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与凡

《仙与凡》

第十七回 太师夜访唐玄奘 女王笃定择婿郎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话接上回说

唐僧听到喊“太师到了”,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丝不祥之兆涌上心头。也容不得他多想,急忙下床去迎。刚到门口,太师就已来到门前。唐僧赶忙揖首道“阿弥陀佛,太师里面请。”

太师也施礼道“高僧请。”进了屋,太师又道“高僧,微臣夜晚来访,甚是唐突,有否打扰”

唐僧道“阿弥陀佛,太师亲临贫僧榻处,贫僧求之不得,当不胜荣幸,何谈打扰”又赶忙让座道;“太师请坐。”

沙和尚赶忙把桌子前的椅子调过来。

太师客气的道“高僧请坐。”然后在椅子上坐下。

唐僧则坐在床沿上。唐僧想这太师急急忙忙来访,一定是为下午女王之事而来。我要耐着性子,委婉里多说些好话,以便求太师在女王面前多讲讲情。于是道“太师来访,也未差个人来告知,好让贫僧出门迎接。贫僧失礼,望太师恕罪。”

太师笑道“高僧言重了。高僧乃大唐圣国之御史,德高望众之圣僧,微臣岂敢劳圣僧大驾,受迎接之礼岂不折了微臣的阳寿睹圣僧一面,如沐春风。微臣自然是要亲临圣僧榻处,洗耳聆听圣僧教诲了。”

唐僧忙道;“罪过,罪过。折杀贫僧了。”唐僧边说边想你这太师,来有何事这么客套、虚伪有什么用直接说你来意不就是了于是又问道“太师来有何事有何赐教贫僧愿洗耳恭听。”

太师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道“高僧莫要多虑,微臣只是来探望高僧,看看吃住的是否可意,还有何需求。若高僧不嫌弃,愿与高僧聊些佛缘之事。”太师就是闭口不谈女王的事情。太师也是有意如此,她想我越不提陛下之事,他们越是想知道,心里就越着急,就越是有愧意,越是自责。

唐僧听了心想哪有那么简单这夜晚来就是为了这些恐怕还是为了女王的事而来。太师越不说明来意,唐僧心里就越是没有底,越不踏实,越想知道。唐僧又想你既然捂着盖着不说,那干脆我直接问得了,那样你总得说了吧,省得受这煎熬。大不了大不了拿我们怎么样也不至于杀了我们吧。于是唐僧心一横,问道“太师,陛下龙体可安好”

太师见唐僧问陛下身体状况,知道他还在为下午的事担心,于是心里窃喜,但脸上却故意带了点为难之意,道“高僧啊,我王陛下乃千金之体,平日里又市井少至,哪里见过二位小长老这般的尊容”太师看了看孙悟空和猪八戒,见他们二人听到这样说,还有些愤愤不悦。又道“二位小长老也不要生气,我们女儿国乃西方小国,又处偏僻之地,见识少寡,比不得大唐之国。但二位小长老也确实让人胆战心惊。”

唐僧宽慰道“太师,您不要看贫僧这两个徒弟长得丑陋,但是他们心地还是挺善良的。烦请太师呈禀陛下,若得可以,明日贫僧带了徒弟,亲向陛下谢罪。”

太师忙道“免了,免了。高僧之意,微臣向我王陛下回禀便是,但二位小长老当面谢罪就免了。”

唐僧以为,太师是怕女王再见了孙悟空他们又受惊吓,故而不愿让他们去。便也不再坚持。道“贫僧谨遵太师吩咐,还望太师在陛

太师见火候已到,不能再抻下去了,便道“高僧啊,您也不必太放在心上,我王陛下虽然受了点惊吓,但未伤大体,休息两日便可痊愈,您大可放心。”转而又道“我王陛下对高僧西天取经之事甚是关心,特着微臣转告高僧,金殿之上未能给高僧通关文牒盖上御印,感到十分欠意。待改日盖了印,欲亲自送于高僧。高僧以为如何”

唐僧听到女王身体已无大碍,悬着的心踏实了许多。但又听到通关文牒盖印之事还得搁置,不免又有些着急,但是,太师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好道“阿弥陀佛,陛下龙体安好,乃是我师徒之万幸。这都是贫僧的两个徒弟闯下的祸端,都是贫僧平素训诫不严,才少了规矩,贫僧深感惭愧。今来到驿站,已做了训戒,定不会再犯唐突之事。至于那通关文牒,也没有什么早晚,尽听太师安排便是。只是住的时日长了,会给太师及陛下增添麻烦。”唐僧嘴上说不着急,那是客气话,他心里着急得很。他耽搁不起,只想尽快西去,也省得再出什么不测之事。婉转里也道出了此意。

太师听了,心里十分得意。心想你唐僧终于说出不急着走了,哪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你说了就行。但脸上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对唐僧道“高僧切莫过分自责,也不要再责备二位小长老了,再说,二位小长老也非有意而为,如若过分责备,倒显得我女儿国没有了容量。高僧西天取经,能路过我女儿国,这是我国的福气。高僧又得小住几日,微臣可向高僧求得佛法与教诲,结些佛缘,实乃微臣之幸也。谈何麻烦岂不见外高僧尽可宽心住下来便是。”

唐僧道“岂敢,岂敢。太师有何要问之处,尽可直言便是。”

太师道“微臣敢问,高僧自大唐而来,路途遥远万里,又有千山万水阻隔,一路之上,定是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磨难吧”

唐僧道“阿弥陀佛,贫僧自别了我大唐皇帝陛下,离开长安西行以来,师徒四人,虽历经千辛万苦,但我等心意至诚,那些磨难,只当是佛祖对贫僧虔诚之心的历练吧。”

孙悟空接过话题,对太师道“太师,你有所不知,俺们师徒四人,可是经历了不少危难,那些妖魔精怪,都想加害俺师父,师父一次次死里逃生。”孙悟空想借此把猪八戒擅闯金殿的原因讲清楚,以得到太师的谅解。继续道“俺们师兄弟三人,保护师父西天取经,师父的安危全系俺们身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危难,俺们心有余悸,已如惊弓之鸟,不敢再有半丁点大意,生怕师父有什么危险。今日,俺二师弟见师父进宫里多时不出来,担心有不测,所以才冲进了大殿,让国王陛下受了惊吓。师父已经狠狠地训斥了俺们许久,俺和二师弟也已知做错。请太师见谅,并在国王陛

唐僧师徒听了孙悟空的一席话都想笑,猪八戒更是咧大了嘴。唐僧心想这猴子什么时候学得这么乖巧,竟油嘴滑舌地说出这番话来

孙悟空讲完这番话,自己也想笑。看见猪八戒直咧嘴,就故作严肃地对他道“八戒,你刚才不是说要向国王陛下赔罪吗怎么太师来了,你倒不好意思了你这入不了大席的猪头。”

猪八戒又想笑,又生气,哼唧着扭头躲到一边去了。

太师听了孙悟空的一番表白,称赞道“小长老如此知礼贤孝,甚是可喜可贺,不愧为高僧之弟子也”

唐僧只好附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孙悟空抱拳施礼道“过誉了,过誉了。”还有点不好意思。

太师又问唐僧道“敢问高僧何时辞离的大唐国”

唐僧道“回禀太师,贫僧自贞观十三年秋,辞别我大唐皇帝陛下,离开长安,至今日,算来已经四年半了。”

太师又问“敢问高僧贵庚”

唐僧道“贫僧已虚度二十五个春秋。”

太师惊讶道“高僧真乃佛身,如此风华正茂年纪,既担此大任,出使诸国,深感敬佩。”

唐僧揖手道“阿弥陀佛。太师客气了。”

太师又问“请问高僧,令尊、令堂安好”

唐僧道“俗家家严安在,家慈已仙逝。”

太师听到唐僧的母亲已过世,抱歉地道“高僧见谅,微臣让高僧伤心难过了。”

唐僧道“贫僧自幼脱离俗世,俗间之事已少问及。家母仙逝,是她老人家超化,贫僧并不悲伤。”

太师见唐僧并未生气,又问“敢问令尊也定是圣贤之士了”

唐僧道“俗家家父,现为大唐国文渊殿大学士,只是贫僧一心习佛,甚少往来。”

太师又问“高僧还有否亲人在大唐国”

唐僧道“贫僧俗家外公现为大唐国总管,但年已古稀,又逢我大唐国国泰民安,事务不繁,因而尚得颐养。”唐僧心想你问我这么多家事做什么便有些不悦,但出于礼貌,又碍于下午发生的不快之事,不得不答。

太师又道“微臣耳闻,华夏大唐国,文化深厚,佛学广崇。微臣却是不解了,高僧又为何要到那西天再取佛经”

唐僧道“我华夏大国,泱泱数千年文明,文化底蕴深厚,佛学广受推崇,怎奈传承的多是小乘佛法。我大唐皇帝陛下建国前,东征西战十数年,将士阵亡沙场无数。现已国泰民安,陛下念及往昔那些阵亡将士,死后未能回故土安葬,于是发慈悲之心,垂爱怜之意,欲将那些亡灵超度,免其成为孤魂野鬼,而使其有所栖息。而要做到此,只有那大藏真经方可,因此,我皇陛下差遣贫僧到西天佛国,取回大藏真经。”

太师听了,点着头“哦”了一声,又道“高僧,恕微臣直言,大唐国寺庙遍布,僧人众多,精通佛学,德高望众者不计其数。高僧尚不及而立之年,那大唐皇帝陛下怎得独选高僧”

唐僧听了,心里很是不悦。心想你岂不是说我年轻,德能不够再说,这样问话,分明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也确是有失礼仪,尤显不尊不敬。但是,唐僧已是修行至深之人,岂能受世俗困扰内心虽然不悦,但是外表却一点也未表现出来。他坦然地答到“我大唐国崇尚佛教,精通佛学者众多。我皇陛下为求一更适合去西天取经之僧,曾颁诏全国,层层遴选,又在长安城设台讲经比竞。贫僧有幸被听讲众僧推举,陛下驾临听禅所赞,而委以西天取经之重任。临行前,我皇陛下又赐袈裟、赠锡杖,亲执贫僧之手,与贫僧对天祈拜,缔结金兰,并赐名唐三藏。皇恩浩荡,贫僧自当不遗余力,去西天取回真经。”唐僧讲得有点激动。

太师听完满心欢喜,她由此可以得知唐僧虽然年轻,但确确实实是一位学识渊博,德行高深之人。又有让人羡慕的俗家背景,女王择其为婿,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心悦诚服地赞叹道“高僧真是年轻有为,经典贯通,让微臣佩服不已。若得高僧小住几日,将那经典德行传授一二与微臣,微臣将是不虚谋高僧一面。”

唐僧道“阿弥陀佛。佛由心生,心中有佛,即入佛门;佛法修行,全在个人。佛祖心中有,处处可修行。太师是有佛缘之人,只要用心修行,自然可得善果。”

太师诚恳地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今得高僧教诲,受益匪浅,愿佛祖保佑,高僧一路平安。”言罢,起身欲告辞。

孙悟空在一旁听了半天,见太师问了一大通,全是些无痛无痒之事,心里不甚高兴。也出于好奇,于是就问太师道“太师,俺老孙随师父西天取经,到过许多的国家,却不曾见过与你女儿国一样的事情。你这女儿国里,为何只有女子,却不见一个男人呀”

太师沉默,有些不想回答。

唐僧见孙悟空问得唐突,太师也有些不悦,怕再惹出是非来,便呵斥道“悟空无礼,休得胡言乱语。”

唐僧这一呵斥,反倒把太师的面子拘到那儿了说吧,不愿说;不说吧,也觉不妥。于是哈哈一笑,自我解围的道“小长老不问,微臣还忘了啦。微臣正想讲于高僧听,但未找到合适茬口,既然小长老问起,那微臣自然是要告知的喽。”太师继续道“我女儿国,的确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上下,无一男子,全为女性,立国之时就是如此。至于为何,微臣也不得细知。”言罢,拱手告辞,道“高僧路途劳顿,请早安歇,微臣就不打扰了。”

唐僧送太师于门外,太师辞送,唐僧只好作罢。

唐僧送走太师回房后,责训孙悟空道“你这泼猴,胡乱讲些什么险些惹得太师不高兴。”

孙悟空忿忿不平地道“师父,那老太师问了这么多不该问的,我才问了她一句,她生的什么气”

唐僧道“常言道,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们现在受人所管,就得看人脸色,这是常情,你又何必任那性子,图一时之快,招得麻烦来呢”

孙悟空又不服气地道“俺老孙怎会怕她大不了一顿打杀,她又奈俺何”

唐僧听后生了气,怒斥道“大胆悟空,泼性不改,若如此,即使到了西天,佛祖又怎能给我真经”

孙悟空见师父真地动了怒,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好低头不语。

唐僧又苦口婆心的道“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我等是出家之人,应凡事勿争,为何你却要这般计较你等切切记住,万不可再惹事生非。”

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只是应诺,不敢再违拗。回客房,各自歇息,一夜无话。

再说太师,自驿站出来,就马不停蹄地直来到养心殿女王寝宫。女王正在养心殿里对着镜子发怔,听到太师脚步声,急忙起身去迎。太师脚刚踏进养心殿门槛,还未站稳,女王就急切地问到“太师,可见到了那唐僧”

太师笑道“陛下,看您急的,容微臣喘口气。”

经太师如此一说,女王两颊绯红,羞涩地笑道“太师又取笑本王了。”

太师问女王道“陛下,您真的爱上那唐僧了您真的要择他为婿”

女王道“太师,自打本王见了他一面,见他如梦中那青年一般无二,满脑子里就都是他的影子,挥之不去,想得心烦意乱。不想想又控制不住自己,简直像得了魔怔一般。本王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自己都觉得害臊。本王是不是得了花痴之症”

太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到“陛下身体可好”

女王道“本王身体很好啊太师不是已经知道吗”

太师又问“陛下可用晚膳了”

女王答到“吃过了。”

太师又问“陛下晚膳吃的什么”

女王自语道“吃的什么”她确实没有想起来,就对太师道“太师,吃的什么本王忘记了,但是确实用过晚膳了。”女王很认真的样子。

太师笑了笑,道“陛下,您确实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啊”

女王惊讶地道“太师,本王得的是什么病您不是太医也懂得医术”

太师道“陛下,微臣当然懂了,不仅懂,而且还很精通呢,能做到药到病除。”

女王问“太师,这病怎么医治”

太师道“陛下这病,是相思之症,已入心经,一般之药难以见效。”

女王问“那用何药”

太师道“陛下,微臣给您开个药方,保准药到病除。”

女王问“何方”

太师道“御宴一桌,御酒一壶,唐僧一位,柔情一腔,慢慢聊心,细细品味。完了,立好。”

女王起初听这药方很是奇怪,后来听出了是什么意思,娇嗔地道“太师,您真是的”

太师见女王如此痴情,已到食不甘味程度,心想这段姻缘必须促成了。于是,认真地对女王道“陛下,微臣在驿站已将这唐僧底细探了个清楚,这唐僧人品好,学识高,是个可托付终身之人。微臣会极尽全力促成这桩姻缘,让您抱得意中郎君。”

女王听了,高兴不已,抿着嘴笑。

太师又道“陛下,那唐僧的确是位高人。年纪二十又五,正值青春年华;又是一副富贵之像。与陛下婚配,真乃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也”便把在驿站了解到的唐僧情况,一一细说与女王听。

女王听后万分满意,止不住赞许,情不自禁地拉着太师的手,带着央求的意思,道“太师,此事就全拜托您了。”

太师看着女王那情真意切的样子,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办好。”转而又道“陛下,要成就这段姻缘,还需劳烦陛下亲自出马才行。”

女王道“全凭太师安排。”

太师凑近女王,小声道“要如此、如此”。

女王听了连连点头,直称“是、是”

这正是绝美绝艳女国王,一片痴情向玄奘。唐僧取经志不移,能否抱得梦中郎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