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224章讨要封赏暂装糊涂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恪见龙椅上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

便主动上前拱手说道:“父皇,此番贼人行刺,定是的受人指使。”

“如今父皇已经封锁长安城,想必不多时就能搜查到贼人的同党。”

“儿臣此番前来便是向父皇报个平安。”

李世民被李恪的思绪拉回到现实。

于是他看向李恪说道:“恪儿放心,此番贼人敢在长安行刺,朕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挖出来。”

“恪儿,你没有受伤吧?”

“你手下的亲卫如何?”

“你是如何从贼人的行刺之中脱身的?”

见李世民终于问道了自己这方面的情况。

李恪当即拱手说道:“儿臣有之前父皇所赐明光铠,身体并无大碍。”

“只是护心镜和胸甲遭到秦弩射击。”

说话间,李恪对着王德挥挥手。

王德当即让小宦官们抬着李恪的铠甲进入殿中。

李世民一眼便看到了射穿了护心镜,但是没有进一步射穿胸甲的弩矢。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的脸色有了些变化。

“这些贼人太过大胆!”

“若非护心镜和胸甲结合保护,恪儿你定会受伤!”

“来人,通知太医院,再派两名博士到吴王府上。”

李泰此时看着被秦弩射穿护心镜,但是没有的射穿胸甲的弩矢。

默默地咬了咬后槽牙。

只差片刻,自己就能让李恪受伤或者直接将其射杀。

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啊!

李泰心中感叹着自己的计划未能成功。

一旁的李承乾倒是出了一身冷汗。

在他看来若非李恪穿着甲胄。

挨了这么一下,半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

若是李泰想要对付自己,只怕的刺客遭重的人就是自己了。

想到此处,李承乾悄悄瞥了李泰一眼。

军用的劲弩和最新装备的秦弩。

这小子的手已经伸到十二卫府里面了吗?

就在此时,李恪向李世民诉说起了从刺杀中脱身的过程。

“父皇,贼人刻意制造混乱,使得百姓惊慌。”

“儿臣手下的亲卫和金吾卫被惊慌的百姓冲乱。”

“贼人们也就此开始攻杀。”

“他们用劲弩攒射,导致大批百姓被射杀。”

“儿臣带着几个亲随随百姓一同脱离。”

“贼人们穷追不舍,堵住了儿臣和百姓。”

“儿臣许以重利激发百姓们的反抗之心。”

“指挥这些义士和贼人厮杀。”

“金吾卫都尉杨兴随后只身赶来,一人力战十余贼人。”

“另有义士韩老五骁勇杀贼,斩贼三首。”

李世民听到李恪提到了两个名字,明白李恪是在为他们请功。

于是简单思索了一番,直接开口说道:“国家危难有忠臣。”

“在你给朕的奏章中,也是此人骁勇无畏,斩杀伏顺和伏允父子。”

“好,擢升杨兴为左金吾卫中郎将,勋转上轻车都尉,封宁西伯。”

“赐金银各五百两,绸缎百匹,安西骏马十五匹。”

“另赐明光铠一副,环锁铠一副,刀弓各五副。”

言毕,李世民又看向李恪说道:“那位义士现在何处?”

李恪当即拱手说道:“儿臣已将其纳入亲卫之中。”

李世民点点头,随后又挥手说道:“既然恪儿已经有了安排,朕就不多此一举了。”

“授宣节校尉(武散官,正八品)。”

“赏赐此义士金银各百两,刀弓各两副,骏马一匹。”

李恪闻言连忙拱手代替两人向李世民致谢。

李世民则摆摆手说道:“剩下的有功之臣和归降大唐的番人,还需商议后在封赏。”

“眼下,朕要肃清长安城中的贼人,封赏之事要往后拖一拖。”

“而且还需药师率大军凯旋后,才好一同封赏。”

“你此番的功绩朕也不会视而不见。”

言毕,李世民起身走向李恪。

“恪儿你对贼人行刺你之事有什么看法?”

“还有魏王,你又对恪儿遇刺有什么看法?”

被问到的李恪和李泰同时看向李世民。

随后李恪扭头看了一眼李承乾。

方才李承乾说这不是场刺杀而是政变。

李承乾能火上浇油,自己可不行。

就算自己和李承乾都知道是李泰谋划的一切。

可是自己怎么说?

尤其在李世民眼中,自己刚刚和李泰起了冲突。

现在直接说就是李泰谋划的刺杀。

李世民会相信吗?

只能暂且装糊涂,以退为进,寻找机会了。

于是李恪叹了口气拱手说道:“禀告父皇,儿臣当下脑袋有些混沌。”

“儿臣猜不透到底是谁要刺杀儿臣。”

“儿臣先前只是专心种田,未曾过多参与朝政。”

“不曾和谁结仇。”

“后来儿臣献上祥瑞,又到郑州赈灾。”

“加上此番随李元帅征讨吐谷浑。”

“儿臣做的这些都是为国为民之事。”

“不知何人会因此记恨儿臣?”

“莫非是里通外寇的内贼?”

“儿臣不清楚!”

“还望父皇见谅!”

李世民默默点了点头

此时李承乾也连忙补充道:“父皇,儿臣觉得这定是有人见不得我大唐强盛。”

“故而要策划出这场政变!”

“父皇试想一下,若三弟在这次政变中遇难,那贼人下一步的计划是不是就是要对儿臣和父皇出手!”

“儿臣每每想到此处就不胜惶恐,若则有逆贼对父皇不利。”

“儿臣愿保护父皇到最后一息!”

李世民闻言看着李恪和李承乾。

这两个儿子。

一个是庶子,文韬武略不凡,和自己颇为相似,但可惜是庶子。

另一个是嫡长子,能力虽然一般,但是为人忠孝,虽进取不足,守成也是有余。

想到此处,李世民又看向殿中的第三个儿子。

“青雀,你怎么看?”

被李世民点名询问的李泰咽了咽口水。

“父皇,大哥和三哥把我话说的都差不多了,儿臣也没什么话可说。”

“不过儿臣相信定能搜查到谋划行刺的真凶和贼人的同党。”

李泰说话间身上不停地流汗。

李世民看出了李泰的异常。

“青雀, 你怎么了?”

“可是身体不舒服?”

李泰闻言连忙拱手说道:“父皇明鉴,儿臣从陇右归来后,身体便一直不爽利。”

“已经让府上的医师看过来。”

“说是儿臣受了些惊吓,需要好好调养!”

李世民点点头。

“青雀,你好好休养。”

“朕会派人去保护你们的安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