣卫迅速带着大刀包围了安王府,镇南王府,以及冯府,连夜提了几人审问,严禁进出。

紧接着,从徐州、安王府及冯府搜出来的罪证也被送到人前公证,其间不乏与乞明国的来往信件若干、以及一些零散的罪证。

与此同时,淮王掀起前朝大旗,意为保护疆土,光复大周,肃清异族,将京城包围。

镇南王犯下背族大罪,猝不及防,即刻就要被收押入监。

京城紧急戒严,一夜之间天下大变。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久等啦~

明天就登基,阿瑶也要升职啦!

番外尽量给你们安排!

继续发小红包呀!谢谢小天使们的营养液呀,会加油加油继续努力更新的!

感谢在2021-07-30 21:46:24~2021-07-31 22:17: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醋少许 20瓶;xx199 10瓶;重庆刘文我男人 2瓶;择瑾、宝宝爱自己、霁山、鹤一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