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哥秦始皇

《我的大哥秦始皇》

第302章 物极必反

上一章 本书简介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物极必反

匈奴人绕过了崇山峻岭,前往了他们并不熟悉的箕氏朝鲜,以此威胁对于他们并没有直接冲突的燕国。

这个有些荒唐的情报,就连脑子不爱转弯的萨克拉听来都有些难以相信,可是殷就是这样郑重其事地对着秦开说了出来,而且,他的眼神告诉了萨克拉,他肯定这个男人会相信这个情报。

果然,只是简单踌躇了一下,秦开就叫来了军中的八百里加急使者,“大祭司,还请将刚刚的话重复一遍,我的使者需要向我王传递最准确的信息。”

其中,准确二字被咬得异常重,殷微微一笑,仿佛什么都没有察觉到,对着使者开口道:“扶余替燕国防备边患,察觉匈奴行踪有异,几次探查后确认,匈奴绕道箕氏朝鲜,有意策动朝鲜进犯中原,于燕国边境有大害。”

说完,殷从自己脖子上摘下一串项链,递给了使者,那是一只死去的雪鹰留下的脚爪骨头,早已被盘得莹润如玉,乃是殷的随身信物。

秦开点点头,取出自己的虎符印信,在使者捧着的信物上结实盖下。

“我命尔往南一千里,直入大燕王都,马死换马,人阻杀人,此信不入大王之耳,汝不可停歇!”

下达命令后,秦开将三根红色的翎羽插在了使者身后,并且将自己一路骑乘的宝马让给了使者。

“大祭司,我们什么时候……”

殷对着发问的萨克拉轻轻摇头,阻止了后者的话语,萨克拉虽然心中疑惑,但是却还是选择了相信祭祀。

让萨克拉惊讶的是,原本都扶余戒备甚深,乃至隐隐有些敌对之意的秦开,在八百里加急使者出发后,对扶余众人的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不只让手下帮助扶余大军搭建营地,还大方的将之前死活不愿意拿出的粮草分享出来,更是从战利品中宰了许多肥羊,供扶余人享用。

看着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秦开,萨克拉心中有些没底,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如何处置这些从天而降的粮草和羊肉。

就在战士们向萨克拉询问如何处置这些东西时,殷笑眯眯地对众人解释道:“这是我们应得的,这场战争不只是燕国的胜利,也是扶余的胜利,因此我们有资格享受这些战利品!

来吧,去狂欢吧,去享受属于我们的胜利吧!”

见殷一点都不担心,还让族人开始狂欢,萨克拉更加疑惑了,“大祭司,我们可从没见过过什么匈奴人,而且我们得到的消息,不是因为赵国对匈奴用兵了,所以他们放弃了对燕国的进犯吗,为何扯上什么朝鲜国,这个国家我此前甚至都不曾听说过。”

殷笑盈盈地拿起一块炙烤过的羊肉,也不加任何作料,就放到了口中品尝。

“你猜,燕国的大王听到这份情报会做如何感想?”

萨克拉顺着殷的指引,坐在了一旁的地上,开始思考,不一会,他试探地回答道:“虽然这样说有点不敬,可是不论是尊师还是已经逝去的祭祀们,他们有时候,有些太过……”

“重权谋?”

“对,就是权谋,他们想问题总是爱往权力斗争上去想,就像祭祀们总觉得您带着族人离开族地,就是为了夺取权力一样……额,我失言了。

不过燕国那位大王,绝对是个重权谋之人,您看当初秦将军回去时,在没有听到解释前他连起身都不能,可是听完秦将军的理由后,燕王又亲自搀扶他起来,说白了,不就是怕秦将军联合外人背叛他吗?

这次,秦将军带着燕国几乎全部的军队在外,又用这种理由表达自己想要继续领兵的想法,燕王肯定会怀疑他的忠诚,没准会直接派人来把他抓回去问罪。”

说完,萨克拉一脸希冀地看着殷,想要知道自己这般看法到底有没有道理,毕竟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用脑时刻。

殷满意地点点头,并且将自己吃了一半的羊肉递给了萨克拉,在扶余,这是长者对后辈的奖赏,因此,萨克拉笑得十分开心,觉得自己得到了祭祀的肯定。

不过殷却否认了萨克拉的说法。

“你能想到这些权谋之人的想法,已经很不错了,扶余有你在,我就是老了也不怕它会衰弱了。

不过你犯了几个重要的错误。

第一点,你既然知道尊师与祭祀们重权谋,又怎能忘记,我们毕竟是异族,他们对我们虽然好,可是却未必没有一点私心,他们口中对于燕国的描述,只怕不那么详实,比如,燕国的国力,恐怕比他们说的,还要强盛一些。

在你的印象里,结合他们的描述,理所当然的认为目前秦开带领的军队数量几乎就是全国的军队了。

可是我问你,如果需要你去狩猎,你会带走族内全部的勇士吗?”

“当然不会,我们走了族内就是老人孩子居多,要是野兽来袭怎么办,肯定要留下足够的人守护家园啊……啊,您是说……”

“没错,这场讨伐东胡的征战,对于燕国来说,就像是一次狩猎,那你面对野兽威胁都知道家中不能没有人守护,燕国面对着几个同样强大的邻国威胁,他能让秦开带走近乎全部的军队吗?”

“啊!对啊,那这么说来,燕国比我想的要强大得多啊,难怪秦将军总是有些看不起我,虽然他武艺不如我,可是他的军队确实比我强啊。”

殷对此不置可否,“这是其一,你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低估了燕王这个人,也低估了秦开。

没错,对于在外的将领,中原的王者总是持有怀疑态度,毕竟不论是中原还是雪原,武力才是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中原的古话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中的戎,指的就是军队作战之事。

不过,中原人同样也有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传统,秦开千里奔逃回国,又不辞辛劳出征,这已经证明了他的忠诚,不论是什么样的君王,也该在这样忠心的臣子面前放下戒备了。

而且,你以为秦开真的不知道我在胡说吗?他为什么特意提醒我要准确信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消息是假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

“这有什么不可能?”殷看着远处秦开的帐篷,此刻诸多将领正被他叫到帐篷里,看样子是在商量接下来对付匈奴和朝鲜的事情。

“刚刚告诉你燕国比我们想象中强大,这话不错,可是后边半句我忘了告诉你,那就是,和它的邻居们相比,燕国恐怕有些不够强大了。”

听到这里的萨克拉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东胡的强大他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在秦开带领的军队面前,它连反击之力都没有,不到三个月就全面后撤了。

这样的国家,居然还不够强?

“没错,它还不够强,想想吧,东胡是强大不假,可是那是相对于我们扶余来说,对于燕国,它就是个笑话,即便同样是草原民族的匈奴,对付起东胡来也轻而易举,否则他们也不必请秦开来指挥作战了。

可是,能把东胡打得不敢回到自己家乡的匈奴,却被那个赵国打得一直在寻找新的草场,而传闻中同样古老而强大的义渠人,被那个秦国打到几乎灭族,相比之下,燕国还是太弱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燕国对于土地的需求,不是你能想象的。你以为秦开真的那么恨东胡人吗?不,他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将军队开到足够远的地方,看看那些突然出现的所谓牧民吧,有他们在,这些土地,已经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燕国的地盘。

而凭空多出了一千里的土地,对于这样一个不太强的国家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不知道。”

殷高深莫测地笑了笑,“土地,就是财富,就是权力,就是希望,这些土地,意味着,燕国强大了很多啊。

那么你猜猜,两千里外的朝鲜,对燕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萨克拉眼角抽动一下,有些难以置信地反问:“难道说,意味着两千里的疆土?”

半个月后,一个同样插着三枚翎羽的骑士飞奔入秦开军营,带来了燕王的王令。

“匈奴贼子,野心不死,企图联合外贼戕害孤王臣民,是可忍孰不可忍?钦命军前大将秦开就地休整,择日出发,擒朝鲜不臣之贼献于王驾之侧!”

吼出这份王令后,疾驰了几天几夜的八百里信使,口吐鲜血,从马背上栽了下来,而那匹战马,也在同一时间四蹄一蜷,倒毙于地。

萨克拉还想去试着叫醒那个信使,却被秦开拦住了,“不必了,没有一个加急信使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活着,这就是他的使命。”说完,秦开解开了自己的披风,将它盖在了使者的身上。

“兄弟们,你们都听到了!匈奴人惹不起赵国人,就来欺负我们燕国人!你们能忍吗!”

“不能!”

“朝鲜国当初不过是周天子分封的商朝余孽,自以为一方豪强,居然也想残害我之子民,你能答应吗!”

“不答应!”

“那我们该怎么办!”

“踏平朝鲜!剿灭匈奴!”

“踏平朝鲜!剿灭匈奴!”

萨克拉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人,能够在前一刻还露出悲戚之色缅怀一个可敬的勇士,下一刻就用这样豪迈的话语来激励战士,难道真的和自己想的一样,这些中原人只重权谋,不重感情?

“看到了吗,这就是尊师所说的,燕赵之国,多慷慨悲歌之士。死亡对他们来说从来不可怕,他们甚至以此为荣。这是他们最可怕的地方,因为我们只有为了生存才会选择战争,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天生热爱战斗,也以此为荣。”

秦开好像听到了殷的话,却没有生气,带着一抹微笑朝着殷走了过来。

“不要说得好像我们就是一群屠夫一样好吗。”

“哦,难道不是吗?就算追到朝鲜去,有错的应该也是匈奴人才对,你们却把主要目标放在了朝鲜身上,啧啧啧!”

萨克拉不禁为殷捏了一把汗,秦开的暴虐他是见识过的,此刻又在这样的场合,万一秦开一时暴怒,对殷出手,萨克拉怕是连反应时间都没有了。

不过秦开却没有对殷的话表示生气,反而意味深长地说道:“也许你没有说错,我们确实有欺负人的嫌疑,可是你别忘了,是谁把你口中无辜的朝鲜人带入我们这群屠夫的视野中的呢?

说起来我们是屠夫,难道将来朝鲜受难,你们的双手上,沾着的就不是鲜血了吗?”

殷看了一眼秦开,没有反驳,而是平静道:“这次,扶余人还会为燕国打前锋,而我们,要一座铁矿山。”

“哦?如果我没记错,扶余族地所在的密林旁不远就有一座矿山,燕国人从未开采过,我王已经默认其归属你们了啊。”

殷冷笑一声,道:“默认归属我们?没有承认的东西,你们随时可以收回,我也不绕圈子了,我要的就是这座矿山。

我要燕王承认我扶余对矿山的所有权……”

“可以。”

“别急着答应。”

看着殷郑重的神色,秦开的脸上也露出严肃的表情,现在他代表的已经不只是自己,而是燕王的威严。

“我要燕国人教我如何采矿,如何冶炼,我要让这座矿山能够完全利用起来。听清楚,是完全,只要你答应,扶余人可以再陪你跑上几千里去开疆拓土,可是如果这次你还是选择食言,扶余人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的。”

秦开有些惊讶的看着殷,这个老人的形象正在一点点变得高大起来。

不过,秦开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殷的要求,并且主动立下了字据。

“这样大的事情,你不打算和燕王商量一下吗?”

秦开一边低头在竹简上刻字,一边笑道:“大事吗?呵呵,国内多少铁矿山被贵族把持,说句实在的,再失去一座矿山对于我王来说,一点都不算什么大事。

至于教你采矿冶炼,我想你的意思其实是让我提供采矿和冶炼工具,对吧,据我所知,子之尊师逃离燕国,之所以前往密林落脚,本就是为了那座矿山,想要东山再起,而你们作为他的传人,要说没有从他那里学到冶炼采矿技术,我是不信的。

那些工具很容易得到,只要你们愿意和我走一趟朝鲜,不用等战争的结果,我可以命人现在就将那些工具送到扶余旧地。”

“好!”

秦开和殷互相望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

秦开帅军东征朝鲜一年后,一骑飞马为燕王带来两千里外的捷报。

秦开以扶余勇士为前锋,渡辽水进攻箕氏朝鲜,于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大宁江流域博川郡境内的博陵古城)大战朝鲜军,斩首三千,俘虏两万,大获全胜!

此战,秦开为大燕取地两千余里。

燕王大喜,当即下令,燕国于新取之地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着手修筑燕长城。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燕国只秦开一将,先后驱逐东胡,北拓疆土一千里,又东征朝鲜,取辽水之地两千里,短短两年之内,燕国领土扩张三千里!

要知道,现在霸主一般存在的秦国,在变法图强之前,领土只有秦川八百里,这三千里的领土,几乎是四个最初的秦国大小了,一时之间,那个因为“子之之乱”而衰败的燕国,似乎又回到了天下强国之列。

燕国军民喜不自胜,自被齐国趁虚而入以来,这是燕国获得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也正是这场胜利,给了燕王信心,让他联合其他五国起兵讨伐齐国,将这个东方最强大的国家几乎灭国,只留两座城市死守。

不论中原因为这个消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燕国北境之外,另外一群人,正在默默清点着自己的收获。

三千里的征途,加上三千里的归途,六千多里的道路上,随着殷以及萨克拉出征的扶余勇士,阵亡了足足三分之二。

此刻的他们,带着伤员和死去勇士的骸骨,一步步踏回密林故土,队伍最前方,萨克拉脸上没有了往日阳光的笑容,整个人变得深沉而内敛,殷的脸上多了一丝疲倦,可是眼神却更加明亮了。

以女子之身在族地主持一切的娜罗,带着留守的扶余人出迎自己的英雄们凯旋,新生的年轻人看着伤痕累累的战士们回来,没有大人们那种心疼,反而从眼底露出崇敬之色,看到这抹崇敬之色,殷的眼睛里露出一抹深深的笑意。

娜罗看着殷的笑容,还以为他是在安慰自己,怕自己担心,连忙收拾了面容,上前搀扶,“大祭司,您回来了。”

殷摆摆手,拒绝了娜罗的搀扶,这一趟出征,虽然辛劳,可是他却感觉自己的身体重新年轻了起来。

“燕国人答应送来的采矿工具到了吗?”

娜罗没想到殷第一句话问的会是这个,不过还是赶忙回答,“早就送来了,我们已经试着按照尊师留下的方法开采了一些矿石,最近就能冶炼出自己的铁器了。”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哈哈哈!”

听到殷狂放的笑声,娜罗下意识地觉得有些可怕,她想不通,族中青壮勇士死了这么多人,却只换来这么点铁器能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殷看出了娜罗的心思,对身后的萨克拉招招手,“你来告诉她,我为何会如此开心。”

萨克拉看起来沉稳了太多,以至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娜罗几乎没能认出他来。

“这趟虽然死了很多勇士,可是活下来的人都经历了众多大战,他们见识并且学习了中原人的战法,有他们在,我们的部族就等于有了一群可以媲美中原精锐的强悍军队,那是可以正面击败匈奴和东胡的强大存在!

而这些铁矿,可以让我们的武器更加锋利,同时,也能用来和缺铁的人进行贸易,让我们变得更加富足!

这些,都是扶余崛起成长的重要收获,当然值得大笑一场!”

说罢,萨克拉也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为何,娜罗觉得,萨克拉这趟出去,除了带回他所说的这些收获,还带来了扶余未来灭亡的种子。

“扶余的建立,源自善心与扶持,一定不能丢掉这两点,若是将来扶余变得野心勃勃,恐怕,你们又会回到那种野人般的生活了。”这是祭祀燕智逝去前留给娜罗希望她转好殷的话,不知为何,她隐约觉得,燕智的话,要应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小说推荐