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潮

《唐之潮》

第17章潞州“特工”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李言潮将一次典礼硬是扭转到建立“情报网”体系上来了。这不仅是后世自己就是这种人,在此之前,李隆基的奶奶武则天就是建立情报网体系的行家里手。

武则天十四岁入宫成为太宗的才人,二度入宫成为高宗王皇后的侍女后,之所以在短短时间崛起,先是被册立皇后,而后做了大周皇帝,便是依靠自己的平易近人和慷慨大方迅速赢得了宫中各色人等之心,短短几年,她便成功缔造了一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

情报网最大的作用莫过于,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要与高宗“废后”,被其侦知后,直面高宗,将之废后之举夭折。这是武氏情报网体系最成功的一次逆袭,当然越往后,越滥用且不可收拾了,此乃后话……

物色所谓“特工”的潞州人选以张玮为主,张玮果然做事很有章法,很快就找到了二十多个人,再从各县差役中陆续招些人手,交由李言潮教导。

而远在京兆的负责人、联系人甄选则是麻烦事,经李言潮多次催促,仍没想好合适人选,李言潮就提醒道:“别驾郎莫非忘了崔澄不成?”

“李郎咋知此人?”

“我是听说别驾郎来潞州,他送了一程又一程啊。”

“本王哪能忘,这崔澄,本名叫崔涤,名字还是我给改的,他也住在五王府街,但有两点不太放心,一是这人滑稽善辩,我怕他言多必失,不适合搞你说的‘情报’,二是他兄长崔湜这人,唉!本来是神龙政变功臣(五王)派他去监视皇宫内诸人,他反而背叛五王、委身韦后,参与迫害那些功臣,诸王死之惨烈、闻所未闻,崔湜其人白白长了漂亮脸,是不堪之人啊,如此,崔澄能让人放心吗?”

李言潮想,原来李隆基住的地方在“五王府”,还与崔澄是街坊,他主要担心崔澄本人不可靠,但从历史上看,崔澄对于李隆基那是绝对忠心的,就说:“别驾郎放心,过几个月必到京兆解税,某愿带队前往说服他。一是代表别驾郎去见见该见之人,打探些贴切消息,二是带物色的这些人等先行在各处安顿,搜集情报,建设报送管道,三是去崔澄处晓以利害,看有无对现状不满的中、低层官员,找来充当谋士,因为京兆官僚系统复杂,某乃乡野之人,尚不知如何笼络官吏和士卒。”

后来两人又商定情报整理的重点是京兆,围绕李显及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皇帝昭荣),现职宰相、六部官员、万骑军及府兵进行,要求事无巨细,不区分道听途说,全部拿来甄别。其实李言潮应用的就是前世的大数据的思路,尽可能搜集更多数据,对数据进行甄别分析,以便掌控需要的情报,指导现时工作。

张玮物色的二十多人,小的十几岁,大的四十多岁,职业也各有不同,有道士、瓦匠、巫师、农民、私塾教师等等,李言潮从各县差役中精选了二十人,他甚至从王毛仲军队中也挑选了几个人,这些人就一个共同点,都会写字。

被挑选之人文化层次参差不一,但往往都是公认的聪明伶俐之徒,有些还走南闯北,颇有见识,他们本没什么社会地位,李言潮召集的是司法衙门的便衣“皇民卫队”吏员,现在州发放俸禄跟县衙门的九品官差不多,州衙门正抬举着呢,所以被征召后,精神亢奋、情绪很高。

士气可用。李言潮便对这些人进行魔鬼训练。白天进行骑术、刀法等训练,晚上教习他们如何搜集情报,再教会这些人密写,每人发一本《永徽律》,这是现在施行的大唐律法,在这本书里面挑选一个要表达意思的字,把页码、行数、字数以数码表示在信纸上,这样确保传递过程的保密,只有发出和最后收到的人能知晓内容。

最后阶段,学习乔装、盯梢、跟踪、窃听、暗杀、开启、脱身等手段。李言潮这现代警察,正是玩弄这些的行家里手,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哪懂这些,这些人不用多时,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特工了。

刘三儿,他爹懒得连名字也不给这孩子起一个,他早就是修鞋的行家,现在正盘腿坐在府衙门口的树下,跟李言潮的衙役咂牙唠嗑。

“敢问官人,”刘三儿对着一个差役恭维地说,“您家长官啥名讳?”

这个拿着高腰官靴,说要修补的小吏摇着头说:“别说官人,喊我王郎好了。”他回头朝衙门口望了望,“我家老爷官讳李言潮。”

“吓,这么难听的名字。他有家室了吗?”

“我家老爷抠门得很,连丫头都不买一个。”

“那,他一个人住一大溜房子?”

“才不,有两个老差役给他看房,还有一个从铜鞮县来的师爷也住在那,晚上教习老爷写字、读书呢。”

“喔,我看他早上起的那么早,作甚呢?”

“起早跟李宜德长官先跑到漳河边,然后练武对打,现在我家李郎功夫长进很厉害了。”

“咦,那天听着你家老爷在衙门口喊你们,口音怪怪的,不是本地人吧?”

“是壶关县人。他村里人……唉,不提也好。”

李言潮看着刘三儿报上来的“情报”,满意地点了点头:“就是这样,这几天就在衙门口附近,把我交代的事情都打听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