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223章这不是刺杀而是政变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吴王府中。

李恪和共馨再度来到书房之中。

虽然李承乾建议李恪快些去找李世民。

但是李恪心中也在掂量着此事。

毕竟自己刚刚从一场精心谋划的刺杀中脱身。

一切都要小心。

眼下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呆在王府之中。

“王爷,我认为眼下呆在王府之中固然安全,但是此刻也是面见陛下的最好机会。”

“如今陛下正在盛怒之中。”

“王爷不起眼的几句话便可能改变局势。”

共馨看向李恪,眼中闪着精光。

李恪闻言看向共馨。

共馨当即起身说道:“王爷,我愿和你一同入宫...”

李恪抬起手打断了共馨。

“不必了,我这就准备入宫,你留在王府保护好母亲和我的实验室。”

“若有贼人造次,直接下令射杀,一切后果我来承担。”

言毕,李恪转身走出书房,叫上崔豹和共仁向府外走去。

共馨快步从书房走出。

“王爷,你可以换上甲胄入宫!”

李恪轻笑着摇摇头。

“穿上就不必了,让人带着就好!”

言毕,李恪又看向的共仁。

“韩老五收拾好了没有,把他也带上。”

“还有他斩下的首级也都带上!”

共仁拱手前去找韩老五。

韩老五得知李恪要带他入宫。

整个人都精神了数倍。

甚至还想找共仁借个铜镜。

但是被共仁严厉地训斥了一番,

很快,李恪便带着亲卫们向着皇宫奔去。

一路上崔豹和共仁等人严防死守,小心戒备。

不过并没有再遇到贼人。

反倒是遇到了数队巡察街道的金吾卫。

守卫皇宫的卫士们看到李恪显然有些吃惊。

正在武德殿中挨训的金吾卫大将军柴绍如今只想把贼人碎尸万段。

他作为外戚,而且还是妻子早亡的外戚。

他向来是奉行中立政策。

然而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长安城行刺李恪。

这谁能忍下去!

而且此次李恪以大胜之姿凯旋。

他在番人那边都没遇到过危险。

结果在大唐国都城门附近遭到刺杀。

这不仅仅是刺杀李恪了。

说难听一点就是再打金吾卫大将军柴绍和皇帝李世民的脸了。

也难怪柴绍和李世民都万分愤怒。

只是李世民如今能够训斥柴绍,

柴绍却谁也训斥不了。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金吾卫将领们这几天倒霉了。

“陛下,吴王殿下来了!”

李世民听到王德的汇报,当即暂停了对柴绍的训斥。

扭头对着王德说道:“让恪儿入殿吧!”

“儿臣拜见父皇!”

进入武德殿的李恪对着李世民拱手行礼。

李世民挥挥手示意他免礼,并皱着眉头说道:“恪儿,你提前怎么也没有提前向父皇汇报?”

李恪闻言连忙拱手。

“父皇,儿臣这不是为了向父皇解释和四弟的误会嘛!”

李世民听后点了点头。

“兄弟阋墙,共御外辱,你们却在征讨番贼时发生冲突。”

“恪儿你此战之后,定会扬名天下,也好叫天下人知道,虎父无犬子,何况真龙乎!”

李世民显然对李恪取得的战国颇为高兴。

李恪便也趁热打铁。

“若非和四弟起了冲突,儿臣会有更好的战果。”

“定能让那十余座吐谷浑城池不战而降!”

看到李恪主动意识到错误。

李世民颇感欣慰。

“好,你们兄弟和睦共处,父皇便很欣慰!”

就在此时,王德有走到李世民身旁低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也过来了!”

李世民点头说道:“让他们都进来吧!”

“嗣昌,你回去吧!”

“你这右金吾卫大将军,如今挑着左右两个金吾卫府的担子,我知道你不容易。”

“但是这并不是你此番失职的借口,我向罚你半年的俸禄,若三日之内务必贼人的同党!”

柴绍闻言当即拱手应诺。

而他咬牙切齿地离开武德殿时正好和入殿的李承乾、李泰对上。

“拜见姑父!”

李承乾和李泰连忙拱手行礼。

柴绍见状停下来点点头。

“太子,你那东宫六率能不能抽调些人马协助我封锁长安,搜捕贼人的同党!”

李承乾闻言目光看向李泰。

恨不得现在就让柴绍抓了李泰。

可惜李承乾虽然知道刺杀李恪一定是李泰的手笔。

但是手上又没有证据。

“姑父,你只给我留下太子左右卫率即可,其他的随意抽调!”

柴绍闻言点点头。

“来人我请太子到府上吃酒!”

言毕,柴绍快步走出武德殿。

此时李泰已经是一身的冷汗。

看着面前生龙活虎的李恪。

李泰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摆摆手会示意他们免礼。

“想必你们也知道恪儿被行刺之事。”

“这贼人未免太不把朕放在眼中了!”

“莫非他们以为朕行了几年仁政,朕就不知道怎么杀人了吗?”

“太子,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闻言看了一眼李恪,又看了一眼李泰。

最后他拱手对着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可以借着此番封锁长安搜捕贼人的机会,将长安城中的大小贼人连根拔起。”

“如此方才能够震慑宵小之辈。”

说话间,李承乾的眼睛瞟向李泰。

“父皇,儿臣以为,这不是一场刺杀,而是政变!”

“父皇你想想,若今日不是三弟凯旋,而是父皇征讨凯旋。”

“那遭到刺杀的人岂不是就是父皇!”

李承乾的话直接捅破了最后的窗户纸。

李世民之前极力想要掩饰的东西被李承乾公明正大的说了出来。

根据金吾卫传来的消息。

贼人不仅有军中的制式弩箭,甚至还有秦弩。

今日对恪儿的行刺,确实不是刺杀,而是一场政变。

只是靠着政变上位的自己不愿承认罢了。

换而言之,自己知道今日谋划刺杀的恪儿的人,就在自己委以重任的文武之中。

想到此处,李世民便不由皱起眉头。

今日这场失败的行刺,实际上就是一场失败的玄武门之变。

恪儿没有被谋划行刺的人除掉。

而值得怀疑的人又相当之多。

首先便是自己那十多个儿子,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