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版人生

《重版人生》

第三章 六月的雨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陈七背负的心中石,总归不能随意弃置,否则和禽兽有何区分。然则深陷其中未免重蹈覆辙,冥冥中自有天意,自己能够重新修订一次人生的缘故也在于此吧。

夏至夜短日长,天气越发燥热,台风没来时,本地气候属实不舒服。

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因而间或雨水绵延,间或燥热不止。

本地习俗,夏至日祭祖了,陈七午饭照常找爷爷奶奶去吃饭,作为半个兽医也是难得的周末不用出去。

表面上爷爷陈平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和早晚以泪洗目的奶奶形成鲜明对比。

可是陈七知道,爷爷实际上已然身心俱疲,积劳成疾,身体早就不如往昔里。

吃饭时爷爷告诉陈七,一定要参加高考,不管结果如何,试一下总没错。

同时陈平说,陈新生战友李保国来信,他们静海职业学校,八月末可以补一个入学证明,陈七如果没有考上,也可以去他们那边复读也好,学技能也罢,都没有问题。

陈七听到后,心里也是多有感想,父亲的遗泽,前生多有辜负,认死理留在公社中学复读了两年什么收获都没有。

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将大规模推行,一般而言,除非是跳级的,今后读到高三也要18,9岁。

陈七也并不是不在乎,自己注定无法入学,这个时代学籍档案被改,这块结局已定,这个时候自己也没有任何可以寻求改变的资源,只能心里安慰自己了。

陈七当年也是不信邪,预考都是名列前茅,而且是连续俩年参加,最后才被人隐晦提及涉及档案政审出问题,才明白,有些人为了未来不出现太多意外,宁可使些小手段,也要尽可能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事儿萌芽阶段扼杀。

80年代开始到九十年末,考大学是寒门子弟最后的阶级跃迁的阶段,考上就是干部身份,多少有机会从此为人民服务。期间多少出现过,被破门的子弟考上大学,进入体制,后续再讨回公道。

可以想见,如果有类似不对付的人能考上大学,在能坏掉前途的情况下,就会做到底,做事儿不应为自己留下后患,应该是经历了前三十年的很多人都会有的感悟,反攻倒算的现实容不得人懈怠。

这个年代,农家子弟入龙门也就是俩条路,读大学和参军,卡死了,不说高枕无忧,基本上可以安心。

这次直接找了父亲战友的关系,能够比前生提前俩年去静海职业,多少有些信息差。

现下不到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次日陈七就回学校。

陈七去公社学校的路也不远,区区十里地,所以在家准备好咸菜,腌鱼,腌肉和二十斤米,若干鸡蛋,毕竟是在学校最后的时光,条件不好,也得多少补点营养。

次日五点,陈七起床后简单洗漱,把小院门子锁上,背着慢慢的化肥编织袋出发。

刚刚过农忙,乡下人大部分还在恢复力气,天色小亮了,路上也没几个人。陈七所在李陈村到公社本来有条宽敞的泥路,但是分田后,一路上多少有被划归各队,从此多事儿。路也没人组织维护了,已然坑坑洼洼,不成样了。

路不好,自然走的也快不了,背着几十斤东西的陈七,虽然是十几岁农家少年的身体,但是最后还是花了一个钟才走到公社中学门口。

望着灰褐色的学校外墙,大门简单古朴,门头徐云中学。这个年代也没有门卫什么的,陈七就直接走进来。

徐云中学,一所以解放前牺牲烈士徐云名字命名的公社中学。占地面积并不大,学校里约有十几排那种传统砖瓦平房作为教室,镶嵌其中到处是桂花树,建校时的校长主持种植的,在学校最后面的是一间食堂和俩间作为休息的宿舍,就那种大通铺。

大通铺学校并不收费,是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准备的。食堂的话,全校所有人都可以吃,每个月缴20斤大米。食堂是没什么菜的,基本上每天都是白菜汤,5分钱一份。偶有荤菜2毛一份,基本上也是没人买的。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自己带的咸菜。

六月里,学校里已然很安静,一年级已经放假,二年级准备考试,第一批三年级的还是等下半年没有通过预考的和通过预考没有考上的部分。

陈七很快找到了班主任曹园,销了假。

曹园看了看陈七的样子,想说很多话来开导,最后只是拍了拍陈七,“既然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你就放下其他心思,好好准备考试吧,还是有机会的,人生路还很长。”

"好的,曹老师"陈七看着曹园关心又期待的眼神,“我会努力的。”

进到教室,眼前尽是些熟悉又陌生,毕竟隔了几十年了,如今确实是不好认了。

陈七本身也算是个有眼色的,三五下走到最后靠窗的位置,这是自己的座位,人这一生,有太多的小习惯的没法子改变的。无论如何掩盖,很多时候,确定自己的小细节,比认清楚敌人的状况,更难。

三十年后,陈七预备复仇时,才将将多少将自己了解一些。

如今这个教室里加上自己,只剩下30个通过预考的同学,安静的也只剩下翻书和笔尖擦纸的声音。算是最后十几天的时间了,实际上,除了少部分人全身投入复习的人,大部分也是刚刚参加完抢收抢种。

记忆没有误差的话,老曹带的这届和下届有大半的人考上了,陈七原是曹源心里最有机会的,但是后来连续俩届都落榜,曹源才私下偷偷打听情况,花了好多人情,才明白陈七的档案出了问题。

这种事情曹源也没办法结局,只是让陈七不要继续了,陈七自己不信邪,又试了一届,结果让他不得不放弃。然后陈七父亲老战友来访时,把他带到静海职业,补入日语培训班,一年半后,也就是1990年以研修生(外劳)的身份跑到东瀛去了。

当然了,陈七身上这股执拗的脾气,多半遗传父亲陈新生身上,有的时候一条道走到黑的个性会让很多人痛苦终身。

1986年,徐云中学201班,这个高考季,基本上进入了自我复习阶段,这个时代老师其实也帮不了太多。之前下放过来的高校的老师部分退休,部分回原单位了。

陈七所在为理科班,八六年的高考,已经分了文理科,其中

理科: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物理100,化学100,政治100,生物70,总计710分。

文科:语文120,数学120,英语100,历史100,地理100,政治100,总分是640分。

要说时的高考,总分设置全国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试卷也是统一的。这个时候真的还挺有代表性的。

陈七来过,经历过,又回来过。高强度的重新学习能不能提高一个人的学识水平不好说,但,能够把一个人的目标设置,习惯,思维,进行一定的训练,尔后,一定限度摆脱,颓废,紧张,烦恼等等很多不协的情绪。

这一年,考生要先预选,去掉多数,获得预选资格的再优中选优。因为考取率很低,所以高考题目较难,否则无法拉开距离,远不象现在试卷的基础分占总分的80%。

最后,全国本科、专科、中专只招收56万余人,其中中专指的是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没有被高校录取而进入中专学校学习。实行两年制的学制。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而非初中毕业后的三年制小中专。当然了当年能报考小中专的都是初中毕业生的佼佼者。毕业生实行国家统一分配。

陈七对一切都很清楚,也明白自己在这场考试过程中只是一个过客,没有任何一个结果。但他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不自觉的充满斗志,也能思考更多的未来。

要说人一生最宝贵而不再的是什么?很多,但是时光或许是最无足轻重,但能伸手把握的了。

既然无法想到是什么具体原因,陈七决定,好好对待它。未来是否清晰不得而知,但此生自己可以避免很多错位的路,可以不浪费太多不确定的选择和时间。

不一会儿,课间休息,应考生们,有的继续伏案学习,有的起身出恭。

“阿七,你回来就好。”这时候一个长相憨厚的同学走了过来。

陈七愣了一下,好多年没人这么叫过自己了,原来是同村的李明,也是发小,也是伙伴,最后考出去,虽只是个大专,但最后分回市里轻纺厂,兢兢业业直到世纪末企业改制,因为没有随波逐流,最后惨被分流。

李明一气之下,回到李陈村,自己开始养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而且在市里的国有大企业干了十几年,最后回到老家养猪,也算是个新闻。

最后他事业蒸蒸日上,成了本地的养猪大户,财富积累除却给女儿女婿买了婚房,一直住在村里,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中间时有的价格亏损没有击败他,最后败给了接连的猪瘟疫情,接连的环保政策,整儿人就垮塌了。

陈七最后一次返乡和他喝了一次老酒,老大一个人哭的跟个孩子似的,一辈子似乎也就那样了。

看到如今李明年轻稚嫩的模样,陈七心里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愣了好一会儿。

“你这是怎么了,马上要考试了,不要想太多了”李明看陈七愣愣的,给了他胸口一拳。“回头请你吃兔肉,我姨丈带过来的,可好吃了。”

"好啊,一起吃"陈七心情不知怎的,好很多了,“我也带了咸肉。”

此时,教室内突然暗了下来,教室外乌云密布,开始打起雷来了,一声巨响后,大雨倾盆而下。闷热的天气下燥热的教室一下子清凉下来。

六月的雨,无情又有情,伴随着点点滴滴的一丝丝凉意,我陈七不再是那个曾经被丢弃在风雨里无能为力的少年了,我有未曾拥有的力量,未来一切将会不一样。  21921/108393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