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嫁给一个土匪(重生)》

89、改朝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汴州情况危急, 耽误不得。

这早朝一直开到午时都散不了,今天是必须要商量个对策出来。

前方战事吃紧,汴州是一刻也不能拖的, 必须得有个能坐镇的人去前方统筹。

但这不是嘴皮子一动,派个人去就能行的。

汴州叫镇南王驻扎了几十年, 底下盘根错节的,水比京城都深, 去了不说打乞明, 自个的脑袋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这说来说去,还是镇南王自个最合适。其他人不说能力问题, 贸然前去难以服众,倒会起反效果。

但是镇南王叛国的罪证还在大理寺呢。

这事也是怪了, 昨个夜里一提出来, 当时谁都不敢相信。

这可是镇南王, 当初同元帝掰腕子的人物,带着大元十万将士在边疆守了几十年的大将。

镇南王往前推几十年, 都是百姓眼里的大功臣,保家卫国的常胜将军, 谁提起他不竖个大拇指。为了大元几次历经生死,带着将士征战四方,平定国土。

但是偏偏铁证如山。

信件攒了厚厚的一沓, 估计老早就开始传, 那时大元建国都没几年呢。

这桩桩件件压在一起,若是真的定了罪, 镇南王难逃一死。

还有些人想得深,乞明一个小国,能在汴州纠缠这么多年, 来来去去的就是打不走,难保不是镇南王的诡计。

这其中还牵连了安王同几个早早就过世的将领,其中冯家的罪证也不少,当年的少年奇才冯秉奇,如今看来不过是个联合乞明的小丑罢了。冯老爷子生前清廉正直,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自个的儿子是这么个种。

真是扯出一个萝卜,带起一烂摊子的泥巴。

但是事情查到镇南王就止住了。

明眼的都知道不能再往下查了,再查,就要查到天上去了,大元的面子底子都要丢光。

现在就是在吵,到底要不要给镇南王定罪。

这要真定了,汴州又该怎么办?要是不定,国法又有何威严?

不管旁人说些什么,京兆尹坚持要将镇南

王定罪处死,“国有国法,上至天潢贵胄,下至百姓庶民,合该无一例外,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镇南王本就非诏入京,如今还犯下滔天大罪,仅仅勾结乞明就罪无可赦!”

“他又乞明给了乞明多少好处,在边关如何堵住将领的嘴,但凡有一项深究下来,镇南王都该废除封号,贬为庶人,午后处死!”

“若是不严加处置以儆效尤,日后又该如何服众?”

“且镇南王居心叵测,送他去汴州上任,无异于放虎归山,谁能保证他此番悔过自新,绝不再同乞明人勾结?”

一个老臣面色一黑,他向来是站镇南王这边的,这会也听不得这样的话,“这些证物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大人未免太过心急了,镇南王这些年来鞠躬尽瘁,为了大元守了几十年的汴州,如今几封信,几个不知清白的小儿言语,这就能定他的罪?”

“这样未免寒了战士们的心!”

老臣面色正直,把笏板往头上举了举,“如今汴州吃紧,当务之急还是环镇南王一个清白,切莫凉了功臣的心!”

还功臣呢,这些功也不知是不是他自个导出来的。

京兆尹冷笑一声,拿眼角瞥他,“不知真假?大人您但凡指出一个假证,下官立刻丢帽还乡,绝不多言!”

这群人一直避重就轻,口口声声都是汴州离不得镇南王,可若不是镇南王同乞明人勾结,又哪里会有如今的困境。

关键就是汴州脱离朝廷控制太久了,那里都是镇南王的人,去了就不知道是先面对乞明人的刀子,还是自己人的刀子,这才投鼠忌器,不好动他。

这个站镇南王的老臣姓孙,旁人称一句孙御史。

孙御史冷哼一声,“若真是处置了镇南王,这一纸罪状递到汴州去,镇南王那十万大军,谁信?这朝中又还有谁愿意去汴州?”

汴州形势复杂,难以镇压,多半会以为镇南王是叫人诬陷扣在了京城,哪里会听新人的指挥。

这话一说就又吵了起来,原本偃旗息鼓的镇南王党羽又开始躁动,好几个

都是刚从大理寺被审完回来的,根本就不信镇南王会做这样的事,都跳着要送镇南王回汴州。

这些人心里对镇南王有没有勾结乞明人,不说一清二楚,也绝对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二的,这番跳脚,不过是怕自己踩的船翻了,急着叫风波平稳。

见这几人还在猖狂,京兆尹怒急反笑,这是吃定了大元没有别的可用的将领了。

刘首辅站在上首,拧着眉不说话,像是在沉吟些什么。

京兆尹环顾一圈,不管是以往多么斯文的大臣,这会都吵得脸红脖子粗。

京兆尹突然咳嗽一声,身旁的人俱都看过来,“在这说得热火朝天,没用。”

京兆尹面无表情,在心里呸了一声,凉凉地把这群人喷醒,“淮王的人可还在门口呢。”

在这吵吵嚷嚷派谁去汴州,先能安安稳稳地出京城再说吧。

京城门前,原本该是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的京城正门,此刻大门紧闭,安静极了。

一张绣着周字的大旗斜插在京城正门前,旗杆有男人小臂粗,旗帜叫风吹得扬起来。

三万大军驻扎在前方,静默地包围着京城,距离不过几百米。

这群将士身上穿着盔甲,手里的兵器一刻也不会放下。

这幅随时准备进攻的架势叫京城里日夜不得松懈,城墙上巡逻的人都加了一倍。

袁德运从营帐里出来,眯着眼睛看了看远处。

一旁的副官递上一封信,袁德运拆开看完就笑了一声,粗声道:“到时候了,安排人开始喊话。”

消息一道一道地传下去,原本安静地原地修整的大军迅速开始整装集合,叫京城里的人战战兢兢的。

前后不到一刻钟,一个小将领用嗓音敲了敲京城的大门。

没过一会,一封急诏传上了朝堂,叫这群大臣一下炸开了锅。

外头淮王的人传了口信,话不长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晚上戌时之前,淮王要进到紫禁城里去,淮王心慈,若是有大臣愿意归顺,他都不计前嫌。

这哪里是传口信,这就是通知!

淮王这是要改朝换代啊!

孙御史气得发抖,“这

淮王乃前朝余孽,如今竟敢如此口出狂言,不怕,不怕……”

不怕什么呢?

说到最后孙御史拳头都捏起来了,这淮王如今还真没什么好怕的。

大殿里吵吵嚷嚷一会,慢慢都安静下来。

能留在这里的说实话,大部分都不是被元帝重用的,元帝的亲信只有那么几个人,现在也是不敢冒头。

这里还有许多同前朝有些联系的旧臣,心里已经不是有点松动可以形容的了。

若是前朝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那自然叫人敬而远之,不敢轻易站队。

但是前朝才翻篇几十年呢,这里不少年纪大一些的老臣,当初也是前朝的臣子。

孙御史见这些人都缄默不言,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不由瞪大了眼睛,抬手就指,“你们这是要叛国!”

淳杨侯在一旁背着手,笑眯眯的,“什么叛国,孙御史讲话真难听,你有证据吗?”

镇南王府上,沈意行去了镇南王的书房。

这府上说是被封了,但是沈意行也不是要去见镇南王,几个侍卫犹豫一会,派了一个小队跟着他,还是准许他去了。

沈意行很少来这个地方,书房很大,里边已经叫人翻找过了,一些零碎的东西乱糟糟地堆在地上,看着像是被人打劫过一样。

下人们不敢进来收拾,里头就一直是这幅模样。

这屋子里留下的信息不多了,沈意行粗略地看了看,随手翻了几本书。

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沈意行没有多停留,回了自己的院子,提出要见自己的几个亲信。

侍卫犹豫一会,去外头请示了上级才说可以。

“沈世子若是一定要见,一旁得有我们的人候着。”

这算是监视了,这侍卫暗道得罪人,见沈意行还没说话,只好苦着脸道:“这也是上头吩咐的,我们也没办法,世子若是……”

侍卫话还没说完就叫沈意行打断了,男人笑了笑,很温和的样子。

“没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侍卫于是没再多说,叫人去传了沈意行的部下来。

沈意行问了问陈氏的

行踪,部下说是失踪以后,男人点点头,倒是没说什么。

过了会,他又问起镇南王同冯家的关系,这亲信早年是镇南王身边得用的手下,这会不管是为什么,俱都实话实说一一答了。

一旁的侍卫就拿了纸笔,一字一句地记下来。

半柱香的功夫以后,沈意行心里就有数了。

他很小的时候镇南王就已经赫赫有名了。

沈意行听过他许多故事,樊氏把丈夫当成天,说镇南王打过无数场仗,是大元的大英雄。

沈意行那时还很小,会问他为什么总是不回家。

樊氏就叹口气,说汴州有乞明人,镇南王要保护整个大元,他轻易离不得的。

樊氏就这样爱着那个英雄一样的镇南王,强撑着笑脸听他说要迎娶自己的庶妹,因为镇南王需要兵力去保家卫国。

在樊氏口中,镇南王合该比菩萨还高一截,樊氏很少说其他的,只要同沈意行在一起,她口中就一定要念叨镇南王。

那个叫樊氏神化了的人,在有些时候,也会叫沈意行生出一种无法超越的恐慌感。他惧怕他,更怕自己也成一个和他一样的人。

但是沈意行从未有想此刻这么鲜明的感觉,他看了看窗外,在心里想着不过如此。

像一个阴影一样一直笼罩在他头顶,无时无刻不想着控制他的人,不过如此。

镇南王不过如此。

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会叫利欲熏了心,背叛发妻,连叛国这种事也做得出来的,低劣小人。

沈意行仰了仰头,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突然觉得疲惫,这样一个人,就这样一个卑劣又可耻的人。

一旁还有人等着,亲信于是小声地叫他,沈意行很轻地嗯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他为樊氏感到不值,也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过了许久,沈意行佩上佩剑,提出要见镇南王一面。

他方才同部下说话,叫人听了许多有用的消息,这会提出要见镇南王,上级也不拦着。

这上级是李淮修的人,猜到沈意行的意图,故意地没叫人进内院守着,反而把持了府上

所有的兵力。

他们早有部署,只看是谁动手了。

沈意行就带着剑,进了镇南王的院子。

一个女郎进了大理寺,这说出去绝对是会叫整个家族蒙羞的事情。

就算是上次熊娘子同刘娘子弄伤了淳娘子,也只是大理寺叫人来盘查罢了,罪犯也少有进一遭大理寺的。

冯清雅如今进去了,名声算是完了,虽然她本来也没什么名声了,但是这次不一样,她日后婚假都困难了,有些上进心的人家,不管富贵与否,是不会娶这样的女郎的。

老夫人这么些年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知道这事不能传出去,因此并不声张,振作起来以后就叫府上的人都闭嘴,不可在外提起此事。

其实如今京城里处处敏感,早早地就有人盯上了冯家,冯清雅被大理寺带走的事情根本瞒不住,老夫人心里清楚,但是能少几个人知道就少几个人知道。

待她把冯清雅救回来了,就立刻找个清白人家把她嫁出去,日后再如何传,好歹终身大事也解决了。

老夫人已然为冯清雅考虑得十分周到了。

老夫人稍作整理,换了自己的浩命衣裳,头发盘得整整齐齐,叫张嬷嬷带了重礼,拄着拐杖就上了马车。

张嬷嬷见她面色还是有些青白,心里发酸,“您也要顾及顾及您自个的身子,别二娘子没出事,您自个到倒下了。”

老夫人转着手里的佛珠,掀了掀眼皮子,像尊佛像,“无事。”

她年纪实在有些大了,一只手几乎是无意识地在发颤。

老夫人换上了衣裳,就仿佛给自己带了个护盾,把所有的脆弱都掩盖住了,面上还带出几分刚硬来。

张嬷嬷不好再劝,眼见着马车驶向淮王府,心里发苦。

这样的情况,淮王妃哪里会愿意帮忙呢?

大街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更多的是骑着大马不停巡逻的侍卫。

马车很快就到了淮王府,府上被穿着护甲的将士严严实实地包围着。

张嬷嬷叫侍女去递帖子,府前的守卫根本不许他们的马车靠近,于是只能

在一旁的街角处等着。

老夫人已然几十年没有受这样的待遇了,她闭着眼睛,不由自主地捏了捏掌心的珠子。

帖子递了进去就没有消息了,张嬷嬷时不时掀开帘子往外看看,心里觉得这怕是不会见他们了,但是也不敢劝老夫人回去。

几乎过了小半个时辰,才有个穿着绿色对襟长袄的丫鬟出来了。

阿瑶原本不愿意见的,老夫人这时候找上门来,多本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阿瑶想起了手里的状纸,觉得有些事情一块了结了也好。

京城今年的天气冷热都很极端,这几日已经有些凉风了,阿瑶也没走远,叫侍女把老夫人带到了一旁院子里的正堂。

阿瑶坐在主位,老夫人叫张嬷嬷扶着坐在了下首,屋子里几个丫鬟站在边上。

老夫人还颤颤巍巍地给阿瑶请安,阿瑶微微侧过身子,坦然地受了半礼。

她今天穿了件红色的长袍,柳嬷嬷说这是喜庆日子,合该穿些大颜色,怕着凉还披了件缠枝披风。打扮简单,但是自有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

阿瑶肚子比一般的孕妇要大一些,但是她本身也比旁人瘦弱,所以肚子虽大也大不到哪去,反而带出一种温润如珍珠般的气质来。

短短几个月不见,老夫人觉得自己有些不认识上首这个衣着华美气质沉静的女郎了。

阿瑶抿了口参茶,先开了腔,“老夫人这是有何要事,今个上了门?”

老夫人目光落在她肚子上,答非所问道:“这要六个月了吧?”

阿瑶抚了抚肚子,说四个多月。

老夫人眼睛锐,看了一会,不再多说什么,只是不住地转着手里的佛珠。

来找阿瑶帮忙,只是说着简单。

且上次两人分开时就闹得不好看,老夫人偏袒冯清雅,还极力阻止阿瑶同淮王成婚,如今又为了冯清雅求上门来。

老夫人活了一辈子,最是看重脸面的,要她主动低头,比杀了她都难受。

但是想到冯清雅,老夫人闭了闭眼睛,平静道:“老身对不住你。”

瑶听得莫名其妙,只笑了笑,“老夫人言重了,有话直言便是。”

她虽然不至于态度冷淡,但是也不想同老夫人打言语官司,阿瑶觉得自己同老夫人应该是没有什么旧情可言的。

老夫人一下一下地转着手里的佛珠,阿瑶见她不说话,直接道:“老夫人若是为了上门道歉的,那大可不必耽误你我的时间。”

阿瑶这话说得刺耳,老夫人沉默一会,语气有些僵硬地说起了冯清雅。

“你妹妹她叫大理寺的人抓去了,她是个糊涂性子,哪里会同那些大事扯上关系,还望王妃顾念一些旧情……”

“旧情?”阿瑶摆摆手打断她,认真道:“本宫与她唯一的旧情就是她连累过本宫,还害本宫十几年无人看护。”

阿瑶不在乎,但是不代表没发生过,更不代表她不计较。

老夫人面色一僵,“老身带了些重礼……还请王妃过目……”

张嬷嬷站在她身后,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老夫人这辈子刚强,就没向谁折过腰,更何况还是个小辈,这是在撕她的脸啊。

阿瑶心里平静无波,“老夫人,这礼本宫不会收的。”

“王妃大可不顾念她,也该想想冯家,好歹将王妃养到这样大,王妃忍心看着冯家蒙受这样的名声吗?”

老夫人一手攥着佛珠,长长地向阿瑶弯了弯腰。

阿瑶见她这样的姿态不由摇摇头,冯家确实养育了她十几年,但是,“若是冯清雅真的同乞明的人有勾结,那她就是罪有应得,合该如此,不说本宫能不能救,本宫还要叫人重重地处罚她。”

叛国,就是路边的乞儿都不会做。

“若她是无辜的,也请老夫人相信大理寺,过后自然会还她一个清白。”

阿瑶说着还蹙了蹙眉,“况且本宫早就与冯家没有任何关系了,老夫人日后若是还这样找上门来,本宫是不会见你的。”

这说的老夫人好像是个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老夫人几十年没听过这样的话了,手在发抖,橘皮一样的面皮抽动两下,佛珠都握不住了。

“你是淮王妃

,如今城里谁不害怕淮王,雅姐儿的事情,你一句话就能救她一名,她日后绝对改过自新,老身也会叫她上门负荆请罪。”

老夫人强撑着笑脸。

阿瑶觉得有些好笑,“这倒不必了,我不打算原谅她,也不需要她道歉。”

老夫人沉默一会,面色突然变得悲呛,眼中隐隐带着泪光。

“这是要老身求你吗?以往的事情那都过去了!”

老夫人语气里还有些失望,她死死地盯着阿瑶,“王妃为何不能原谅她一次?何苦这样记着她的坏处?”

阿瑶不是会叫她三言两语就说动的人,听得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她老早就知道了,老夫人只要一遇上冯清雅,那时什么原则都没有的。

一旁的拂冬气得捏了两个拳头,有些忍不住想要反驳。

好悬这些坏事都不是做在你头上的!

“她是你妹妹啊,你忍心看着她日后受苦?”

阿瑶点点头,诚实道:“与本宫没有任何关系,她以往欠本宫的,本宫还要报复回来。”

这话说得叫老夫人一下就心凉了。

老夫人突然起了身,要给阿瑶行大礼。

她身子颤颤巍巍的,牙关咬得死紧,要在阿瑶面前跪下。

老夫人老泪纵横,一瞬间像是老了十岁,她这辈子,也就为冯清雅这样折过脸面。

阿瑶摇摇头,觉得老夫人已经有些疯魔了,“老夫人,您说错了,不是本宫忍不忍心,是她自己做这些事情的事情从不考虑旁人的感受,她犯的错,同本宫没有任何关系。”

一旁的拂冬适时地端上一个托盘,阿瑶抬抬手,拂冬就端到了老夫人面前。

阿瑶的眼神变得怜悯,“自己看吧。”

朝上还吵吵嚷嚷没个结论,中途用了各府上送来的膳食,统共没一个时辰就又开始吵了。

有人提议要顺着淮王,如今这个形势,一个不好,外头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杀进来。不说汴州了,自个的性命都在瞬息之间。

孙御史听得直冒火,坚决不肯开门迎了淮王。

简直唾沫星子都说干了,直嚷

嚷着这是叛国,这是有违人臣!

这话说得合该叫孙御史自个脸红,他的主子镇南王如今勾结乞明人的罪证还热乎着呢,再往上说,元帝当年不也是前朝旧臣吗,还是给弘章太子牵马搬凳的,这又高贵到哪里去了。

京兆尹最讨厌他这样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全是为了自己的小人,这会都懒得搭理他。

还以为镇南王能起势呢,汴州隔京城十万八千里,不说汴州如今有没有得到消息,淮王那三万大军里京城可就几百米,现在不是轮到他们来决定要不要接受淮王。

选择权在淮王手里,是淮王看心情选择还留不留他们这群前朝旧臣一条命。

现在大多数人都看清了形势,想着如何投降才能体面一些,也就孙御史一个人不知死活还在这表忠心。

殊不知自个的主子如今都自身难保了,镇南王再如何威风,那也是在汴州。

京兆伊故意走到他面前,一仰头翻了个白眼。

气得孙御史眼珠子都充了血,“好你个陈良!那淮王叫你升了个职,你就跟着眼睛鼻子朝到天上去了。”

京兆尹冷笑一声,“那还是没有孙御史您跳得高。”

两人你撞我一下,我推你一把,手里的笏板都推搡到地上,像个两个小儿一样撕打起来了。

一旁的人连连拉架,只是这朝堂上偏着镇南王的人已然是少数,拉来拉去的,最后都竖着眉毛拉偏架。

口里还劝着此举有为斯文,把孙御史衣裳都劝没了一件,脸上几处乌黑。

这大殿上吵吵嚷嚷,比菜市场还闹人。

刘首辅黑着脸,站在上首看着下面,一群大臣打得热火朝天,哪里看得出还是朝廷命官。

就在这时,金銮殿的大门叫个小太监急急忙忙地推开了,头也不抬地大喊道:“镇南王去世了!”

离戌时还有大半个时辰,京城的正门缓缓打开,那大元的旗帜一折,巴巴地就供着大周旗入了城。

大元三十年,大周复辟,改国号回周,天子李淮修入主京城,是为嘉熙元年。

作者有话要说:小天使们久等啦!

后面就是阿瑶封后生产了!估计会时光大法,然后养小包子~

继续给小天使们发小红包呀~谢谢小天使们的营养液!会加油加油努力更新的!

年号什么的都是编的~

感谢在2021-08-01 22:36:20~2021-08-02 22:18: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莫韶 10瓶;34365284 5瓶;鹤一呦、宝宝爱自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