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鸿升

《官路鸿升》

第五百四十三章 意料之中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天宏不高兴地说:“向局长,你这个财政局长当得够窝囊啊!简直就是穷庙一个!这样吧,明天我到财政局去一趟。看一看我们恒阳到底有多大的家底!钱到底都用到哪里去了?”

向前进听李天宏这么说,知道李天宏对他有了意见,以为他是故意哭穷,不支持李天宏的工作。

向前进也的确是打了一个埋伏,其实县里刚刚申请到了一笔水利建设款,有近两千多万。正在划拨之中,但是没有到账。这笔钱可以救救急,但是钟越已经吩咐过他,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李天宏。

夹在两个领导之中,向前进觉得很不好做。不过,他最终还是选择听钟书记的,谁的官大就听谁的。

不过,话还是要说圆泛一点。他说:”李县长,您刚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也许在别的县市。财政局长是最吃香的。但是在恒阳,最不好当的就是财政局长。挨骂最多的也是财政局长。穷庙的方丈日子难过啊!您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真心地欢迎您到财政局去指导工作,去了您就知道我不是有意在向您哭穷了!“

李天宏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点火药味,就缓和道:“向局长,我只是有点焦急罢了。完全没有责备你个人的意思、你不要多心!不过,我作为一县之长。摸摸县里的家底也非常有必要。你说是不是?”

向前进想,反正那笔钱还没有到账,你去看也看不出什么来,就说:”是!是!其实我应该主动来向您汇报的。”

这时,教育局的人把关进喜的档案拿过来了。李天宏一看,原来这个关进喜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师范时交的一个笔友。难怪听这个名字时有点耳熟。当时,他在《中师生作文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同一版面上还有某师范学校关进喜发表的文章。

李天宏很欣赏这个名叫关进喜的文章,觉得他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犀利,颇有鲁迅之风。就开始和他交起笔友来。他们经常互相交流写作经验,请对方为自己的文章提建议,互相引为知己。

这种交往一直到师范毕业才结束。不过,他们交往的书信李天宏一直保存着。

这个发现让李天宏感到很兴奋。既然是笔友,就好商量了。可以先从关进喜入手,做好教师的稳定工作。擒贼先擒王嘛!

不过,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是钱。没有钱,自己也不好意思向这个笔友交代啊!

所以他对向前进下了死命令:“从今天起,财政局的笼子只能进,不能出。无论是谁,都不准再调用一分钱。”

他又对教育局长何凯旋说:“你把关进喜的具体住址给我,我来亲自会会他!”

何凯旋说:“李县长,这个人虽说是一个老师,但是很不好对付。据说很偏激,话说得很难听。我建议你不要亲自和他接触。有什么事我们帮您办就行了!”

李天宏说:“他又不是三头六臂,有什么不好对付的。我告诉你,要解决这个人的思想问题,还必须我去!”

何凯旋之所以阻止李天宏去会关进喜,是担心关进喜说一些不利于教育局的话。既然李天宏执意要去,不如自己陪着去,也好了解情况。有自己在场,关进喜说话也有所顾忌。于是他说:“那我陪您去吧!”

李天宏说:“不用了!我要来一次微服私访,你是教育局长,老师们都认识你。”

李天宏按照何凯旋提供的地址,去找关进喜。

关进喜在恒阳县关家塘中学担任初三语文教师,住在关家塘中学的旁边。关家塘镇是距城关最近的一个乡镇。坐车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到。所以李天宏决定在吃过晚饭后去走访一下他。

去之前,他先回家去取回了以前和关进喜的通信。要不拿这做证明,关进喜凭什么就相信自己是他的笔友呢?

吃过晚饭,李天宏就让司机把自己送到了关家塘镇。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李天宏就下了车。交代司机在此等他后,李天宏一个人向关家塘中学走去。

来到中学门口后,他就找人打听关进喜的家在哪里。来到关进喜家门前,李天宏有点感伤。因为关进喜的房子实在是有点太过于简陋破旧了。他家的两边都是小洋楼,唯独他家是一间旧平房。房上有几株草在风中颤抖着,似乎在昭示着主人的清贫与落魄。

关进喜的日子过得不好啊!农村学校的老师是清贫的,由此可见一斑。

门开着,李天宏正准备进去,却听见里面一声惊惶的呼喊:“进喜,快去叫车!”

紧接着,从里面奔出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男人。李天宏问:“发生什么事了?”

那人说:“我老婆突然要生了,要送往医院!我要去叫车!”

李天宏说:“别慌!我的车就在后面不远,我马上调他过来!”

那男子也不问他是谁就焦急地说:“那请你快点!”

李天宏说:“你先进去把你老婆弄出来!”

李天宏一个电话,不到两分钟,车就到了。与此同时,那男人和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扶着一个孕妇出来了。

李天宏让他们上车,对司机说:“小谢,迅速把他们送往县人民医院。回头再来接我。”

车子向城关疾驰而去。

二十几分钟后,车子就开回来了。小谢说:“李县长,幸亏送的及时啊!要不然母子性命难保。她不但是早产,而且还是难产。”

李天宏说:“那证明我们来得非常是时候。走,我们再去医院看看去。”如果没猜错的话,那男人就应该是关进喜。怎么搞的,到现在才想到要生孩子?

李天宏来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找到了关进喜他们。孩子已经通过剖腹生下来了。母子都平安。

李天宏向关进喜表示祝贺。那男子这个时候才想到问李天宏是谁,他说:“要不是您及时出现,我的老婆和孩子都会有危险啊!以前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救星,今天我相信了!谢谢你!你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李天宏也觉得这事很巧!世界充满偶然,人生充满巧合。要是关进喜不组织罢课,要是自己不到恒阳担任县长,要是自己和他不是笔友,那他今天就不会出现在关进喜的家门前,那么关进喜的老婆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他觉得今天这次走访是最有意义的一次。

他说:“谢什么?我又不是什么陌生人!”

关进喜诧异地问:“你是?”

李天宏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叠信件,递给关进喜,说:“你看了就知道我是谁了?”

关进喜接过去一看,高兴地握住李天宏的手说:“你是李天宏!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啊!故人来了,新的生命也降临了!”

李天宏说:“看来我不仅和你有缘,也和你的孩子有缘啊!”

关进喜说:“你来的可真是巧啊!对了,你怎么会在我们恒阳,又怎么会到了我家里?”

李天宏说:“不急!等你先把事情处理好了,我们慢慢细说。孩子刚出生,还有许多的事要办呢!”

他拿出500元钱递到关进喜手里,说:“添了侄子,我这个当叔叔的也高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孩子买点奶粉。”

关进喜反复推辞,最后还是收下了。他说:“那就谢谢了!你等一会吧,我安排好之后,请你宵夜!”

李天宏说:“行!我在外面等你!我们好好聊聊!”

半个小时后,关进喜出来了,两人找了一个小摊,要了点吃的,边吃边聊起来。

关进喜毕业后一直在农村中学任教,因为教师的待遇差,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所以拖到二十八岁才结婚。结婚后又有几年没怀上孩子。直到现在才添小孩。

当李天宏告诉他现在在恒阳担任县长,今天来找他的原因时,关进喜的脸色就由热情转为冷淡了。

他说:“李县长,看来我的儿子是沾了我组织罢课的光了!有许多人都劝我不要带这个头,说这样没有好处。谁说没有好处,好处大着呢!如果不是这样,你这个大县长会光临寒舍吗?会想起我这个十年前的笔友吗?我的老婆孩子会得救吗?”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天宏说:“你看你,说话还是那么尖刻。”

关进喜从兜里拿出李天宏给的那五百元钱,放到李天宏面前,说:“李县长,您的厚礼我领当不起。”

李天宏把钱推过去,说:“你这是怎么啦!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

关进喜又把钱推过来,说:“这钱我不能收。因为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你不是专门来看我的,你是来招安的。”

李天宏又推了过去,说:“两码事。朋友是朋友,公事是公事。你不要搞混了。“

关进喜说:“那好!我事先声明,如果你是想要我放弃罢课,那你就免开尊口。我不会因为你对我的私恩就放弃我的原则。”

李天宏说:“可以!我也向你声明,今天我既要和你叙旧,又要和你谈工作。你可以不认我这个县长,但是必须要认我这个朋友。”

关进喜说:“既然这样,那你就说吧!”

李天宏先谈了一下他来恒阳的工作打算,表明了要建设好恒阳的决心和信心。然后他坦率地对关进喜说:“教师工资这个问题,是恒阳的历史遗留问题。把这个难题交给我,我知道是有些人要为难我,要给我一个下马威,要出我的洋相。但我还是把这个担子接过来了。为什么?因为我真心诚意地想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由我来解决会比让别人解决更有利于教师,会解决得更好。你相信我说的话吗?”

关进喜说:“话说得还是蛮动听的。半信半疑吧!”

李天宏说:“你也许以为我今天来,单纯的是要让你放弃罢课。不!我是来和你商量罢课的时间和方式的!”

关进喜揶揄地说:“我没有听错吧!猫会和老鼠打商量吗?”

李天宏说:“你怎么老是把我和你当作敌对的关系?这回你要相信我是站在教师这一边的。我是真心实意地要想帮老师解决问题。目前,县里有许多人并不支持这项工作,也有些人希望我把事情办砸。我希望我们密切配合。我的意思是说,我来做你们的内应,你来做我的外援,我们真真假假地唱一出戏,争取尽快把教师的工资落实到位。”

关进喜说:“那你说怎么办?”

李天宏说:“目前,财政局还在推诿说没有钱,我刚来,还需要一点时间弄清情况。我的意思是,你们先给我一点时间。罢课的事,要多打雷,不下雨。在外面形成对政府的压力。我在里面做工作。来个里应外合。如果我的努力失败了,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不好?”

关进喜听他话说的真诚,就说:“李天宏,看来你是真心的。我答应你!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到时候你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我就不任你这个县长朋友了!”

“行!一言为定!”

“如果你真能帮我们解决问题,那你就不仅仅是我们家的救星,而且是我们恒阳教师的救星了!”

李天宏对关进喜说:“关兄啊,不能这么说,我觉得,落实教师的工资,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不能算是为老师做好事,谈不上是老师的救星。我觉得这是在赎罪。”

关进喜感动地说:“李天宏,就凭你说的这番话,我就可以看出你是真心地想为教师办事。因为如果你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就说不出这样诚恳的话。我相信你!”

李天宏说:“在为老师着想这个方面,我和你是一样的。只不过,我在朝,你在野。我觉得,你比我的境界要更高。因为处在你这样的位置,要为老师们办点事难度要更大,承受的压力要更多,需要胸怀,也需要勇气啊!”

关进喜更加感动了!李天宏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的确,自从领头组织向政府索要工资以来,他家里是说客盈门。学校校长,教育组的干部,镇里的领导,同事,朋友,都来相劝过。

有的晓之以理,有的动之以情。有的好言相劝,有的语带威胁。有的直言批评,有的讽刺挖苦。说他想出风头的有之,说他目无法纪的有之,说他唯恐天下不乱的有之,说他傻头傻脑的有之。

连老婆也不支持他。今天之所以早产,就是为了这件事和他相争动了胎气。

好在老师们是支持和拥护他的。今天听了李天宏的话,他更是感觉到很安慰。

他说:“谢谢你的理解!”。眼睛中不觉涌出了泪水。

李天宏说:“记得以前和你做笔友的时候,我和你就谈过理解万岁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确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啊!你去和你们的几个骨干沟通一下,给我一点时间。但有些话也不要和他们说透,免得传出去影响不好。”

关进喜明白李天宏担心的是什么,他说:“我明白。我会把握分寸的。该说的我会说,不该说的我就不说,该巧妙一点说的我就尽量注意方式方法。总而言之,我会控制住局势,不给你添乱。”

果然是个明白人。关进喜是个人才啊!等这件事平复之后,要想办法把他提到领导岗位上来。

李天宏说:“那好。我先走了!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第二天,李天宏带人真的来到了财政局。向前进向李天宏详细地汇报了恒阳的财政状况。并且把帐本也抱了出来。

果然是一本穷帐。

不过,仔细看一看,也还是可以看出一点名堂。李天宏很快就发现有三个地方可以做文章。

第一个地方是,在本年的预算中,有一项是给副县级以上干部换车、配车,需要资金四百万。

第二个地方是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修建,需要资金四百多万。

第三个地方是人大、政协的出国考察费用,造的预算是一百多万。

这几项都是列入了预算,但因为都安排在下半年,还没有实施。三项加起来就是近千万啊!李天宏问:“向局长,这几项活动的资金都落实了吗?”

向前进说:“也谈不上落实。但是既然造了预算,到时候就有资金落实。估计下个月就要启动了!”

李天宏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去换车,考察?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建设虽然要搞,但也可以缓缓。向局长,这笔钱就不要动了。我将向县委建议,取消上述几项开支。”

向前进说:“李县长,您刚来,可能还不了解情况吧!您提这样的建议,恐怕难得通过吧!”

李天宏问:“为什么?”

向前进说:“您看看这几项开支的受益者就明白了。我不便多说。”

李天宏迅速地就明白了。如果自己提这样的建议,将得罪一大批在恒阳举足轻重的人。县里的干部不会高兴,老干部会不高兴,人大的也会不高兴。他们一旦都不高兴了,自己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风险很大啊!向前进的这番提醒还是一番好意啊!他笑着说:“老向,谢谢你的提醒。可是,目前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吧!你是理财专家,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向前进说:“县里的财政一直都是处于紧缺状态。可以说总是在负债运行。我当了两届财政局长了,总是在东挪西借。目前,能借的地方都借了,能挪的地方也挪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也是黔驴技穷了。干这个差事,我也累了。李县长,如果有机会,给我安排一点轻松点的活干干吧!”

向前进说的是心里话。

李天宏笼络他道:“老向,这种思想可要不得啊!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能有撂挑子的想法。我倒是觉得你这样当过穷家的干部是我们县的宝贵财富。今后还要大用啊!我刚刚来,你要支持我啊!我需要你,组织上更需要你!”

向前进一感动,差点说出了还有一笔款子马上就要拨来的事。但他还是克制住了。都是老江湖了,怎么这么容易地就被几句动听的话感动了?他说:“李县长,感谢你的器重。我一定竭尽全力。其实,搞好财政的诀窍无非是开源节流,舍此别无捷径啊!”

李天宏还想套他的话,问:“你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你觉得当前我们应该怎样开源节流呢?”

向前进其实也就这么说说,对此并没有什么高见。源也不是那么好开的,流也不是那么好节的。他说:“具体怎么做,我也说不好。我这个财政局长一直充当的是一个管家的角色。怎样开源节流,还要你们这些决策者来定夺啊!”

李天宏知道他也是个平庸之辈,就说:“你也可以参与决策嘛!不过,开源是一个长远的工程,远水不能救近火。以后我们再商议吧!我再看看县里的收支情况吧!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

财源一下子是开辟不了的,看一看怎样可以节流吧!消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也可以匀出一点钱的。

政府的办公经费和招待费可以拿他一百多万下来的。

县招待所每月都要拨款二十多万,不如把他承包给社会人士经营。

当他看到教师的总人数时,他想到一个问题,就连忙打电话问关进喜:“关兄,我问你一件事情。”

“你说吧!什么事?“

“现在教师离岗但是又挂着名的人多不多?”

“有!而且还不少!我们镇就有二十多人。这里面有两种情况,有一种人有后台,既保住了工作,还领着工资。还有一种人,没有领工资,但是工作籍还是保着。这些人的工资就被教育组或教育局截留着,作为他们的活动经费。小金库,不用上账的。”

李天宏算了算,一个镇二十多人,全县三十个乡镇,就有六百多人,每人每年以一万二的工资计算,就是七百多万。

好家伙!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就这样被吃了“空饷”。把这些人全部裁撤,或者把被截留了的钱全部收上来,可以派上大用场啊!

他发现一笔“财源”就用笔记本记了下来。粗粗地一算,如果所有的计划都能实现,居然可以整出近两千万的资金来。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只是这每笔钱都不是随便能拿下的。而且不能同时到位。还是必须要弄一笔钱来,解一下燃眉之急。

到哪里去化缘呢?

等李天宏走后,向前进就将向县委书记钟越做了汇报。

钟越说:“老向,这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就让他折腾去吧!等他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就知道恒阳的事情不是那么好办了!”

向前进说:“钟书记,万一他知道了那笔水利建设款的事怎么办?”

钟越说:“你暂时拖着不去领不就行了吗?”

向前进说:“我知道了!”

钟越来到李天宏的办公室,李天宏刚回来,见钟越来了,热情地说:“钟书记,你请坐!”

钟越坐下后,问:“怎么样?有眉目了吗?”

李天宏故意装出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说:“还没呢!看来难度很大。我到财政局摸了一下底,情况就好比旧中国一样,一穷二白。另一方面,我也和教师罢课的组织者初步接触过了。他们的态度很强硬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民教师也变得这么桀骜不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