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小娇娘

《侯门小娇娘》

第347章春树暮云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殿下,”幕僚开腔,“如今一动不如一静,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不成!”临王激动的起身,“谢景玉是无辜的,我要帮他。”

临王激动不已,准备继续到乾坤殿陈词。

但身边几个幕僚已跪在了地上,“殿下怎么还不明白?如今想要谢景玉死的不是您王而是皇上啊,您不能和皇上对着干。”

听到这里,临王眼前一黑。

那昏天黑地的感觉攫住了他, 许久许久,临王这才舒口气,“父皇他为什么要将他们斩尽杀绝呢?”

向来悯柔的临王的确不能理解皇上,其实在此之前临王也调查到了线索,一开始仅仅是一鳞半爪,但随着线索逐渐的拉扯,临王发现皇上居心叵测。

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升谢景玉爹爹的位置,其目的不外乎想让老将军出乱子,老将军那边不出问题,皇上就想方设法让他出问题。

嘉峪关的事,不是意外,而是一桩蓄谋已久的阴谋,可怜的是谢景玉的父母并不知这是阴谋。

“皇上有皇上的欲念,兴许您一时半会不明白,但早晚还是会清楚,如今,”那幕僚这多年来都伺候在临王身边,可以说关乎于临王的大事小情这幕僚都会过问,他帮助他决策过不少事,“如今不如我们也对谢景玉和宋徽音下手,等他们死了,您……”

听到这里临王诧异。

他眼神惊愕,看向对面人。

他们已合作了十二年,如今这眼神分明是陌生人之间的,“你说什么?你要我杀了谢景玉?”

他和谢景玉,明面上看来是一本正经的上下级关系,但实际上却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这几年来临王屡次受到危险,谢景玉总能挺身而出保护他。

为他,谢景玉多次险乎死于非命,但到头来身边人却建议自己出卖了谢景玉。

临王不寒而栗。

“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到了操刀必割的时候,就算您不对谢景玉和宋徽音下手,他们一旦回来帝京,皇上呢?宁王呢?不一样也会对谢景玉下手吗?如今是我们的机会到了。”

“退下,退下!”

临王气急败坏,一把推开了站在面前的人。

“殿下,您三思后行。”那人追在临王背后。

相比较于宁王,临王始终是稳中求进的人,他就好像生在墙角边的一种中草药,看似没有任何存在感,但却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不可或缺。

临王回到屋子,多半天不吃不喝。

另一边,宁王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在谢景玉没回来之前,宁王差了一群人去调查。

至于宋徽音的孩子,这个消息是绝对的钓饵,宁王怎么可能会不放出去呢?

嘉峪关,金沙滩。

这里有不少东奔西走的人,他们在迁徙,犹如危险到来动物疯狂迁徙的前夜。

宋徽音也到了这里,更多的线索启示她,自己距真相已不远,一开始宋徽音还以为那毕肖宁王的人并不是您王本尊,一切仅仅是一个巧合。

但随着证据雨来越多,宋徽音发现,那人的确是宁王。

福大命大的宁王带了自己的孩子到帝京去了。

宋徽音尾随在一群难民之中往前走,大家的目的地似乎都是帝京,宋徽音不嫌弃难民,因她会看病,所以反而还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和信任,不知不觉之间宋徽音已成了这群人的领军者。

但宋徽音更明白,越发靠近帝京,前途就越凶险莫测。

宋徽音更名改姓,她要做一个崭新的自己,宋徽音摇身一变成了“宋颖”。

大迁徙的流亡活动,带来了不少灾殃,疾病犹如瘟疫一般接踵而至,不少人都被传染了,先有人出现了百日咳的现象,紧跟着是猩红热,再紧跟着有人会不药而愈,但有人呢?却会死于非命。

宋徽音一路上都在寻找抗击病情的解药, 大家也都在竭尽全力的帮助她。

宋徽音发现,大家都岌岌可危,正因为每个人都预知危险,所以每个人几乎都在通盘为自己考虑。

下午,不少人都断粮了,没有吃的成了大迁徙活动之中需要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大家还听我的话吗?”宋徽音看向身边几个年长者。

那几个人俨然已是众人的表率。

“听,大家都听宋姑娘的话。”

听到这里,宋徽音感激的点点头,慢条斯理的去分析,“如今我们的食物一天少过一天,大家自己给自己有所保留,这是正确的,但你们想过没有,独木难支!等团体都完蛋了,个人能怎么样呢?所以我希望你们将吃的都拿出来。”

有人不情愿,但大部分人已陆陆续续将吃的拿了出来。

宋徽音将自己的意思阐述明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吃的东西需集中管理和分配,每个人得到的分量会一模一样,等吃光了这些东西,宋徽音会给大家想办法。

众人寄希望于宋徽音。

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就到了斗酉县附近。

这里曾是宋徽音和谢景玉与洪水并肩作战的地方,在这里,他们战天斗地其乐无穷,在这里他们经历了不啻血雨腥风的考验,半年之前他们两人疏浚了这里的洪水。

眼看就到斗酉县了,但众人的粮食也一点都没有了。

大家望眼欲穿看向宋徽音。

实际上,这一路宋徽音也在想,需要通过什么手段和技巧获取粮食,他们的队伍有一百来号人,这一百多人一天需要消耗不少的食物。

但来源是什么呢?

宋徽音也很煎熬,很焦虑。

“宋姑娘,我们已饿坏了,如今大人可以少吃一点儿,但小孩儿却不成啊,当初是你要分摊食物的,如今我们可怎么办呢?”大家都看向了宋徽音。

宋徽音假装胸有成竹,但实际上她也明白更严峻的考验已在面前,他们将会因为食物的极度匮乏而死于非命。

望梅止渴。

暂时需要给大家画饼充饥。

“放心就好,下午我总会变出粮食给你们,我有办法。” 宋徽音让大家在原地休息,“我自己去寻吃的,老梁,你和我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