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军中当先生

《蜀汉军中当先生》

004章 整军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4章整军

规格随意,想做多大都行,能用就行,都可以按需调整。只是精细程度加强不少,尺寸要求更加严格。

李坤还做了个方形长木筒,两边开口,用于连接风箱和火炉子。也是按需调整。

本质上就是先做个样子,其他让木匠自己琢磨。

四天后,李坤已经带着王训去训练了,陈大海告诉他,样品做出来了,李坤赶回来,试了试,对一些漏洞做了调整,主要是漏气的地方,实施密封,尽可能严实一些,精细一些。

然后就可以工作了。李坤让陈大海把伙房的灶台侧面凿了一个差不多大的孔,用风筒连上,再接上风箱。试了试,有些漏风,还容易烧着木头。于是让陈大海用泥巴抹了一个长点的泥巴风道,再安上木头风筒,试了试。哦,终于可以一用了。

当天,李峰让陈大海通知王平,过来看看演示。怎么说呢,效果不错,李坤自己觉得。

训练的地方,王平替儿子选的就是在太守府内,在自己的身边。李坤没有同意,让选择一个城外靠着山的地方。随后王平选择了南郑城东约二十里的一个军营,一个叫南水的乡村里边,是一个可以驻守三千的大营,看来对李坤的支持很是敞亮。

李坤跟随着王训,带着那些士卒搬到了南水大营。南水大营在南郑东边,距离南郑约二十里,背后是大山,前面是平原,不远处是汉水,是个训练的好地方。而且,顺着大营前的官道,一直往东,过了西乡县,就是魏蜀边境。

真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很合适的地方。

王平提出派几个营中书吏到大营来,记录一些东西,李坤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但还是同意了。

随后的几天,李坤做了几件事情,对这个“屯”的百人队进行了重新编组和改进。重新编组就是按照李坤的要求重新组织。改进就是在汉军已经有的东西进行一个加强细化。自然,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没有动。

训练分为重新编组,加强指挥,强化纪律,更新思想,组织训练几个部分:

最重要的是重新编组。就是把王训的手下进行了重新编制,重建队伍的编成,这是改造的第一步。说白了,就是按照李坤自己的要求,对下边的人进行重新组合,以便符合自己的战术思想。但是在表面上看来,就是进行了一些修修补补。

最底层的什和伍这两个层级没动。即:伍:人。什:++=人。

随之的队一级变化较大,由原来的五个什为一队,改为了三个什为一队。队的头目称为“督伯”,李坤改为了“队长”,这样士卒好记。自然,这些人习惯了叫原来的称呼也行。在队一级,李坤增设了副职一人,辅助队长工作。即:

队:

++++=人

三队为一屯,设屯长一人,副职二人,其中一个辅助屯长工作,另一个负责缁重方面的保障。另外增加亲卫兼传令兵二人。即,屯:+++++=,这样把王训手下的人全都用完了。

以后具体实施起来可以临时做些调整,比如凑个整数什么的。只要把手中的力量都组织使用起来,不用那么死板。

基本的架构就是这样,好处是加强了指挥,还保持了基本结构,这些人也容易接受,不算是伤筋动骨。

加强指挥的办法,除了编制的头目外,就是成立了一个指挥部。

指挥部的人员构成,定为:

屯长:,

副职:;

队长:*=,

副职:*=;

什长:*=。

计算下来的总人数就是:+++=,约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工作职责设定为:指挥部是屯的最高军务指挥机构,由屯长主持,上述十七人参加,参详军事及相关工作,包括粮草,士气等。

屯长为指挥,其他人战时依次替补。

每旬由队长轮流担任副指挥,负责组织训练,日常生活等事宜。

另外规定,在队伍打散或者人数不足的情况下,或者在指挥部不能正常履职的情况下,凡是以上十七人中,有三人(含三人)以上的,都组成临时指挥部,职务高着,服众者,资历深者担任指挥。指挥手下的人员,决定各种事项。

这样布置可以提高队伍在损失较大,或者被打散之后的重组机会,保持基本的战斗力。只是后来因为李坤的谨慎,这样的时候并不多。

另外,把自己的地位加了进去,设“先生”一职。先生可以指挥任何人,伍,什,队,屯,但一般不参与指挥。但在涉及造反,投敌,抗命,哗变等重大事项时,先生有最后决定权,最高指挥权。

队伍中任何人在涉及造反,投敌,哗变事项时,皆可举报,斩杀之,记军功。

三是纪律。

汉军的纪律本来就严格,主要是进行了简化,分为了三项:服从指令,保护民众,对待俘虏,另外附加一些日常要求,就是把汉军的一些纪律具体化,不能骚扰民众什么的。概括起来就是做“仁义之师”。

总起来,李坤的通俗解释简单明了,就是:

让你打谁就打谁,不要你打谁就别打谁。

你们也是从普通民众中来的,以后大多数还是要回到民众中去生活,所以你们自己非常清楚军队来了,害怕发生什么,所以,不让你做的就不要做,要去讨民众的喜欢,不要讨民众的嫌。

对于敌军的俘虏,也是大多从对方民众过来的,既然不打了,又不是罪大恶极,苦大仇深的,放下武器不逃跑,那就算了,好好对待。

四是更新征战思路,核心就是学学彭越。楚汉相争的时候,让楚霸王无可奈何的名将彭越。

首先是魏军后方征战战。这是李坤给王训立些功劳想出来的,就是把征战引向曹魏地区的基本思路。要求这些人学学楚汉相争的时候,活动在项羽后方的名将彭越,要敢于勇敢地插入到魏军后方去作战,基本方法是学彭越的办法,游击做战。不停地移动,进退,出击,并且注意这些之间的迅速转换。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要可以集中起来,将在野外的小部分魏军兵力消灭于运动中。概括起来就是:基本的是游击,适时转化成有条件下的野战。

对于指挥部的组成人员来说,伏击,夜袭,奇袭,夜间作战的注意事项,联络方法,这些是基本要求。

对一个普通士卒,进攻,撤退,联络是必须掌握的基础。

其次就是外出作战的基本要求:先保存自己,然后再去打击魏军。

只有先保存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打击魏军;逞匹夫之勇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结论就是: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个方面,李坤费了好大的劲做这个事情,让这些人转过弯来。可以说是:唾沫星子乱飞,一点一点地和这些人打拉锯战,果然是改变人的想法是最难的。到最后,李坤决定训练工作改为一半一半。上午做体能和战术,下午进行战法,把所以的人集中起来,在大营里,改变这一百来人的想法。

比如,为什么打进魏军后方的区域。这些人都是底层的士卒,根本不管这些,上面让打就打呗,想那么多干什么。现在不行了,李坤要求他们必须想,必须想明白。为了刺激这些人想,李坤画了一个大饼,现在你们是一名伍长,什长,队长,但是以后呢,魏军强大,蜀汉弱小,有大量立功的机会,以后你们就可能是屯长,军侯,都尉,是百人将,牙门将,是将军。谁也不是天生就是打仗的料,现在就开始想这些问题,以后才可能更有机会。一介武夫是不行的,是走不远的。

打到魏军后方,具有极大的好处,自己可以休养生息,魏军不断的被消耗,让对方不停的变弱等等。自然,也有好多的问题,粮草,扎营,消息等等都需要自己做,任何一点都要亲力亲为,不能等待。

比如,为什么要学彭越,而不是别人。因为这样做,成本最小,收益最高,适合现在汉魏双方正面相持的实际。

比如,能不能打进去。这个李坤没有说准,他对这些人没有把握,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就是依托汉魏边境线,前出不超过一百里。这样背后有汉军大军为依托,随时可以撤回来,没有了后顾之忧。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打到后方,而是交界处了。但是这么做,现实性很高。

五是强化训练。重点是:奔袭,夜袭,分散和聚合,分分合合,及其分合时的联络。

训练的基础是体能,这个方面李坤下了苦功夫。

每天早晨起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爬山,爬大营后面的山,爬上去之后再回来吃饭。

令王训和众军惊讶的是,这个瘦高个的先生,别看不会骑马,走路不快,可是爬山却也是不慢,和平地上竟然差不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